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在歌唱》中的种族意识

2017-08-01 06:35李菊英
北方文学 2017年20期
关键词:野草在歌唱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

李菊英

摘要:多丽丝·莱辛的著作《野草在歌唱》以黑人男仆杀死家境拮据、心态失衡的白人女主人的案件为题材,表现了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与种族矛盾。本论文主要分析《野草在歌唱》中殖民体制和种族歧视下人们的生活状态,进而来分析种族意识的真正原因和影响,并深入探索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作者和作品的简介。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对小说主要人物的分析以及小说内外渗透的种族意识。最后一部分是结论。

关键词:多莉丝·莱辛;《野草在歌唱》;后殖民主义;东方主义;种族意识

一、作者作品簡介

作者出生于波斯。五岁的时候,她们举家搬至南非罗得西亚(津巴布韦的旧称)的南部。就像那个时代的所有白人家庭一样,她们拥有工薪少的可怜的黑人奴仆和农场雇工。当莱辛慢慢长大以后,她无法接受这一切。她15岁时离开了学校。18到30岁她一直居住在罗得西亚的首都索尔兹伯里,有过两次婚姻,但是都失败了。作为一个在青少年时期就放弃正式教育的自学作家来说,当她住在非洲时,她承受了太多,生活的经历使她去探索白人和黑人之间的分歧。这主要体现在这部检验一个白人家庭和她的黑人奴仆之间的关系上的小说里。这部小说被称为“爱恨交加中的悲剧和无法横越的种族矛盾”。[6]圣经中曾提出:“她不仅仅是一位艺术家,她也是一位批判家,尖锐的批判社会中的不平等。”

《野草在歌唱》这部小说出版于1950,是莱辛的第一部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小说充满了情感与震惊,毫不掩饰的揭示了种族隔离制度下南非的社会现状,反应的是关于那个时代那个地方的殖民意识和人性的沉沦。一方面,它严厉的指责和批评了那些歧视和压榨非洲黑人的殖民者。同时也表达了对白人女性的同情。另一方面,它也表达了对那些对大自然造成了巨大伤害的殖民者的不满。总之,读罢这部小说,读者会心情沉重。

二、理论基础:“东方主义”视角

“东方主义”,是后殖民主义思想中的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与西方主义相对。赛义德指出,东方主义与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与东方话语相联系的一种形式。从东部的话语反映,它是一种权力关系,支配关系,一个不断发展的复杂的霸权关系。赛义德明确指出,文化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8]

事实上,“他者”,是西方后殖民理论中一个非常普通的术语。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西方常常被称作“自我”,被殖民国家的人们被称为“殖民地的他者”,或者直接称为“他者”。“他者”和“自我”是一对相对的概念。西方将非西方世界都视为“他者”,完完全全欺压他们。因此,“他者”潜在意义上暗示着西方中心理论。大体上来说,“他者”与“自我”是相对的概念。举个例子,黑人可以被看作是白种人的“他者”。从这个方面来说,白种人一定是文明的,聪明的,先进的,和优雅的。在某种程度上,通过选择和建立“他者”,他们能够更好的来认清和了解他们自己。然而,这其中的自我中心有着很大的缺点和不足。如果“自我”者没有和“他者”作比较,那么他们将不能完整的诠释自己。在后殖民主义研究者,“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关系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个。“自我”和“他者”是有关联的,而且他们会随着不同的概念而改变。

