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全体性

2018-07-26 09:29何登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才观尖子生差生

何登峰

摘 要 素质教育有三个方面的要素:即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这三方面是说教学要面向全体,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小学素质教育也要做到这三个方面,其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面向全体”。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面向全体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面向全体其实不是素质教育的新口号,早在194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和1959年的儿童权利宣言都曾把“人人都受教育、儿童享受教育”作为基本人权加以确认。但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却很难做到面向全体。那时以班上的尖子生多少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曾有位村小老师,一位刚从师范毕业刚踏入教学岗位,不懂有关规定,有位老师便把自己班上的差生全部降入這位新老师的班级,致使这位新老师期末考试的数学平均成绩为7分,震惊全县。那位老师为什么那么做?是应试教育的精英思想作怪,所以岐视差生。岐视差生就是严重的“不面向全体”的思想。那么数学教学中怎样做到面向全体呢?

一、树立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观念。能不能面向全体与新旧人才观有关。旧的人才观认为学历越高,知识越高就越是人才。所以在教学中力求培养一些尖子生,升入高一级学校便感到荣耀。于是喜欢白天鹅不喜欢丑小鸭的心理便产生了,这种心理就决定了不能面向全体,素,质教育的人才观是这样的:那些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科学家、大文豪固然是人才,但那虽普通,但只要有理想、有道理、有文化(文化不分高低)、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和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生精神,富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样的人也应视为人才。所以在教学中,不能以当前的成绩高低,智力的高低来预测他们未来的贡献。曾有一个学生,读书时是个数学尖子,大家都预测他将来是个高科技人才,结果他大学毕业后却用高科技获取不义之财而犯罪。这是教者的失败,教者包括家长和教师,他们忽视了思想教育只重视了知识培养。也曾有一个学生,读书时成绩不佳,特别是数学成绩很差,大家预测他将来是个极其平庸的人。结果他初中毕业后就走入了社会,在一次见义勇为中(抢救落水老人)险些丧命,被评为道德楷模,以强大的正能量影响着大批的人。还有一个人,是最近电视新闻报导的,这个初中毕业就去外地打工的人,凭着聪明与勤劳挣了150余万,回家承包了几百亩荒山,种树、种玉米,但玉米被野猪成群地吃掉了。他拿那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没办法,于是因势利导,买回一头公猪,让它与野猪自由恋爱。一年后,这头公猪带回来若干野母猪和若干野小猪。他把它们家养起来,远销省外国外,一年盈利两千多万,安排就业人员十几人,每年上缴国家税收若干万元。他凭的是什么?凭着创新精神,凭着数学的运用。如果他当初读书时是尖子生,那就考上高中大学了,可他不是,读书时也许还是丑小鸭呢?由此说明,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就是要既喜爱白天鹅,也不岐视丑小鸭,只要树立起了这种观念,其教学方式方法就会应运而生。

二、面向全体的教学方法。怎样做到面向全体,除了树立正确的观念,还需要有适当的方法。注入式不行,因为注入式,是讲同一个内容同一个标准面向全体,但实际上只有优生及大部分中等生听得懂。而差生则云里雾里如坐飞机,这就没有真正面向全体,所以只能以素质教育的启发式。启发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思考。思考后,再抽学生回答问题,检查授课效果。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从问答中验证自己思考的正确率。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但这种方法也还需要深入研究,即提出的问题应有梯度,有的问题只适于优生,有梯度就能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1)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方面也不少。有思教育方面的的,有知识教学方面的。就说对学习数学的认识,优生、中等生与差生也各有不同。优生抱负远大,数学是考大学的必考科目,大学理科,数学也是重要内容,所以优生对学习数学兴趣很浓,劲头很足。中等生淡然,差生自认为上完九年义务教育就是失学,对数学的认识不足,认为只要学一些低等级数学足够用了。所以兴趣不浓,信心不足,劲头更小。所以对差生尤其要进行对数学本质认识的教育。①数学是人们劳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数学不只是学习知识,能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学到数学方法。数学方法对人的一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2)培养创新精神。学习数学,无论你成绩好坏,无论学历高低,如果没培养起创新精神,在人的一生中将因循守毫无作为。若有了创新精神,则会有大作为。在超高压电线上带电操作检修线路,发明者原来只是个中专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发现不了的问题而他有所发现,这就是创新精神的作用。发明速算法人,也不是什么大学数学研究生,也是凭着创新精神获得的成功,培养创新精神,应注意两同个方面:一是精心设计问题,二是采用创新教法。因优生与差生在知识基础上存在差异,所以在问题设计上也应有层次。优生在难度较高的问题上进行创新思维。

(3)游戏活动。游戏是小学生喜闻见乐的活动形式,若把游戏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则可以寓知识学习于游戏之中,这是寓教于乐,这种游戏,全班每个学生都可参与,不同的学生可以充当不同的角色,这也是面向全体的设计。

猜你喜欢
人才观尖子生差生
尖子生为何不领情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数学尖子生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视野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龚自珍的人才观
以多元人才观为引导,深化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
15 Ways to Improve Your Day
蒙哥马利元帅的军事人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