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艾滋病教育的重要性及其路径探讨

2018-07-26 09:48:20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横幅艾滋病院校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是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病毒)而引起。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最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导致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能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可通过性、母婴、血液三条途径传播,而青年学生中主要以性传播为主。因此,加强大学生艾滋病教育尤为重要,也是预防艾滋病的最好“疫苗”。

1 高职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现状及浅析

据报道,中国艾滋病发病数与死亡人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仅2017年1—10月发病数已达46206例,是2010年全年发病数的近3倍。另据报道:近五年来,青年学生艾滋病人数年增长35%。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这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加强青年学生艾滋病教育,提高他们对艾滋病的认知,让这些青年学生能自觉地预防艾滋病,是摆在教育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面前 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1.1 高职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调查

高职院校在校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群体,他们和其他大学生一样,正处于日趋成熟的青春期,性生理活跃,而此时他们又远离父母的约束,自控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对艾滋病的认知如何,能否经得起各种诱惑,自觉预防艾滋病,需要我们持续关注。下面是笔者对某高职院校513名大学生所作的有关艾滋病常识的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513份)

1.2 对问卷调查的浅析

表1中回答正确率最高的为内容③和⑥,分别为90.6%和89.7%,这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知晓与艾滋病人共用一个注射器或输入艾滋病人的血液会得艾滋病,但这个知晓率还远远不够,这种最直接的传播艾滋病的方式在大学生中应该是人人知晓;知晓率最低的为内容⑤(40.5%),这说明大部分同学认为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实际上蚊虫叮咬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青年学生的这种认知,使他们在遇到艾滋病人时会采取歧视、排斥的态度,这样不利于帮助艾滋病人回归社会、融于社会;知晓率次低的是内容⑧(74.3%),由此看出还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认同一个性伙伴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而内容⑦的正确率也只有81.1%,这是一个严峻的信号,据报道:青年学生中艾滋病的传播90%以上是由性传播的,这是青年学生中最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但他们的认识很不到位。这就提醒学校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性教育,减少并最后切断性传播艾滋病的途径;内容②的正确率也只有75.4%,这说明还有一小部分同学错误认为与艾滋病人一起吃饭会得艾滋病,这反映了宣传还不到位。

2 加强高职院校艾滋病宣传教育的路径探讨

从表1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如何提高他们对艾滋病的认知,增强他们对艾滋病的“抵抗力”,让他们树立牢固的预防艾滋病意识,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2.1 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资源,大力宣传艾滋病的有关知识,尤其要利用好新媒体这种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宣传手段,全方位宣传艾滋病的有关预防知识,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2.1.1校广播

校广播每学期定期播放艾滋病知识2—3次,或每月播放一次,这种传统的宣传模式仍可覆盖部分听众。

2.1.2拉横幅

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在校园的公共场所拉起横幅,而且要多拉几条横幅,把预防艾滋病的核心内容用横幅的方式告知学生,起到一种敲警钟的作用。

2.1.3办专栏

每个二级学院(系)、每个班,每学期办一期预防艾滋病的宣传专栏,这种宣传模式更贴近大学生。

2.1.4校园网推送

这种形式是大学校园中接受度最高、受众最广的一种新型宣传方式,将艾滋病的有关知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从校园网上推送给每位学生,条件许可还可设置有奖问答,激励他们将内容读完并回答问题。

2.1.5办讲座

聘请有关艾滋病的专业人士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讲座不仅面向学生,辅导员、校医院的医务人员也要接受专业培训;也可将专家讲座的内容拷贝让各班安排时间播放学习。

2.2 艾滋病教育进课堂、计学分

艾滋病教育进课堂、计学分,这是让高职院校大学生出校园前接受艾滋病系统教育的可靠保证,笔者建议安排6—8个学时,经考试及格后计2个学分。为完成好这门课的教学任务,需解决好下面两个问题:

2.2.1师资问题

艾滋病教育进课堂,首先面临的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据调查,这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让专业教师走进每节课是不现实的。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上级卫生、教育行政部门联手解决: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专家编排适合大学生课堂教学的音像教材,时长在6—8个学时左右;教育行政部门将教材推荐给各高校,各高校具体安排好教学计划。授课方式可采取:以班为单位播放音像教材,这样既解决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也保证了教学质量。

2.2.2考试

实行网上考试,由相关专家编写题库,学生在看完音像教材内容后可弹出一个二维码,学生们扫码进入答题环节,答完题后提交,自动生成分数。这个分数通过学校的有关链接上传到教务部门,计入学生的成绩档案。

3 结 语

加强大学生艾滋病教育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做好大学生艾滋病教育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传统的广播、横幅、专栏等宣传模式宣传,更要加强新媒体的宣传作用。二是艾滋病教育进课堂、计学分是大学生获得系统性艾滋病教育的可靠保证。为完成好这项教学任务,可借助于音像教材授课,这样既解决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也保证了教学质量。艾滋病教育是给大学生们预防艾滋病提供的有效“疫苗”。

猜你喜欢
横幅艾滋病院校
《有竹居小横幅》书法作品
吐鲁番(2022年1期)2022-05-19 07:14:48
《 世界艾滋病日》
阅读理解专练(二)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广告横幅上的洞
小学科学(2016年12期)2017-01-06 19:31:31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