三、小说文本分析

在《野草在歌唱》这部作品中,“东方主义的视角”,即白人统治者对待土著的方式一直贯穿于小说之中。也是通过这种视角,白人统治者有权利去建造所谓的中心主义。在“东方主义视角”之下,故事中的土著人民是一群懒散,野蛮和暴力的小偷。女主公玛丽从第一天到农场开始就小心翼翼的处理每一件剩余物,为的就是防止土著人们偷盗。这些都可以很简单的从整个政府的政策中看出来。如果白人违背了当地人的意愿并将他们抓捕或是卖给其他农场主,在白人政府看来这都是合法的。在这部小说中,莱辛的描述使得土著区别于白人的理解更加鲜明。在白人“东方主义的视角”之下,当地人民变得一无是处。他们变成所有反抗性的物种的代表。就像赛德在《东方主义》一书中开始说的那样,“他们无法定义他们自己,他们只能被定义”。在力量无穷的压榨者面前,他们是绝望的,因为他们是在边缘地带的“他者”。而且,白人几乎毫不在乎当地人的态度,因为他们的反抗几乎一点儿用处也没有。

(一)“东方主义视角”之下的主人公

1.种族意识——摩西的“他者”形象

摩西,那个社会的“他者”,被白人狠狠的欺压着。他被白人拒绝。在摩西和玛丽之间存在着一种暧昧的关系。然而,在那个时代的南非,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之间的暧昧关系是不被接受的,是不可理喻的,是悲剧的。莱辛将摩西的谋杀心理描绘的淋漓尽致,毫无破绽。

从动作描写的方面来看,在第一章就被逮捕的摩西并没有脱离小说。他的动作描写仅仅是被展现出来,并没有任何的评论,或是给予任何的动机情绪。读者不得不反对这个道德败坏的社会体系,玛丽只是个人代表之一。摩西的勤劳和热心助人都被白人,尤其是玛丽,所忽视。我们知道摩西来自于一个教会学校,就像我们被简洁的告知那个老佣人来自于哪里一样。莱辛很自然的向我们展现了摩西是一个聪明的人,想要去维护他的尊严。我们必须承认他在殖民时期被赋予了双重人格。首先,他被殖民意识所奴役。作为玛丽的仆人,他被种族主义所欺压。然而,摩西的表现和所作所为完全与他被定义的那样不同。真正的摩西与其他仆人不同,他有强壮和宽广结实的身体。处理玛丽被谋杀的警察,与摩西比起来,什么都不是。第二,摩西曾在教堂工作。因此他拥有良好的基督教育背景,而不仅仅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粗鲁的黑人。

在心理描写方面,当玛丽乞求在她的低落情绪没有消失之前不要离开她时,他仅有一点儿短暂的惊奇和遗憾,除此之外在这部小说中没有关于他的任何心理描述。但是在小说的最后,莱辛这样描述摩西:“这很难去说当遗憾,可怜,甚至受伤的人类情感是与他完完整整的复仇心理是如何得到满足。”[4]这种神秘的当地“种族”不仅仅是不确定的,更是非常悲惨的。在那个充满种族意识的殖民社会里,摩西作为一个黑人代表,他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忍受。尽管他是“他者”,它并不是完完全全的服从于白人的命令。他仍然有他自己的判断。

在语言描写方面,摩西曾经被问到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一旦发生战争‘女士您觉得它会很快结束吗?‘难道耶稣认为人类相互残杀是合法的吗?”[4]所有的这些都展示了摩西拥有交际思维的能力。他很清楚的知道其他种族人民内心由“高等种族”带来的深深的伤痛。他学习了一点英语,这侵犯了白人的权利。

尽管是“他者”,但他却不是一个会偷盗,或者当有任何机会就谋杀的人。他也不是玛丽认为的那种毫无生气的行尸走肉。玛丽不把他当作一个人,而且她觉得他的感觉是无法理解的。摩西清楚的了解人类应该是平等的,而且这里不应该有任何的种族歧视。他忍受着不平等的待遇,但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忍受。他有他自己的自尊,而且他为之奋斗着。最终导致他杀死玛丽的是当玛丽要求他帮她穿衣脱衣,不把他当作一个男人,而仅仅把他当作一个服务他的东西[5]---这是他最后的底线,然后摩西就在公众面前展示了他对反种族歧视的态度。

2.种族意识——玛丽的“自我”形象

当时的南非,种族隔离是一种制度,玛丽和理查德在那时候拥有一个农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玛丽所受的教育,她的家庭对她的影响以及她周围的环境导致她落得如此境地。[1]

