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

2018-07-28 07:08刘旭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合唱指挥肢体语言艺术

刘旭

摘 要:合唱指挥的肢体语言在合唱表演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何更好的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艺术表达进而更好的诠释艺术作品,也是众多合唱指挥人员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合唱指挥肢体语言具有与生俱来的自身特性,在运用时也是需要遵循"省""准""美"的艺术表现原则的。本文围绕合唱指挥如何更好表现肢体语言提出相关训练策略,以供借鉴。

关键词:合唱指挥;肢体语言;艺术

引言

在合唱表演的过程中,合唱指挥的肢体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更好的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也能够保证合唱声音的统一,在使得合唱表演达到完美的艺术展现时,也能够更好的让观众深刻的理解艺术作品并获得良好的视听效果。

一、合唱指挥中肢体语言艺术的内涵和原则

1.1合唱指挥中肢体语言艺术的内涵

肢体语言艺术,是合唱指挥中不容忽视的关键组成部分,充分调动了人体的头、手、身体等部分,以丰富的动作表现表达音乐内涵和思想情感,进而向观众传达音乐内涵和艺术之美。在合唱指挥中灵活运用肢体语言表现艺术,不仅能够强化与观众的互动,让观众更好地理解音乐内涵和背后的故事,而且能够在美妙的音乐和丰富的肢体表现中产生共鸣。肢体语言艺术与音乐语言表演相辅相成,提高了合唱指挥表演的丰富性,强化了艺术感染力,让合唱变得更为生动、更为形象,也为音乐的传播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发展空间。

1.2合唱指挥中肢体语言艺术的表演原则

(1)肢体语言与演唱风格协调统一。合唱指挥表演中,肢体语言是配合演唱而存在的,肢体语言不是随便的动作展示,而是演唱的一种延伸,因此,肢体语言一定要与演唱风格协调一致,以完美地演绎合唱音乐的内涵和意义,与观众产生强烈的互动,让观众在共鸣中感受到音乐的独特之美。一旦肢体语言与演唱风格脱节,观众不知道肢体语言到底在展现什么内容,不仅对演唱的音乐作品缺乏感知,而且还会陷入困惑,影响对整个合唱表演的感受和理解。在合唱表演中,要注意到所选择的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从题材到时代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以民族为例,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带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在融入肢体动作的时候,可以充分考虑民族特点和民族风俗,并加以利用,以提高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肢体语言与作品风格和谐统一。合唱表演是一种声音的艺术类型,旨在通过演唱者的声音来传达作品内容和音乐情感。合唱考验的是每个演唱者的优秀表演技能,追求视觉和听觉的完美享受。在表现某部音乐作品的时候,演唱者要充分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内涵,并能够对作品的风格做好全方位的把握和了解,在舞台上,合唱指挥者要充分发挥指挥作用,使演唱者能够将作品的风格以肢体表演的形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以使观众能够充分理解合唱表现的意义和内涵。因此,合唱表演,不能脱离作品的风格而单独存在,演唱者肢体动作的融入,必须基于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上,并能够从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出发,融入自己的思想和理解,终于原作品风格的基础上将声音与肢体语言巧妙容和,形成独具特色的舞台表现效果。

(3)肢体语言与演唱者的特点协调一致。合唱指挥表演中,表演者是肢体语言的直接发出者,只有保证肢体语言与演唱者特点的协调一致,才能达到最好的舞台表演效果。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特点的表演者,有不同的肢体表现形式,表演之初,需要挑选与作品风格一致的表演者,并加以训练,达到演唱者、作品、风格、性格特点的完全统一,以提高合唱作品的和谐性和感染力,给观众以最好的音乐享受。此外,合唱表演肢体语言的融入,还需要充分考虑男女的性别差异、不同位置的身份差异,以制定合理的肢体动作,达到良好的舞台表现效果。合唱表演中,将肢体动作与演唱者的风格统一起来,是合唱表演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表现音乐作品的必然选择。

二、合唱指挥中肢体语言艺术的作用和意义

2.1使合唱表演的声音更加和谐统一

在合唱表演中,合唱指挥是整个团队演唱的指挥者和领导者,作用不言而喻。在表演过程中,强化合唱指挥的领导作用,能够协调演唱者的肢体表现,让肢体语言的运用恰到好处。肢体语言艺术在合唱表演中的应用,提高了合唱协调统一的可能性。演唱者能够通过肢体语言的表现和融入,跟随合唱指挥的指令灵活变化肢体动作,并与其他演唱者保证动作的一致性,为观众呈现一场大气高格调的视觉盛宴。指挥者通过肢体语言艺术表现,能够着眼于全局,及时根据演唱者的表现及时下达动作指令,保证演唱者动作的一致性和演唱的统一性。合唱,作为声音共性的艺术类型,追求声音的统一和多层次,运用肢体语言艺术,能够有效处理合唱的声音,让其保持高度的和谐和统一,进而保证合唱的综合艺术性。相适应肢体动作的融入,能够让合唱者统一发声,并使声音的强弱保持在同一水平,形成和谐一致的音乐效果。和谐统一的演唱和发声,是合唱表演成功的关键,不容忽视,不仅能够调动观众的情绪,还能给观众难以忘却的视觉和聽觉饕餮盛宴。

