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凤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和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开始越来越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正处于探索,新奇的重要时期,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年龄特点,鼓励小学生创新思维,积极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小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本文我就实际的课堂教学工作出发,谈一下我在工作中的一些策略,希望能对其他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创新能力;观察力;注意力;操作能力;兴趣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创造力
众所周知,兴趣能使事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努力向自主化,鼓励学生创新性发展过度。以往学生都是被动式接受数学公式,现如今,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启发式”、“案例分析教学”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借助于学生喜欢探索新奇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奥秘。通过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流程,真正的领悟到数学的无穷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我们要创设一种良好、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我们应该摒弃以往的应试教育观念,认为“分数”就是衡量学生成绩的关键,而忽视了对于学生大脑创新思维的开发。而是主观的认为只要是学生死记硬背,把公式硬性套用就足够了,实则不然,我们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拿着通向成功大门的“钥匙”,自己打开知识的宝藏。我们应该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创设一种愉悦、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教学相长,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无穷奥秘。
学生正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纪,我们应该展开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环节提升学生对于数学课的兴趣与热情。我们可以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社会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增添学生对于数学课的喜爱,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展开“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比如在讲解一个新的数学定律、公式的时候,可以讲一下这个数学定律的由来,比如它是由那个数学家因为一个什么事件而发明创立的。亦或是提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自己来解决这个困扰学生已久或者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问题。
二、重视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观察力在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通过学生专注力与观察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对事物进行细致周密的观察,继而得出正确的分析。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剖析。虽然受到个人学习能力、基础知识、观察角度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尽相同。但是我们任课教师要尽可能的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分析学生的思维方式,继而通过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这种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让学生可以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使他们在进行其他单元的学习时,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极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不拘泥于观察事物的表象,要通过事物的表象进行深入的分析,获得问题的实质。要教会学生全面的观察,培养学生的专注力。看事情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而不是仅仅流于形式,看表象,简单地就下结论,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全面的角度去观察事物的规律,提高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主观上就喜欢这门学科,愿意去探索知识的奥妙。要从源头上改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要去学习。这种思维的改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至少提升25%。以前,学生是被动的去接受,是一种机械式的对于数学定律的背诵与套用,而现如今,学生是主动想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不但想“知其然”,还想“知其所以然”,想要明白事物的发展规律,继而灵活的去运用这项数学定律。
其次,是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去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数学课的公式、定律比较多,学生学习起来难免觉得枯燥乏味,所以,我们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变抽象为直观,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从而灵活的运用数学定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数学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们任课教师要扭转一个错误的观点,那就是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起到辅助指导作用的,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必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真正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只有实际的动手操作,才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通过扎实的理论基础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夯实理论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
五、鼓励学生有质疑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最后,要鼓励学生有质疑精神。鼓勵学生遇到疑问要敢于向“权威”叫板,而不是不敢吱声,“逆来顺受”、对于问题要敢于挑战,不耻下问。质疑是一种创新力的体现,说明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所给予的答案,而是对于任课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理解,最后细化整理成为自己的东西。这种对于知识的“质疑”,是新时期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促使教学向着一种健康,良性的态势去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一种潮流趋势。所以,我们任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士更.创新性学习重在问题意识的形成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
[2]王璟珏.加强数学建模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9).
[3]魏伟.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心得[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