在动作描写方面,玛丽有着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思想,她是一个丑恶的人,痛苦,残忍的人。当她还是罗得西亚的单身白人时,她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有很多的朋友,而且她很看重她的独立。然而,当她在一个聚会上听到一些关于她单身的令人不齿的谣言时,她下定决心马上结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迪克和玛丽之间的婚姻是冷漠和遥远的。作者告诉我们,当一个女人无法选择时,当你把自己看作是神圣的“自我”而奴役其他人时,悲剧的结果便会发生(玛丽被杀)。[4]玛丽就像其他白人一样,残忍的对待黑人。她认为他们是无礼的。当摩西所需要的仅仅是一口水时,她狠狠地用她的鞭子抽打着他。

在心理描写方面,最开始玛丽被殖民社会的观点所深深迷惑。当她结婚后,她被当地的贫困和种族意识所迷惑。最后,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时,她被这个两难的境地所迷惑。[6]玛丽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选择理查德作为她的丈夫是一个命运的安排。和毫无情感可言的理查德住在一起,对农场生活的不适应,很快导致了玛丽的沮丧。她不断地滋生痛苦之情,并把她的沮丧都发泄在帮助他们经营农场的黑人仆人身上。她将她的“自我”身份完全欺压在黑人身上。是什么使得一个女人将她的不满发泄在枯燥的农场生活中呢?又是什么使一段冷漠的婚姻很快的变成一些内心深处隐藏的秘密又难以确定的呢?玛丽在成年的时候就被毁掉了,她的神经处于崩溃发疯的边缘。[12]然而,玛丽和迪克共同过着清贫的生活。由于他们的贫困,迪克甚至拒绝要一个孩子。他们几乎从不和他们的邻居一起参加社交活动。最后,农场破产了,他们的婚姻失敗了,玛丽也疯了,种族隔离制度也即将消亡。小说中的气氛是极其沉闷的,怀疑的,不清醒的。

在语言方面,玛丽对黑人仆人所说的话语都是非常粗鲁和没有礼貌的。她所有的语言都展示了她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无论她说什么,黑人都必须尊敬她并且服从他。“慢慢的在这农场无聊的几年里,玛丽绝望的进程随着一个黑人仆人--摩西的到来而彻底毁灭。”甚至除了她的种族意识,冷漠的,神经质的特点,我仍然觉得她是一个有自我认知的人。莱辛擅长于展现她的堕落,以及她是如何将她的态度转向土著人民的。所有的这些都展现了她作为“自我”的处世态度。

所有的这些经历都加强了玛丽的种族意识。她是一个很明显的种族主义者,坚持认为白人应该是黑人的主人。迪克和玛丽都常常抱怨在他们农场工作的黑人缺乏工作的精神。当迪克很少对工人们粗鲁时,玛丽却十分粗鲁。她将她自己看作是主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她轻视黑人,觉得他们非常令人厌恶,觉得他们就像畜生一样。玛丽对待她的仆人们是是残忍的,威严的,暴力的。[5]当玛丽忽视这些农场工人时,她比迪克更加应受到谴责。她让他们更加艰苦的劳作,减少他们的休息时间,并随意从他们的薪水中扣出一些。她对黑人的仇恨导致了她随意任性的抽打着一个仅仅是用英文说话,想讨要一口水喝的工人。

(二)作品内外弥漫的种族意识

这是一本处理南非种族意识,非常有说服力的书籍。在非洲的后殖民主义时期,非洲人和其他种族人民都生活在一个性别,种族,阶级,语言,年龄,家庭,职业,宗教信仰以及国家等都存在差异的地方。有人认为个人主义以及后殖民主义是一个不连续的,多样化的文化现象。白种人在他们的信仰中认为他们是伪善者,而土著人则是次等人,是生来就服务于白人的。如果土著人对他们说英语,则是冒犯了他们。很多人都认为他们不应该受教育。[2]

