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2例院前急救分析

2018-07-28 10:03刘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院前急救

刘勇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方法: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院前急救的有效方法。结果:10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现场无1例死亡,在转运途中有15例病情加重,经积极抢救,有4例因病情危重死亡,院前急救成功率96.080x)。结论:建立完善的救治体系,强化医护人员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认识及早期诊断、快速规范处理可提高其急救成功率,降低致残、致死率。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院前急救;急救措施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既常见又严重的疾病[1]。高血压性脑出血起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如不能够及时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及时做好院前急救工作,提高转运速度,缩短转运时间,能明显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2]。2014年1月-2017年1月对10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以总结经验,提高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2例,男64例,女38例;年龄50~85岁,平均(66.3±5.8)岁。所有患者均为突然发病,经头颅CT检查提示脑出血,既往明确诊断有高血压病史。

方法:①出诊前的准备。接到我市120急救电话或者110呼叫后,立即安排急诊医护人员,携带前期准备好的抢救药品和急救需要的器材,包括氧气、吸引器、喉镜、简易呼吸器等配件,快速赶往急救现场。②到达现场后的评估:急诊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评估患者短期内是否有生命危险,时间要求≤20s,并同时开展救援活动,一边抢救一边简短地告知家属患者的病情。根据以下临床表现,早期做出诊断和处理: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肢体无力或麻木、眼球转动不灵活、单眼视物不清、理解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常伴有躁动及嗜睡或昏迷,脑出血的对侧出现偏瘫,早期两侧瞳孑L缩小,当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逐渐出现颅内高压的表现,严重的引起脑出血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象,出现呼吸障碍,呼吸微弱、断续,或叹息样呼吸,脉搏减慢,血压升高,迅速转为中枢性衰竭。

现场急救方法:①固定体位,防止头部活动,将头部抬高15°~30°,并且偏向一侧,以防止胃内呕吐物误吸人呼吸道。②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观察气道情况,如口腔有分泌物或呕吐物需要及时清除,避免吸人气管造成窒息,同时以确保氧气能顺利吸人。③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脑出血造成脑水肿时应通过静脉通道使用甘露醇、速尿脱水降颅压,以及使用硝酸甘油等药物进行扩血管、适当降低血压等治疗,应缓慢降压且降压幅度不应太大,一般幅度≤20%,逐渐将平均动脉压降至≤130 mmHg。如存在呼吸节律异常,可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当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惊厥等情况时,需要使用镇静剂进行镇静治疗。出现心搏骤停、大动脉搏动消失以及呼吸暂停时立刻进行心肺复苏。④激素可改善脑血管通透性,抑制毛细血管扩张,减轻渗出和水肿,与甘露醇联合使用,可加强脱水作用,能较好地起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⑤止血治療。高血压性脑出血多数是因为动脉硬化血管破裂所致,早期应用止血药物进行止血,同时防止应激性消化道出血。⑥经过抢救之后,一定要告知患者家属病情危重,如出血继续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告知家属患者在转运至医院的途中可能会出现病情加重,需要让患者家属有心理准备,并愿意配合治疗,以避免事后医疗纠纷。⑦转运至医院的途中通知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做好接诊准备,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必要时给予吸痰,防止分泌物及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转运至医院后,对病情再次评估,安排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结果

本研究组10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经过现场及时、有效的降压、止血、脱水机及对症治疗,现场无1例死亡,在转运途中有15例病情加重,经积极的抢救,有4例因病情危重死亡,其余患者安全转送至医院,院前急救有效率96.08%。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冬春季发病率高于夏秋季。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生常常是由情绪波动、过度劳累(脑力或体力)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3]。其中豆纹动脉破裂最为多见,其他依次为丘脑穿通动脉、丘脑膝状动脉和脉络丛后内动脉等。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急、病情重、致死致残率极高,已对中老年人的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研究提示,早期发现、正确处理、及时抢救对于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和术后并发症率有关键作用[4]。院前早期、快速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体系,尽快早期诊断,缩短早期抢救的时间。本研究中,抢救的成功率96.08%,高于姜梅报道的76.67%[5].可能与我院医务人员的多次演练以及患者的病情轻重有关。我院参加急诊的医护人员在上岗前都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急救进行过多次演练,熟悉抢救流程,在急救时,抢救人员头脑清醒,动作熟练、敏捷,为患者争得了宝贵的时间。在抢救时固定好了体位、保持了气道的通畅、并给予氧疗,让患者保持了镇静,在降压时让血压缓慢下降,积极进行了降颅压治疗,经过系统、规范的处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致死、致残率。

参考文献

[1]苏杰慧.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5):114-115.

[2]严建威,周凯,郑少红.等.高血压急诊院前急救100例临床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5,15(2):244-245.

[3]阳永东.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进展[J]华夏医学,2012.25(1):100-103.

[4]吴有志,罗良生,张健高,等.血压脑出血患者诊疗及预后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328-3329.

[5]姜梅.研究急诊内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法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0):147.

猜你喜欢
高血压性脑出血院前急救
探讨车祸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方案的应用效果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再手术原因的临床研究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内科保守治疗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分析
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