综采工作面大跨度切眼锚杆支护技术

2018-07-30 02:20邱岳伟
江西煤炭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跨度挠度锚杆

邱岳伟

(山西省潞宁煤业公司,山西 宁武 036700)

回采巷道的稳定是保障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的基础,为了满足综采设备的安装要求,工作面开切眼的跨度普遍较大,给巷道围岩的支护管理带来困难。本文以潞宁煤业24102工作面实际条件为背景,利用理论分析和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大跨度切眼顶板的破坏机理,研究不同成巷方式下切眼的围岩破坏情况,并确定巷道合理的支护方案,为相似条件下工作面切眼的围岩控制提供参考价值。

1 工作面概况

潞宁煤业位于忻州市宁武县附近,属于潞安集团旗下矿井,主采煤层包括2#和3#煤层,可采储量达3270万t。24102工作面位于二四采区西翼上部,主采2#煤层,埋深约470 m,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为1.0~5.0 m,平均3.5 m,工作面切眼为矩形断面,断面尺寸为7.6 m×3.5 m,属于大跨度巷道。工作面直接顶为8.5 m厚的泥岩或泥质砂岩,基本顶为8.0 m厚的细砂岩,直接底为6.2 m厚的砂质泥岩,基本底为3.0 m厚的细砂岩,其地层综合柱状图见图1。

2 大跨度切眼断面破坏机理

图1 工作面综合柱状图

通常来说,断面宽度大于5.5 m巷道可以称之为大跨度巷道。与一般巷道相比,大跨度巷道更容易发生冒顶、片帮等事故,巷道围岩破碎,变形量大,尤其在巷道顶板两个边角处易发生应力集中现象,造成巷道围岩的支护管理更加困难。

根据大跨度巷道顶板的受力情况,进行合理简化,建立力学模型,见图2[1-2]。

图2 巷道顶板受力模型

由图2可以看出,大跨度巷道顶板可简化为两端固支的简支梁,顶板上部受受上覆岩层载荷作用,载荷集度为q,在上部载荷作用下,顶板发生完全下沉,根据材料力学简支梁极限跨距结论,巷道顶板弯矩可表示为:

式中:M为巷道顶板弯矩,N·m;l为梁的跨度,m。根据等截面梁的挠度曲线微分方程,有:

式中:w为巷道顶板的挠度,m;E为顶板岩层的弹性模量,Pa;I为顶板岩层的惯性矩,m4。

联立式(1)、(2),可得顶板挠度为:

根据材料力学理论,认为简支梁的最大挠度应发生在梁的中部。因此,将x=l/2代入,可得巷道顶板的最大挠度为:

顶板岩层的惯性矩可表示为

式中:h1为顶板岩层厚度,m。

联立式(4)、(5),巷道顶板的最大挠度可表示为:

由式(6)可以看出,顶板挠度与岩层厚度、弹性模量以及巷道跨度有关,当顶板岩性不变时,跨度越大,顶板挠度越大,弯曲变形越严重,支护难度也越高。

同时,大跨度矿井受埋深影响更为明显,埋深越高,切向应力越大,巷道破坏越严重。且由于巷道位于煤层之中,围岩变形严重,单一锚杆支护难以满足支护需求,对支护参数的合理研究十分必要。

3 成巷方式对切眼围岩变形的影响

3.1 确定模拟方案

由于切眼跨度较大,选择合理的成巷方式对巷道围岩控制也有着重要作用。

根据工作面初步设计,开切眼跨度为7.6 m。因此,共设计4种成巷方案 (如表1所示),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方案下巷道围岩变形情况进行模拟分析。

表1 模拟方案

3.2 建立模型

根据矿井实际地质资料,建立数值模型,模型长度为90 m,宽度为220 m,高度为60 m,模型底部及四周固定位移,顶部施加10.29 MPa的载荷模拟上覆岩层的作用。初始计算模型见图3。

图3 初始计算模型

模型采用摩尔—库伦屈服准则,分别模拟四个模拟方案,切眼长度设为160 m。

3.3 模拟结果和分析

对四种方案分别进行模拟研究,其结果见图4。

图4塑性破坏区

图4 为不同成巷方式下,切眼巷道的围岩塑性破坏图,图中浅色部分为剪切破坏,深色部分为拉伸破坏。由图可知,采用方案1时,巷道围岩塑性破坏范围较大。因此,采用一次成巷技术虽然掘进速度较快,但是围岩变形破坏严重,给支护带来一定困难;采用方案二时,巷道围岩塑性区有所减小,采用方案三时,围岩塑性区进一步减小,这是由于采用方案二时巷道扩刷范围较大,对已经掘成的巷道围岩影响较大;采用方案四时,巷道围岩塑性破坏范围又有所增加,这是由于巷道一次掘进的跨度较大。因此,采用方案三的成巷方式效果最好。

4 支护设计

4.1 工程类比

22110工作面位于本工作面右侧,工作面顶底板性质与24102工作面十分接近,其支护方案对本工作面的支护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2110工作面的切眼支护方案为:

