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菡 孙苏安 刘海燕 刘文杰 黄建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病理科(江苏淮安223300)
精准医疗是目前医学界的研究热点,检测相关位点突变是实施分子靶向治疗的关键,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药物改进提供重要的信息[1]。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的80%~85%,其在基因组层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治疗和预防的难度较大,但也为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方向和可能[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通路在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中研究得较为集中且深入,而酪氨酸酶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则是根据EGFR异常表达调控而研制出的相应的小分子药物,并在临床上收获了显著的治疗效果[3]。RUSSO等[4]研究表明,EGFR⁃TKIs较放化疗能显著延长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且不良反应较少,但仍存在次级突变(secondary mutation)以及耐药性等问题,靶向药物还要根据基因研究的结果不断改进。
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chinoderm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like 4⁃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EML4⁃ALK)融合基因被称为驱动程序突变,直接影响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是继EGFR之后的又一个研究热点[5]。CHRIS⁃TOPOULOS等[6]报道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表达比例较小,但仍是重要的癌症驱动基因,临床上也针对存在ALK阳性的局部晚期和转移的NSCLC群体而研制出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克唑替尼,但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尚不能作为评价N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EGFR基因突变是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EML4⁃ALK融合基因为筛选靶向药物获益人群提供依据,本研究检测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情况,可为完善肺癌治疗靶向分子突变类型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NSCLC标本213例,其中男119例,女94例;年龄25~87岁,中位年龄57岁;腺癌94例,非腺癌119例。患者均未接受过放疗、化疗、免疫治疗、EGFR⁃TKIs或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本研究患者及其家属知晓,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安捷伦Mx3000P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美国),样本提取及EGFR、EML4⁃ALK检测试剂盒购自厦门艾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1.2.1 核酸提取 (1)确保组织切片中肿瘤细胞比例>50%。(2)选取肿瘤细胞富集区,8 μm切片10张至1.5 mL EP管中,加入二甲苯1 mL,振荡混匀10 s,14 000 r/min离心2 min,去上清,吸干EP管底部液体,重复上述步骤1次;加入1 mL无水乙醇,振荡混匀10 s,14 000 r/min离心2 min,去上清,吸干EP管底部液体,重复上述1次;待乙醇充分挥发后,应用AmoyDx®FFPE样品分离试剂盒(离心柱型)提取DNA和RNA。
1.2.2 EGFR突变检测 采用ARMS检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样品准备: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提取的DNA样本浓度与质量。DNA浓度稀释至2 ng/μL,将 23.5 μL 已稀释 DNA 样品加入 1.5 μL Taq酶中混匀,依次取5 μL加入8连管PCR反应体系中。设立阴性、阳性对照,安捷伦Mx3000P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循环条件为95℃、5 min为1个循环;95 ℃、25 s,64 ℃、20 s,72 ℃、20 s共15个循环;93 ℃、25 s,60 ℃、35 s,72 ℃、20 s共31个循环。判读两种突变类型的阳性范围Ct值。
1.2.3 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 采用RT⁃PCR分析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情况。(1)RT反应体系:逆转录酶 0.5 μL、RNA 模板 6 μL(RNA 总量0.5~5.0 μg),42 ℃、1 h,95 ℃、5 min逆转录得到ALK cDNA。(2)PCR扩增:ALK cDNA加入1.5 μL混合酶混匀,依次移取5 μL加入8连管PCR反应体系中,设立阴性、阳性对照,检测仪器及循环条件同EGFR突变检测,同样判读Ct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或(%)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EGFR基因、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在213例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25.35%,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率为2.82%。临床病理特征方面,两种基因突变均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非吸烟者高于吸烟者、腺癌高于非腺癌、<60岁高于≥60岁(仅EML4⁃AL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EGFR基因突变、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Tab.1 Correlation between EGFR gene mutation,EML4⁃ALK fusion gene expression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2.2 EGFR基因突变和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的特点 54例EGFR基因突变类型为19 del(n=26)和 L858R(n=20),双重突变者共 4例。6例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类型均为EML4 exon13⁃ALK exon20(E13⁃A20)型V1突变。见表2。未发现同时存在EGFR、EML4⁃ALK阳性的病例。
