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
【问题背景】
马赛克(mosaic)就是用不同颜色的小块玻璃、石子等材料拼凑、镶嵌成的图画或图案。它近看是一个个独立的小块个体,远看则似一幅完整的图画。我们把一个个独立的学生个体比喻为 “马赛克”,处于不合作状态下的马赛克是单调的、分散的、孤立的,使“马赛克”流动起来,可以组合成美丽绚烂的图画。(见图2)
信息科技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早早完成了任务,然后无事可做;有的学生总是跟不上节拍,临下课了还未完成任务。如何让“吃不饱”和“吃不了”的学生都能变得“吃饱”呢?马赛克给了我启示。
能不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变静态为流动,从而构建出一幅全新的课堂学习画面,使课堂充满着活力,体現个体色彩在组合后的整体美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对比处理,试图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切入点,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静态的学生“马赛克”(见图1)通过流动形成新的意义,达到特定的育人目的。
【实践案例】
在高中设计与创作选修模块Flash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Flash操作中常见的错误,设计了主题为“我当医生,我开处方”的学习活动。活动针对三个典型的Flash操作错误进行问题诊断,修改并完善三个Flash作品。要求学生扮演医生,开出相应的处方。
Flash典型问题诊断题
问题诊断1:动画说:“我太快了,能让我慢下来吗?”
问题诊断2:动画说:“我怎么在跳舞呢,能让我静下来吗?”
问题诊断3:动画说:“我的背景怎么不见了,能让它一直出现吗?”
情景一:静态的“马赛克”——“吃不饱”与“吃不了”
课堂上,学生根据活动要求进行自主探究。由于学生信息操作技能存在差异性,每个静态的学生“马赛克”的Flash操作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差别,甚至相差甚远。有的学生信息操作技能偏强,对这样的课堂容量“吃不饱”,不出五分钟,就已经攻克三个典型的Flash问题诊断题;有的学生信息操作技能偏弱,对这样的课堂容量“吃不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只解决了三个典型问题中的一两个问题。甚至有个别学生花了很长时间去分析诊断Flash问题,却根本没有诊断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无法开出任何处方来解决
问题。
情景二:流动的“马赛克”——都“吃饱了”
课堂上,学生根据活动要求先进行自主探究,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了单一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融入了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也发生了大变化。
以高一(1)班的一个组为例。这个班有位金××,他学习基础扎实,信息操作技能强,在课堂中经常“吃不饱”。因此,我将他安排在一个小组当小组长。在课堂中,他不仅早早诊断出Flash典型问题的关键所在,开出处方,修改并完善了三个Flash动画,而且能够帮助组员一起分析问题,使得组内的成员都能够较快完成任务。课后他与我交流:
“一开始,我觉得教其他同学纯粹是我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没想到,在教授同学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也学到了很多知识。第一个Flash问题的诊断结果是每个关键帧的内容显示时间太短。我的处方是插入帧,延续关键帧的内容,从而延长播放的时间;我们组李××的处方是修改帧频,延长播放时间。他的修改方案一下就开拓了我的思路。第二个Flash问题的诊断结果是关键帧中的图片位置没有统一对齐。我们组张××由于在摸索软件的过程中误选了一个选项,Flash界面发生了改变,他就无从下手了。后来,我们发现他选的是绘图纸外观这一工具选项。经过摸索,我们又发现利用绘图纸外观功能也能进行位置的修改。”
他们小组还有一位钱××,她原本信息操作技能并不强,在课堂中经常“吃不了”。课堂中总是跟不上节拍,这次在小组长的帮助下迅速进步。当我在“走组”的过程中巡视他们小组时,她主动跟我说:“老师,我今天终于完成任务了!Flash动画制作真有趣!”当时我在全班对她进行了公开表扬。现在,她在课堂中总是很积极地举手发言,课后也常常跟老师主动交流。
【案例评析】
本案例中的情景一,由于学生“马赛克”一直处于静止、孤立的状态,没有流动起来,所以课堂中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无法分享与优化,从而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本案例中的情景二,在流动的“马赛克”现象中,学生就像一块块独立的小马赛克,有自己的个性化特征,但他们之间并不是静止、孤立的,而是持续不断地“流动”。这种“流动”意味着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意味着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往往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发散思维,孕育创新,如马赛克一般能变化万千,形成一幅幅美丽的新画面。所以,学生都“吃饱了”,甚至“吃好了”。
结合上述两个情景中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处理,使我们看到了流动的“马赛克”即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信息技能偏强的金××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优化自己;信息技能偏弱的钱××在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中也开始茁壮成长,她开始敢于尝试操作,开始乐于自主探究,使原本弱势的学生变得好问、好动、好学了。
情感转变带动的是学习主动权的转变,在这样的信息科技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意识、合作意识等信息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提升、不断地发展。在这样的信息科技课堂中,教师的专业意识、专业技能等育人素质也在不断提升、不断发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这种“流动”无痕化地渗透着信息科技学科的育人价值,促使形成“学习共同体”这一组织系统中的每一个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彼此相互影响、协同发展,充分体现出师生立足于信息化社会的生存价值、发展价值和伦理价值。
?誗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