然而,在这部小说中,摩西和玛丽之间的关系是种族意识的禁忌。不仅仅白种人,土著人也在挑战着种族意识。白种人依然像以前一样欺压土著人,促使他们改变政策。同时,土著人反抗着不平等的待遇。他们的潜意识里爆发出来的反抗,动摇了殖民统治。作为永远的黑人群体之中的一员的摩西,想要找到一个方法去重塑他被白人践踏的自尊。种族意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不可预测的危机。

毫无疑问,种族歧视随处可见,种族矛盾时常发生,白人经常将黑人当作奴隶使唤。而黑人总是只有最低廉的薪水,保险和其他不平等的待遇。目前,种族歧视不仅仅存在于白人和黑人之间,世界上很多其他种族同样被当地人所歧视,而且他们没有权利去保护他们自己。 当殖民主义重现于世界之中,而且主权国家无法决定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事件时,这种优越的意识渗透到文化领域,并通过自律的力量逐渐增强。这就是为什么后殖民主义一直在上升的其中的一个原因。那段时期的非洲,殖民者不仅在肉体上压榨当地人,也在内在文化上压榨他们,这使得当地人也认同他们就是低等的民族。[6]

四、结论

美国《独立宣言》中的第一句话是“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这个事实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当一个民族的文明比另一个民族的文明要高时,前者会觉得比后者高人一等。这就是为什么种族歧视依然存在。

不管是非洲黑人或是其他有色种人,由于妒忌等原因他们都遭受着歧视。本人认为,一个民族的社会地位越高,他们越发有可能歧视低等民族,就像犹太人被德国人压榨一样。因为犹太人非常富有和聪明,这使得他们处在一个令人嫉妒的状态下,人们非常嫉妒他们,但是一些人以一种种族的方式来处理。种族歧视形成一种一个种族高于其他种族的观点,甚至是在了解这个种族之前就妄下断言。种族歧视使人们更喜欢他们自己的种族,并且歧视其他种族。

人人平等能够使这个社会更加和谐。所以,我们怎样才能消除仇恨和歧视呢?我们都知道所有的种族歧视都生根于社会的病态。这与文化,历史有关,所以要治愈这种病态很难。首先,应该向黑人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力量。在早期的时候,非裔美国父母从事着最艰苦的工作,却只能获得最少的薪酬,而这些薪酬甚至不能支付他们孩子的教育经费。自然而然,黑人孩子长大后就变成了和他们父母一样的廉价劳动力。这是一个糟糕的恶劣的循环。所以平等的教育能够提供给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第二,黑人应该有向政府发声诉求他们自己权力的渠道。而且政府应该考虑黑人的意见。所有的人就能成为平等的好朋友,终将有一天种族歧视不仅仅会在非洲消失,也会在全世界消失。

参考文献:

[1]Fanon·Frantz.Racism and Culture[M].London:Plican,1970.

[2]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M].南京:意林出版社,2008.

[3]胡勤.论<野草在歌唱>中摩西形象的颠覆性[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學版),2010,9(3).

[4]李慧.<野草在歌唱>中玛丽悲剧的荣格心理学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

[5]李伦.人性的摒弃---解读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9,12(6):15-16.

[6]唐琳琳.一首殖民主义的悲歌---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解读<野草在歌唱>[D].曲阜师范大学,2009.

[7]王雪.从佛洛伊德理论分析<野草在歌唱>中玛丽的悲剧[D].辽宁大学,2012.

[8]张跣.赛义德后殖民理论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9]朱晓红.无意识深渊中玛丽的精神崩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7(4):53-55.

猜你喜欢
野草在歌唱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
荣格的原型理论视角下的《野草在歌唱》
批判、颠覆与束缚
探析《野草在歌唱》中“女性他者”世界
《山河故人》:从民俗符号的颠覆看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乡愁”
从贤哲会饮到饕餮盛宴
《麦田》的问题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