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卉
摘 要:《野草在歌唱》的作者是多丽丝·莱辛,这是一部以殖民地为背景来描写女性悲剧的经典作品。小说中真实地描述了在种族偏见、经济窘迫和男权社会下的妇女悲惨命运,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下,探讨《野草在唱歌》这部剧作中女性的生存问题。
关键词:《野草在歌唱》;女性主义叙事;视角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7--01
引言:
多丽丝·莱辛出生于波斯的卡曼妙,曾多次获得世界级文学奖项,并成功于2007年以其丰富的创作成果、深邃的思想以及百变的风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莱辛创作的作品多以非洲生活为背景,通过非洲独特的环境氛围、景色来反映殖民主义,这也成为莱辛文学创作的特色。在1950年,《野草在唱歌》问世,当时引起了全球的轰动,莱辛不仅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其一生也在追求精神上的平衡,很多批判家对莱辛的作品风格变化多端表示惊叹,赞美莱辛在文学内容和形式创作方面的创新能力。从种族政治矛盾、环境科学再到家庭动态关系,显示出了莱辛的多重叙述话语以及开阔的视野,莱辛的《野草在歌唱》反映了他的女性主义意识,呈现了自由女性对痛苦、追求以及朦胧的觉醒,是女性对自由生存状态的尝试。在《野草在唱歌》这部作品中,莱辛也尝试用不同的叙事方式来表达女性意识。
一、以女性为主体的叙事视角
女性主义叙事最早由兰瑟提出,其是对女性理论和叙事理论的概述。早在中世纪以前,英国女性文学中几乎听不到女性的声音,直到莱辛通过《野草在唱歌》,采用不同的叙事方式,才展现了女性真实的生命体验以及女性生存状况,进而揭示出女性与他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野草在唱歌》讲述的是白人殖民者对被压迫黑人所制造的悲剧,通过黑奴杀害了女主人玛丽的故事,来揭示黑人在尊严捍卫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坚定,以及人性泯灭后的丑陋,进而证明了“白人优越论”和“白种人文明”必然灭亡。
从第二章一开始,采用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对玛丽的生活进行了阐述,并且一直到谋杀发生前,从玛丽的视角来揭示了其自我意识觉醒,承受社会重压以及追寻社会地位的心路历程。文中玛丽的视角就是读者的视角和感觉,并且在玛丽的活动范围内采用了内聚焦叙述视角,表达了玛丽的价值观与个人思想。与此同时,故事中的人物成为对其自身价值观的判断者,对玛丽的聚焦使得玛丽成为了主人公,充分展示了女性自身的独特感受,表现了一个女性追求自由的心声。
二、叙述结构
女性主义批评认为,不同的人生体验和生活方式会影响到作品的主题和选材,还会影响着作品的结构形式,在《野草在歌唱》中,莱辛对玛丽生活状况和悲惨结局的描述是采用了非线性情节结构,从玛丽之死开始,通过斯特莱的语言,警察的调查以及当地白人的反应等等来推动情节发展。
另外,莱辛还采用梦境创作手段,制造了一系列非理性化与效果。在莱辛眼中,作家是噩梦和梦的传统解说者,而在我们心目中的南哥,是无意识的艺术家。只要给与梦一定的象征,梦就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下定义,并预示将来的事情。因此,在《野草在唱歌》中多次阐述了玛丽的梦,这个梦也具有很强的象征性。通过梦来充分说明玛丽的未来生活状况以及玛丽内心世界的惶恐和不安,比如,玛丽总是从噩梦中惊醒,并且在白天还要重复这些噩梦,有的时候盡管在夜间做恶梦,可是白天依然不间断地继续做梦。由此可见,噩梦是玛丽现实生活的写照,经济现实、种族观念以及父权社会导致玛丽现实生活中的焦虑和不安,都通过梦境有所体现。在里克生病时,黑人奴仆摩西前来帮忙,当玛丽想到黑人所在的房间与她仅仅隔着一堵薄薄的墙,这种近距离使得玛丽又一次做噩梦,并且在她的梦境中,狄克死了,玛丽的心中又惊喜又快慰,这充分表达了玛丽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父权社会的不满,意味着玛丽冲破了父权社会的牢笼。与此同时,玛丽亡父形象和摩西形象的重合,又象征了玛丽对爱情的向往,但是,由于玛丽在童年时期受到其父亲压迫而产生的阴影又难以抹去,该梦境巧妙地解释了玛丽内心的困惑,这些梦境可以有效地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
当玛丽的精神接近崩溃边缘时,她的内心世界通过梦境、清醒和幻境相交替表现出来,使得玛丽在半清醒时承认了自己的确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声称自己从小时候起就一直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尤其是令她最难过的一种病——心病,于是,玛丽也常常把自己的生命的悲剧有意识地通过梦境表现出来。在《野草在歌唱》中,莱辛采用了变换叙述视角的方式,充分的延展小说的广度和深度,为这部作品增添了几分神秘、厚重的色彩,也是这部作品的特色所在。
结语:
总之,本文主要从以女性为主体的叙事视角以及叙述结构两个方面,对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下的《野草在唱歌》进行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助于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一定的思路。当然,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有限,本文的论述难免存在一定的不足,还希望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给予本人批评与指正,并从更多层面展开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朱宇博. 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解读《班纳特小姐的自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10(12):31-33.
[2]张飞珑. 冲突与毁灭——试用黑格尔的冲突理论解读《野草在歌唱》中玛丽的悲剧命运[J]. 长江丛刊, 2018,12(5):92-102.
[3]刘静静. 玛丽的一帘幽梦——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中的梦境描写[J]. 青春岁月, 2017,12(23):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