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胜男
【摘要】随着对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不断深入参与,我国也将面临更多的世界经济金融冲击,2018年中国经济将在贸易与金融领域面临更多的风险,政策仍将以“稳”风险为核心。房地产行业供给侧改革将在2018-2019年进入政策逐步落地阶段,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下,流入传统房地产市场的资金仍将趋紧,房地产销售增速仍将继续回落,同时受补库存效应及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影响,房地产投资将小幅回升。
【关键词】新环境;房地产;风险分析
一、经济环境分析
全球经济复苏整体向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8年全球GDP增长率将小幅升至3.9%,预计发达经济体2018年的增长率为2.5%,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率为4.9%。世界银行的预测增长率相对较低。
货币将稳中收紧。根据3月份召开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及央行高层表态,中国2018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松紧适度的中性”,以平衡美元加息与国内债务体系风险。
全球贸易增长与冲突并存。 2017年以来,全球贸易迅速回暖,2018年,国家主义抬头,贸易保护主义冲击现有多边贸易体系,在此格局下,2018年贸易增长将于贸易冲突并存,但“一带一路”等新贸易增长点的发力仍将推动全球贸易保持增长态势。
贸易保护主义将对中国出口带来不利影响。2018年,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首当其冲,钢铝贸易加征关税以及针对《中国制造2025》的贸易限制,将加大中国钢铁过剩产能去化风险,同时限制中国新制造业的发展。但随着“一带一路”贸易额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可抵消部分贸易冲击影响。
二、房地产政策环境分析
经过前两年的政策调整,房地产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2018年房地产政策的主基调是“有保有压、结构化调整”。
限购、限贷等传统调控政策基本稳定不放松。自1998年房地产开始爆发式增长以来,一直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具有强大的发展势能。2017年底,房地产行业销售额为16.94万亿,占GDP的比值仍高达16.3%。在新经济增长点尚未成长起来之前,房地产依然是投资资金的主要流入地,也是与中国当前金融风险息息相关的重要领域,因此,预计在完成充分化解金融风险、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之前,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基本不会放松。
限制资金流入传统住宅市场,鼓励长租公寓证券化。当前,传统房地产融资渠道不断收窄,银行贷款与债务融资收紧、股权融资基本停滞、信托融资成本较高,导致传统房地产融资成本不断攀升。但在国家倡导发展长租市场的基调下,各类长租公寓证券化产品出台,长租领域的融资正在逐渐打开。在一保一压之下,政策的导向性巳十分明朗。
三、房地产行业市场预判
预计今年房地产市场销售及新开工增速将持续降低,而投资增速在补库存效应及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影响下,将出现回升。
销售增速持续回落,三四线城市更为明显。当前,销售增速正处于回落通道,一线城市销售面积目前已处于2012年以来的新低,继续下行的空间不大;二线城市销售增速虽然也在回落,但当前销售面积仍处于历史高位;三四线城市销售增速自2017年开始进入下行通道,目前仍有较大下行空间。预计2018年在个人住房贷款继续收紧的情况下,二线城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销售增速将持续回落。
投资增速小幅回升,一二线城市尤为明显。至去年底,全国房地产库存回落至新低,全国平均库存去化周期不足半年,而热点地区库存去化周期普遍低于6个月,市场面临较强的补库存需求。目前一二线城市投资增速处于低位,基数较低,同时受补库存效应及14个试点城市新增租赁住房供应的影响,预训]受资增速将出现较为明显的回升。而三四线城市内部也分化成环一线三四线城市和普通三四线城市,前者受政策导向及中心城市溢出效应,投资增速仍处于上升通道,普通三四线城市在库存充裕的背景下投资增速将持续回落。
新开工增速继续缓降,三四线城市更为明显。一线城市由于发展租赁住房、土地供应增加、销售回暖,叠加2017年低基数,新开工增速有望回升。二线城市由于销售持续缓降,叠加2017年较高基数,新开工增速大概率持续缓降。三四线城市由于销售回落压力较大、棚改减少100万套,新开工增速也将下降。
四、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给中国产业地产发展指明了方向:继续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发展水平,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的转型升级,既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向,也是产业地产的核心目标。
产业主导型特色小镇、特色园区可能将迎来发展机遇,但截至目前,中国的特色小镇多为旅游小镇,缺乏产业支撑,而对产业的关注则明显不足。旅游的核心是消费,尽可能的吸引有“财”的人来流动消费;产业发展的核心的生产,是尽可能的吸引有“才”的人来创业就业,长期定居。发达国家的一些特色小镇,就是以产业聚集为主,同产业链的诸多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集聚效应,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激发创新。根据中国当前的城市发展进程以及中央政策文件的精神,以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小镇、特色园区才是中国未来特色小镇发展的主要方向。
重視精细化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目前我国产业园区普遍缺乏特色,各地园区定位趋同,自身特色不明显,园区品牌影响较弱,随着大城市土地供应越来越严格,土地获取成本越来越高昂,产业地产招商越来越不景气,各方面成本的上升,逼迫产业地产摒弃传统的大规模化布局,开始走向精细化发展之路,降低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重点发展主导业务,在未来的产业地产发展中,加强园区的产业定位和产品、服务的精细化管理,完善园区配套建设和服务体系,是未来产业园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