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
口肾是人体元气的根本,所以肾虚就会导致元气不足,从而形成正虚,造成免疫力下降。
口养肾既要养肾阴,也要养肾阳。水为阴中至阴,一天中必喝“三杯水”。
冬季是全年养生的重中之重,著名中医养生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强调:因为冬季气候寒冷,易引发或加重多种陧性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所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天贵在养肾气,是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时期。肾气指肾的功能,肾功能减弱可导致纳气作用、行水功能减弱而致水肿,并且影响到脑功能以及藏精、生髓、充耳、华发、二便及卫外功能减弱。
中医的肾不等同于西医的肾
杨力教授告诉人们:中医的肾和现代医学的肾脏概念有所不同。现代医学的肾就解剖实体及其生理功能而言:两个肾脏呈蚕豆形,位于腹部深处、肋骨的下方,它的功能非常重要、不可或缺。肾脏主要清除我们体内的毒素、废物及过多的水分。除此之外,它还协助我们机体控制血压、调节电解质浓度、调节酸碱平衡、产生红细胞和保持骨骼健康。
中医学中的肾是就人五脏六腑整体功能系统而言,是脏腑中尤其重要的一个“脏”。中医把它所藏之气看作是生命的“原动力”。具体来说,中医学的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藏精,主生殖和生长发育;肾主水,对于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有重要作用;肾主纳气,对人体的呼吸运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肾对骨髂、智力、头发、生殖、大小便、耳及听力、唾液、血液等有重要的影响。其综合功能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内分泌、泌尿、生殖、呼吸、神经、血管、消化、免疫等多方面的作用。
冬天养肾提高免疫力
杨力教授谈道:免疫力就是指人体的“正气”,人抵抗疾病全在于正气,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什么是正气?正气就是人体的卫御之气,包括卫气及元气。正气与人体的肾、脾、肺有密切关系,其中,肾为元气之根,脾为正气之源,肺为卫气之本。所以,正气的强弱与人体五脏的盛衰密切相关。五脏虚可导致正虚,正虚可使免疫力下降,从而降低抗病力。所以,要提高免疫力还须强五脏。其中肾气强正气才强,正虚的主要原因是肾虚,由于肾是人体元气的根本,所以肾虚就会导致元气不足,从而形成正虚,造成免疫力下降。
养肾阴也要养肾阳
冬季为何既要养肾阴,又要养肾阳?杨力教授说:冬天气化应于人体的肾,一年四季中“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所以按照人与天地合一的关系,冬天重点在养肾。养肾既要养肾阴,也要养肾阳。因为冬天阴气最浓,是阴长阳消之际。所以,顺应冬天阴长的天时,应给人体补阴,尤其是阴虚之体,不要错过冬天赋予阴气最好的时机,来平衡自己的阴阳。
冬天怎样养阴?杨力教授介绍:有虚火的人,在冬天晚上爱掀被子、五心烦热、咽干、失眠、多梦、舌质偏红、脉偏细,多属于阴虚。可到水边、树林、高山、峡谷等处做深呼吸;雪后天晴时,要到户外活动,在阳光下做深呼吸效果更好;一天中必喝“三杯水”,因水为阴中至阴,可多饮清洁的地下水、矿泉水、井水。
第一杯水:早晨卯时(5时-7时)。此时是大肠经“值班”,此时喝水有利于清洗大肠,有利于排便。
第二杯水:下午酉时(17时-19时)。此时是肾经“值班”,此时喝水可达到清洗膀胱的作用。
第三杯水:晚上睡前1小时。此时喝水既有利于稀释血液,保护心脑血管,又不影响睡眠。
养阴的同时也要注意养阳,又因为冬季阳气最宝贵,日照短而弱,太阳很快就偏西,加之天气寒冷,易耗损人体的阳气。冬天养阳要“三多三少”。“三多”:多穿衣服,下肢要暖;多晒太阳;多吃温补。“三少”:少过多出汗;少过度劳累,包括过度运动;少吃寒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
为正气之源养好脾
杨力教授介绍说:中医历来就有“脾为后天之本”的说法。脾胃既是人体五脏六腑气机升降的枢纽,也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和赖以生存的“水谷之海”。导致脾胃疾病的原因,不外乎饮食不节、寒热不适,或情志郁闷等因素,因此养脾可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1.脾气虚表现为:厌食,腹胀,舌苔发白,脉博虚弱。这时要健脾。脾气虚起于过用,要保护我们的脾,重要的是饮食有节制,不要吃的过多,七八分饱为佳。
2.寒温要协调,饮食不要过凉,也不要过热。太烫了,容易得食管癌、胃癌;太凉了,容易导致脾胃阳虚。
3.因为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养脾之道在于进食有规律,不吃损伤脾胃的食品,如过辣、过甜、过咸、过辛、过苦的食物。保养脾脏可以用山药、白术、苡仁、芡实、白扁豆,炖肉或熬粥来吃。如感觉自己消化不良、腹胀等,饭前饭后可服用山楂、炒谷麦芽、炒鸡内金。
养肺为益肾
杨力教授说:有不少老年人问我:为什么常感到呼多吸少,气吸不进肺?其实原因在于肺肾皆虚、肾不纳气。什么叫肾不纳气?我们知道人的呼吸不仅靠肺,也靠肾。中医认为浅表呼吸,有肺即可,但深呼吸一定要肺肾相配合。正常情况下,肺主呼气,肾主纳气,只有肺肾健康,相辅相成,才能很好地完成呼吸。肺的呼吸功能要靠肾协助,只有肾气充盛时,吸之气才能顺降归纳入肾,如果肾气虚,不能纳气,这样就会形成呼吸无根、动则气喘的现象,难怪中医把肺肾的呼吸归纳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有的中老年人,肾气虚衰,无力配合肺进行呼吸,所以出现呼多吸少、气不归根的情况。这样的人大多有动则气喘、神疲自汗、腰腿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畏寒肢冷、脉沉无力、舌质淡苔白的情况,这样的气喘就是肾气虚、肾不纳气的缘故。这就提示我们要真正做到有效呼吸,养肾同时还须护肺。
养肺一定要适当到户外运动,如:快走、慢跑、练太极拳等,同时进行深呼吸,锻炼肺的呼吸功能。多吃些梨、苹果、香蕉、葡萄、橘子、橙子、柚子、秋藕、荸荠、银耳、百合、白果、杏仁等,以润肺生津养阴。多吃山药、红薯、土豆以健脾益肺。
增强免疫力四要素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增强免疫力?杨力教授特别强调以下四要素:
1.可在醫生的指导下服用中药补品类,如:灵芝、茯苓、蜂王浆、冬虫夏草、燕窝、六味地黄丸等。
2.可在日常通过饮食调理,如:喝鸡汤、喝牛奶。气虚的可用人参、西洋参泡水饮。多吃温性食品,如:羊肉炖萝卜、狗肉、鸡肉、山药、黑枣、黑芝麻、黑豆、黑米等。
3.适当活动,晒太阳。太阳是阳气的主要来源,是大自然最无私的恩赐。冬天晒太阳最好的时候是上午10点到11点、下午13点左右。阳虚的人更要多晒太阳。
4.多睡觉,睡觉也是养阳气、生“正气”的好办法。有些动物冬天进入冬眠,可人类还要工作、生活,但多睡一点觉是可以做到的,有助于恢复精力、体力,从而养阳。
杨力教授特别指出:中医学非常注重养生的持续性,认为养生不属于阶段性的活动,它应伴随着人的一生。因此,养生保健贵在坚持,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达到增强免疫力和延年益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