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潇溆
【摘要】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部分可以由市场化的公共事业可以逐渐的过渡到市场,但是与市场的财务管理制度相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在很多方面还达不到市场的要求,需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财务制度、规范预算管理、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改善。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机关和其他的以公益目的为目标,以公共资源为支撑的非盈利性组织的统称。我国的事业单位发展经历了建国以来数十年的大行政时代,因为历史的原因,事业单位几乎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教文卫事业都与事业单位有关,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部分可以由市场化的公共事业可以逐渐的过渡到市场,但是与市场的财务管理制度相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在很多方面还达不到市场的要求,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并提供改进的路径。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
(一)资金来源多样化
行政事业单位因为其公共部门性质,使得其资金来源非常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也就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企业相比差异极大。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上级财政的补助、行政事项收入和二级单位的行政服务型收费收入等,由于资金来源的复杂性,也导致了政府财务管理的复杂性,各种不同性质的资金有着不同的资金使用要求,而且严格不能打通使用,这就需要机关事业单位在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针对不同资源的来源进行有效的区分,做到资金的使用高效,同时保证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执行。
(二)管理内容多元化
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全部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虽然此前也有相关制度,但是执行并不十分严格,同时市场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财务管理模式在不断的向前推进,在这种新常态下,财务管理模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种主要的变化是会计过程的严格流程化,行政性收费标准,收费过程记录,收入与支出的严格管理等,需要做到标准明确,手续完备,主要目标是保证各项资金都能规范使用。
二、事业单位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不到位
与企业不同,企业是进行生产销售的组织,可以按照生产销售的数量严格制定和执行预算,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是财政资金,不发生生产和销售过程。也正是资金来源的差异性,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更加显得重要,因为有效的预算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减少财政资金的无效率和浪费。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预算和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可改善空间。与企业的预算不一样,行政单位的预算不能根据实际测算,只能根据上一年度的数据进行预估,但是这种预估不全面,很少考虑单位的实际需求,这种预算的结果就是预算与实际需求有差异。因为缺乏科学性,也就经常性导致预算的执行不力,执行的唯一要求就是要使得收支合规,预算完成,而应该重视的预算支出审批、预算支出绩效考核等都不是关注的重点。在预算的执行方面,支出审批环节众多,每个环节都需要审批,责任层层承担,结果就是谁都不承担,人人有责变成了人人无责。
(二)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不到位的首先表现是认识不足,“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对于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重视,部分单位有相应的资产管理制度,但是执行不严格,有的单位则没有相关制度。其次表现为职责不清,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都对资产富有管理职责,但是具体到责任落实,则没有依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再次是资产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资产的管理重在理,如何更有效的发挥资产的实际效用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任务,但是在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只满足于清楚资产的数量,但是没有加以合理的利用,导致浪费严重。最后是缺乏专业力量,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构成复杂,很多岗位都是兼职,固定资产管理岗位一般是会计一肩挑或者是办公室人员兼职,常常会出现没有会计基础的人员在为固定资产入账,训算折旧,这样的固定资产管理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财务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虽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相比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哦工作来说简单很多,但是因为其严格的制度要求和复杂的资金收支使得其对从业者的要求相对较高。目前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很多的财务管理人员都是兼职,部分兼职是机关会训兼职所有财务工作,甚至是出纳,有的则是非专业人士(例如办公室人员)兼职财务人员。财务人员整体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了行政事业單位很多的财务管理过程不符合程序,固定资产浪费严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
三、如何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一)提高思想认识,正确认识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重新审视机关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严格将财务管理工作置于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场化环境下,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市场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最大限度的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在机关事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其对政府决策的支持力度。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要对相关的政策进行深化理解、学习,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力度。建立完善的内部检查策略,便于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及时察觉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科学客观的、可量化操作的绩效考评体系和考评方法。
(三)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
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给财务预算的编制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确的预测,确定合理的预算指标。着重于财务预算结构的控制,据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利用率,要严格、认真地对编制预算进行执行,要建立科学的预算控制制度,在财务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予以跟踪控制,建立并完善预警机制,对经费使用情况等及时进行了解,避免出现超支问题
(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
提高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明确相关岗位的素质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必须是会计专业毕业或者有相关的从业经验;要对现有的财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得财务人员熟悉相应的法律法规,了解相应的规章制度;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岗位轮训,防止岗位不发生廉政风险。
参考文献:
[1]刘国辉.新常态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经济,2016(1).
[2]曲艺.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会计,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