顶板采用直径为22 mm,长度为2.4 m的高强度螺纹钢锚杆,间排距为1000 mm×1000 mm,每排布置8根,均垂直于顶板布置,铺设经纬网和Φ14mm的钢筋托梁,锚杆的预紧力矩不小于300 N·m,不大于400 N·m锚固力不得小于127 kN;锚索采用直径为22 mm,长度为6.3 m的钢绞线锚索,垂直于顶板采用五花型布置,预紧力不得小于250 kN。

两帮采用直径为16mm,长度为2.0m的圆钢锚杆,锚杆间排距为1200 mm×1000 mm,每帮每排布置3根,均垂直于两帮布置,顶部锚杆距离顶板300 mm,底部锚杆距离底板900 mm,锚杆的预紧力矩不小于150 N·m,不大于200 N·m,锚固力不得小于50 kN。

4.2 锚杆支护参数的确定

(1)围岩破坏范围

根据自然平衡拱理论,围岩破坏范围见图4[3-4]。

图5 巷道围岩破坏范围

巷道两帮的破坏范围为:

式中:C为两帮破坏深度,m;fd为两帮围岩普氏系数,取3;h为巷道高度,3.6m。

将数据代入式(7),可得巷道两帮破坏深度为0.85 m。

巷道顶板破坏高度的表达式为:式中:b为巷道顶板破坏深度,m;B为巷道宽度,取7.6 m。

将数据代入式(8),可得巷道顶板破坏高度为1.55 m。

(2)锚杆长度的确定

根据悬吊理论,锚杆长度可表示为:

式中:Lm为锚杆长度,mm;L1为外露长度, 取50 mm;L2为有效长度,顶锚杆取顶板破坏高度1550 mm,帮锚杆取两帮破坏深度,取850mm;L3为锚固长度,取350 mm。

将数据代入,可得顶锚杆长度应大于1950 mm,帮锚杆长度应大于1250 mm。

为进一步确定锚杆长度,利用前面建立的FLAC3D数值模型,分别模拟不同锚杆长度下切眼围岩的变形量,其结果见图6。

图6 锚杆长度与围岩变形的关系

由图6可以看出,锚杆长度为1.8 m时,切眼的围岩变形量最大,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加,顶板下沉量逐渐减小,锚杆长度增至2.4 m时,顶板下沉量达到最小;两帮移近量也随着锚杆长度增加而减小,但在锚杆长度大于2.0 m后,两帮移近量趋于稳定,降低幅度明显下降。因此,确定顶锚杆长度应为2.4 m,帮锚杆长度应为2.0 m。

(3)锚杆间排距的确定

根据锚杆承载能力,可确定锚杆间排距为[4]:

式中:αr为锚杆间排距,m;Ka为安全系数,取2.0;γ为岩层平均容重,25 kN/m3;Q为锚杆锚固力,顶锚杆取127 kN,帮锚杆取50 kN。

将数据代入,可得顶锚杆的间排距应不大于1.28 m,帮锚杆间排距应不大于1.08m。

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确定锚杆排距均为1.0 m,利用前面建立的数值模型,进一步确定锚杆的间距,其模拟结果如下。

图7为不同锚杆间距下围岩的变形量图。图中锚杆间距为1.4 m时,切眼围岩变形量最大,随着锚杆间距的缩小,围岩变形量也逐渐减小,当锚杆间距降至1.2 m后,两帮移近量趋于稳定,当锚杆间距降至1.0 m后,顶板下沉量趋于稳定,锚杆间距继续降低,但围岩变形不再明显变化。因此,确定顶锚杆间排距为1.0 m×1.0 m,帮锚杆为1.2 m×1.0 m。

图7 锚杆间距与围岩变形的关系

4.3 确定支护方案

根据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认为原22110工作面切眼支护方案基本满足本工作面需求。因此,初步确定本工作面支护方案即为工程类比法所得方案,巷道支护断面见图8,若遇到地质构造或围岩破碎等特殊地段,可适当加强支护。

图8 巷道支护断面

5 结语

工作面切眼由于跨度增大,给围岩的支护管理带来一定困难,本文根据潞安集团潞宁煤业24102的实际地质条件,利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以下结论:

(1)根据巷道顶板的受力情况,建立力学模型,顶板挠度与巷道跨度有着直接关系,跨度越大,顶板挠度越大,支护也就越困难。

(2)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成巷方式下巷道围岩的破坏变形进行模拟分析,认为现掘进4.8 m,后扩刷2.8 m时,巷道围岩破坏范围最小。

(3)利用工程类比、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采用邻近22110工作面巷道支护方案,基本满足本工作面的实际需求,为工作面安全开采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跨度挠度锚杆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度梁中的应用
喷淋装置在锚杆钢剪切生产中的应用
基于挠度分析的等截面连续梁合理边中跨跨径比
大跨度连续钢箱梁桥设计研究分析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分析
Spontaneous multivessel coronary artery spasm diagnosed with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A case report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基于长期监测的大跨度悬索桥主梁活载挠度分析与预警
锚杆参数对围岩支护强度的影响
大跨度高速铁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