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追寻生命课堂

2018-07-26 10:40曹玫玲
关键词:情景体验拓展调查

曹玫玲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的课程。教学中的各种活动是引导儿童自主发展的宝贵资源,课堂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具备必备品质,发展关键能力。

【关键词】调查 情景体验 实践 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50-01

小学品德与社会課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课堂必须立足生活,将学生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生活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掌握知识,具备必备品质,发展关键能力。

一、调查“问路”——拉近生活与课堂

目前小学生使用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图多文少,综合性的内容越来越多,学生课前进行资料搜集、社会调查已成为品德课堂得以顺利、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充分的课前调查,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和体验活动中,拉近学生与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如:《伤心的地球母亲》(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一课,本课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环境状况是当前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通过了解地球母亲的节日使学生更加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并能从实际生活出发,把保护地球落实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怎样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老师在课前安排了调查实践活动,设计了一个问卷调查表,从“人口状况”“资源状况”“环境状况”三个主题出发,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周边环境调查。引导学生先对周边生活的环境去看、去访、去问……

课中,老师将学生调查到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教学中适时、有效地作为补充和参考,无疑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整个课堂学生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降低了学生情感认知的难度,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社会参与的能力也得到发展。

当然,老师在要求学生做课前调查、搜集前,对调查搜集的内容、调查搜集的范围、调查搜集的时间、调查搜集的对象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在在内容上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这样投石问路,学生有了课前的参与体验,在课堂中教师就可以适度讲得少,让学生多交流。学生间的交流增多必然会提升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课中“巧设”——让生活走进课堂

品德课堂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生活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用课本知识指导实际生活,使生活体验与教材知识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要努力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让生活进入课堂,让学生走进生活,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让品社课“活”起来。

1.巧设教学内容,变“空洞宽泛”为“实践生活”

寥寥几行字和数张图片的品德教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品德课堂的需要。在品德教学中,要合理整合教学资源,让空洞宽泛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丰富课程内容。例如《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鄂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教材只是列举了三个小朋友的生活例子,让学生辨析明理,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开心快乐、烦恼悲伤的事情何止这两三件。课前老师就可以布置学生完成《我的心情晴雨表》的表格或者心情卡。课中将学生填写的《我的心情晴雨表》中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中的资源,用记录着生活点滴的记录卡来充实、拓展教学内容和教学空间,组织学生深入展开讨论,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一个个烦恼,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甩掉一个个包袱,让自己快乐起来。

就这样,老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精心选择与运用学生生活中的素材,成功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效度,打开了学生的心门。真挚的沟通让学生心中产生了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将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信念。

2.巧设教学情景,变“被动接受”为“自主体验”

“告诉我,我会忘记 给我看,我会记住 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有了较好的教学内容后,实施教学活动就成了关键。生活化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需要教学情景生活化,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体验,把生活的知识、做人的道理等寓于其中,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念、生活态度。一次教学视导中,我发现一位老师在执教《玩中有窍门》(鄂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九课)活动主题“看谁的飞机能快乐起飞”时,采用了下面的处理方式,效果很好:

师:纸飞机大家玩过吗?

生异口同声:玩过

师:那你们知道怎样让纸飞机飞得又高又远吗?

学生七嘴八舌。

师:百说不如一试!大家来试试看!

操场上,学生分组尽情试飞自己的飞机。

(五分钟后)

师:小组里谁的飞机飞得高?来给大家展示展示好吗?

生跃跃欲试,纷纷选出自己组飞机飞得高、远的代表上前表演。

师相机提问:能告诉大家,你的飞机为什么这样厉害吗?

学生边说边演示,其他同学补充。

师:看来要想飞机飞得高、远,也是有学问的,让老师也来试一试。(师试飞,相机点明玩中的小窍门)

学生再次尝试,体验成功。

从上述片段中我们发现:整个课堂活泼有趣,玩具玩玩,脑筋转转,玩出新奇,玩出乐趣。一段巧妙的情景体验设计,学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在探究中玩出花样,在体验中品尝成功的滋味和乐趣。

三、实践“拓展”——让课堂走向生活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往往囿于小课堂一隅,重视了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而把课后的生活体验给忽视了。新课程标指出,品德课的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在学生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还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加以巩固、深化、体验,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知行的和谐发展。一位老师在执教《我有一颗感恩的心》(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课)时,教学最后阶段做了这样的处理:先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身边发生的事情,感悟父母的亲情无价。随后让这份爱延续到课外,浸润到生活中去,布置了一组课外拓展题:让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近父母,了解父母,了解父母的工作环境等 让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妈妈做一顿简单的早餐 让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利用周末整理房间、爸爸下班回家给他盛上一碗饭、递上一杯茶……就这样,课虽然结束了,但情感仍在延续……

总之,笔者认为,品德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只有让课堂立足生活,让品德课堂从生活中来,走到儿童的生活中去,让学生从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价值,从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成为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润如无声地得到培养。

猜你喜欢
情景体验拓展调查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