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美术教学中兴趣的激发

2018-07-27 10:06刘贝贝
魅力中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兴趣教学

刘贝贝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显得十分重要,正是它的存在使得小学教育的全面性得到了有效地保证。因此,小学美术教学也需遵循教育教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尽可能的通过小学美术教育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这样学生才能够具备一定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兴趣

小学美术教育并不是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技巧或技能的训练,而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的必要性传承,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而培养其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美术素养,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对事物进行认知。就美术本身来讲,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的具体表现,是情感和思想在表达过程中的发展,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是文化和社会的综合体。

一、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激发

小学美术同专业美术有着极为明显的区别,它主要是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合理发展,让学生的审美、感知、想象、表现等能力得以有效地提升。所以,小学美术教学更趋向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需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进行有机的统一,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美术教学来学会如何去进行学习,以及如何去为人处世,从而让学生受用终身。

正是这样,一方面,小学体育教学需先对学生采用较为直观的教学手段,以便让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地激发;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想象进行有效地激发,以便让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得到唤醒。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先让学生接受到直观的教学,通过大量的可触碰这样和观看的教具来辅助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迅速的融入到良好学习环境之中,然后教师再抓住小學生发散性思维的基本特质,这样就能够更为成功的唤醒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对教材中某一课进行讲授时,并不一定要简单粗暴的切入到问题本身中去,而是通过一些有用的设问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带着疑问来对教材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把握,再适时的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进行引导,那么学生就能在较为自由的状态下进行合理的想象,从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成功的唤醒,这样学生才能够获得创造的基本能力。

二、教师美术教学技巧的巧妙应用

当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获得了成功的激发后,为了使教学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教师有必要对一些教学技巧进行巧妙的应用,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美术知识的具体化呈现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掺杂了大量的基础性美术知识,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是较为抽象的,绝大多数学生都在理解上有着不同程度的困难,此时教师需将相关的教学技巧予以巧妙的应用,以便使原本抽象化的美术基础知识转化为形象化的有效信息,让学生能够直接获取到具体化的知识信息,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尽可能迅速的将教材中的知识点把握住。

例如,教师在向学生介绍构图的相关基础知识的时候,提及到构图中物品的主次问题,若直接将教材摆在学生的面前,对学生进行单纯的知识讲解,那么学生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甚至有部分学生无法顺利地达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对该部分美术基础知识进行适当的处理,采取画图法或者拼贴法来使知识的呈现变得形象起来,使原本抽象的物体能够以一种具体化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此来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构图时主要物体在主要位置的具体状态。值得强调的是,教师还可以使用动画课件来使教学的具体化程度得以有效增强,通过动画的形式来将构图中的物体进行图层化处理,使每一个物体都占据一个相对独立的图层,让学生在图层叠加的过程中来了解到构图的相关要求,从而掌握合理构图的基本要素,这样就充分实现了抽象知识的具体化呈现。

(二)美术知识的趣味化呈现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本就应该是鲜活的,为此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手段,以便使教材中的基础性美术知识得到趣味化的呈现。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对教材内容进行欣赏式的学习。

例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不少内容是需要学生通过欣赏来进行学习的,如水墨画、油画、水彩画、铅笔素描画、浮雕画等等,这些内容的教学教师仅能够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引导,用教材中的图片来使学生了解到相关作品的浅表化特征,此种知识呈现的方式显得有些乏味,长期持续下去会使学生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学会采取多种方法来将美术基础知识进行趣味化的呈现,以此来让教师当场演示或制作出不同的效果,从而令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得更好。

三、教师对学生的持续引导

我们都知道,要想让小学生变得心灵手巧起来,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进行持续不断的引导,使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变得丰富起来。换而言之,小学美术教学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美术技能,并尽可能的让学生通过感知、观察、思维和理解性记忆的方式来使美术技能得到有效地内化,最终让学生真正的将所获得的美术技能变成自己的美术能力。因此,若教师要想让学生在美术活动的开展中表现得更为积极,那么教师就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在学习或练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发挥问题,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获得兴趣的持续性驱使,这样学生才能更为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必要的联系。

四、教师美术教学的进行需随意一些

我们若对小学美术教学进行持续不断的深入探究,我们会发现学生的色感培养也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这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而就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教学过程不要表现得过于刻意,需要稍微的随意一些,让学生不只是在较为正规的教学中获取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适当的进行游戏,使学生通过游戏来享受快乐并获取知识,这样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持续不断的增强。

总之,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即是一门艺术,也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作为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令学生能够从更深层次去对美进行全面细致的理解,使得学生逐渐获得与“美”有关的对应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世军.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4(8):133-133

[2]高蕾.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探讨[J].小学教学研究,2015(32):25-26

[3]程明太.中小学美术教学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兴趣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