表2 EGFR基因突变和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的特点Tab.2 Characteristics of EGFR gene mutation and EML4⁃ALK fusion gene
分子靶向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未来,有研究[7]显示,EFGR酪氨酸激酶区域的突变主要发生在18~21号外显子,其中19和21号外显子突变约占所有突变的90%,且在不吸烟者、女性、腺癌患者中的突变率较高,并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如东亚人群的EGFR突变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域。仇秦威等[8]研究中国华南地区1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FGR突变情况,结果显示EGFR突变率为32%(55/172),且热点突变为19号外显子缺失和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同时,发生EGFR突变也是在女性、无吸烟史和腺癌患者中比例较高。本研究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25.35%,其中以19号外显子E19del和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为主(48.15%、37.03%),且仍以女性、非吸烟者和腺癌患者发生风险更高,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目前,EFGR突变率在女性、非吸烟、腺癌中较高的原因尚不明确,LEVY等[9]研究发现,EGFR基因突变率在黄种人群要高于白种人群和黑种人群,在肿瘤组织学分级Ⅰ~Ⅱ级中也较高。YU等[10]研究表明,与miR⁃155、miR⁃16及miR⁃133a比较,非吸烟女性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ADC)组织中miR⁃25在EGFR野生型的患者中表达升高,可能提示患者预后不佳。王玉等[11]研究发现EGFR突变患者miR⁃93⁃3p表达升高,miR⁃93⁃3p可能成为女性非吸烟肺腺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上述研究结果提示,遗传因素、环境地域差异、生活习惯等均与EGFR突变有关,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EML4⁃ALK融合基因是NSCLC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是在2007年由SODA等[12]首次从NSCLC肿瘤组织中扩增出的,并已研制出ALK抑制剂——克唑替尼。目前,EML4⁃ALK突变率在NSCLC患者中并不高,LIU等[13]、ULIVI等[14]、张海燕等[15]报道的EML4⁃ALK突变率分别为8.7%(2/23)、8.4%(32/380)、7.6%(5/66),且均表现为女性、非吸烟、腺癌、年龄轻(≤59岁)具有更高的突变风险。本研究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率为2.82%(6/213),较上述研究结果低,考虑与本研究纳入的213例患者中女性例数较少有关(94vs.119),但在检出的6例阳性患者中,仍表现为女性、非吸烟、腺癌、年龄轻(<60岁)的突变特点,其原因可能为亚裔女性吸烟率较低、样本量较少、纳入标准及遗传因素有关。FALLET等[16]认为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更倾向于淋巴结转移的中晚期病例,本研究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考虑为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样本数量少、病理分期分布不均有关。
本研究6例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类型均为 V1突变(E13⁃A20),而郑剑滔等[17]分析 9例EML4⁃ALK突变类型发现,其中双位点突变3例,具体为亚型1突变9例,亚型3突变1例,亚型2突变2例,说明亚型1是EML4⁃ALK融合基因最常见的突变类型。同时,其研究还发现了EML4⁃ALK突变(亚型1及亚型2突变)与EGFR突变(19号外显子突变)并存的病例。王旭洲等[18]也发现了6例EML4⁃ALK与EGFR两种驱动基因的同时突变,并经AMRS法和FISH法验证成立,说明EML4⁃ALK融合基因与EGFR双突变并非完全排斥,只是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较低。本研究未发现上述两种驱动基因突变的并存病例,考虑与样本量较少、检测方法较单一有关。
不足的是,首先,本研究并未对KRAS基因突变进行检测,而其突变会导致EGFR信号通路持续激活,加速肿瘤细胞增殖,影响EGFR⁃TKIs疗效[19];其次,本研究其他EGFR突变基因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如20号外显子T790M突变已被证实[20]是一种获得性耐药性的基因突变,其可导致第1、2代EGFR⁃TKIs药物疗效较差,同时也是第3代药物要克服的问题;再次,本研究设计也较为简单,纳入样本量较少,对于EML4⁃ALK融合基因的检测方法也较为简单,因此可在研究对象筛选、检测指标选择及检测方法应用等方面展开研究;最后,EGFR基因突变的异质性也会影响EGFR⁃TKIs疗效,如李志阳等[21]证实女性EGFR基因突变异质性率显著高于男性,而多发肺结节患者的肿瘤异质性发生率最高,这对抗肿瘤治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最为常见,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表达较少,两种基因均在女性、非吸烟和腺癌患者中表达较高。本研究虽未观察到EML4⁃ALK融合基因伴EGFR基因突变的病例,但报告确有存在,而多靶点抑制剂能否使靶向治疗人群获益更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