2.2使合唱表演者能够充分展现音乐内涵

肢体语言艺术,对于合唱演唱者而言,如虎添翼。单一的演唱,是比较单调的表现方式,肢体语言的融入,有利于演唱者更好地表现音乐内涵和音乐情感,并能够深层次地展现合唱作品的内在意义,对于传播音乐作品的音乐性和音乐情感而言,意义重大。合唱表演中,合唱指挥有效协调演唱者的肢体动作,能够使动作表现更为整齐划一,音乐表现性更强,舞台表现力更深刻,能够调动观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并能够将音乐内涵和音乐情感准确传达给观众,让观众享受视觉盛宴和听觉盛宴的同时,感受音乐过后的精粹。肢体动作的巧妙融入,能够帮助演唱者更好地融入角色中,使演唱者在演唱的时候全身心投入,并以动作将音乐内涵全面展现,强化表演者与观众的情感互动,达到良好的情感传达。此外,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情到深处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肢体动作,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巧妙融入肢体动作,能够让演唱者将情感以更合理的方式流露出来,并具备较高的艺术表现力。

2.3使音乐观众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

合唱表演中,灵活地融入肢体动作,能够让观众更为直观、更为准确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便于观众聆听和感悟音乐的本质和内涵。通过舞台音乐之美和肢体动作之美,观众可以全面感受音乐作品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让观众在合唱声中聆听音乐的真谛,在肢体艺术中感受音乐的灵魂。合唱指挥,要灵活把握音乐的节奏,抓住关键点,及时下达动作指令,调动现场观众的音乐神经,让观众随着演唱和动作表现或喜或悲,感同身受,真正感受到音乐无所不在的感染力。肢体动作的巧妙融入,增加了合唱表演的立体感和情境性,有助于將观众完全带入音乐,感受全方位的音乐美感。肢体动作的巧妙融入,提高了合唱的可视性,让观众能够迅速融入音乐情境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全方位质感。

三、提高合唱指挥中肢体语言艺术表现力的方法和措施

3.1丰富合唱指挥中的手势,强化艺术表现力

手势,是合唱表演中常见的肢体语言类型。手势表演注重细节的表现力,能够充分地表现出音乐的情感和思想,内容丰富,表现灵活,信息量极大。手势语言,灵活运用手指、手腕、手掌的作用,以更为丰富的表现方法展现音乐内容和表现方式,以配合音乐表演,调节音乐节奏,顺应不同类型风格音乐作品的舞台表演。在提高表演者肢体语言表演的时候,丰富合唱指挥中的手势训练,能够强化表演者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并通过有力的手势表演,强化艺术表现力,协调每一个表演者的动作和演唱,达到良好的舞台表演效果,给予观众至美的音乐享受。

3.2强化合唱指挥中的面部表情训练,提高艺术鉴赏性

表情是肢体语言中极富表现力的组成部分,涉及到眼睛、鼻子、嘴巴等各个面部器官,是情感传输的重要渠道。强化合唱指挥中的面部表情训练,是提高合唱艺术鉴赏性的重要方式之一。强化面部表情训练,主要从眼神训练和口型训练入手。

(1)强化眼神训练。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情感传达的重要通道,能够将人们的喜怒哀乐瞬间传达给另一个人,是情绪传播的重要关口。因此,眼神在肢体表演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合唱指挥中,指挥者要全局把控,控制好每一个演唱者,让演唱者根据指挥者的指挥动作,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并集中精力,深刻传达音乐情感,以眼神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合唱的表演效果,调动观众的音乐神经,感受音乐之美。

(2)强化口型训练。合唱表演中,演唱者的口型十分重要,整齐划一的口型,不仅提高了正常合唱的格调,而且给予观众以大气磅礴的气势感。合唱指挥者要全局把控演唱者的口型,根据口型变化及时调整演唱指挥方式,以统一和协调每一个队员的演唱,保证每个演唱者换气、演唱的顺畅。美观、整齐的口型,能够让观众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并能够在音乐演唱中聆听到音乐深处的意义。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合唱指挥的肢体语言对于一个合唱指挥人员来说,可以说是其艺术生命的诠释,其地位也是无可替代的,在合唱的表演中,指挥人员应该充分的遵循肢体语言的艺术表达原则,在此基础上灵活的运用不同的肢体语言对作品进行表现。

参考文献

[1]张文君.简析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J].艺术评鉴,2018(01):55-57.

[2]孙志福.探析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J].才智,2017(18):231-232.

(作者单位: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猜你喜欢
合唱指挥肢体语言艺术
纸的艺术
论舞感培养的路径选择
例谈肢体语言在Phonics教学中的运用
探讨影视表演中肢体语言的有效应用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肢体语言艺术在合唱指挥中的表现
浅谈合唱指挥的综合能力
因艺术而生
预示在合唱指挥中的作用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