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讨

2018-07-25 10:24林文波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林文波

【摘 要】 初中数学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他主要指的是在课堂上和日常生活中爱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我们的学生在初中学数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培养其对数学的热爱能力,面对数学问题勤奋思考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不断地培养其对与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数学问题的思考能。本文就围绕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初中数学是承上启下的学数学的阶段,数学核心素养是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它是关于相关数学学习的技巧,我们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都需要具备这种学数学的能力。它同时是一种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既要理解数学文化的历史,又要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进行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同时要能够具备愿意学数学的心意。

数学的学习从小学一直延伸到成年,但是初中数学作为一个过渡阶段,它在教学中的意义可见一斑。我们都知道,小学时期的数学过于简单,不能有效地运用到生活中,高中时期的数学已经渐渐深入,因此,初中数学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对于学生关于数学素养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逐渐引导学生对数学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强调学生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初中数学课堂的现状以及问题

1、教师对教学目标不能清晰的界定。

我国在初中阶段,仍旧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的模式进行教学。大多数的老师都是通过提前备课,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可能会有所遗漏,有些是不能根据学生的各种水平进行问题的设定,有些是在备课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的准备。总之,教师对教学目标不能清晰的界定,没有能把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重点来进行研究。这就导致我们的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缺失,对于数学的学习没有兴趣,并且不能在生活中主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认为数学没有用,更加不愿意进行数学的学习。

2、教学方法单一

我们都知道,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方法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纵观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课堂,老师们普遍采用数学课本进行教学,对于一些丰富的课外知识没有进行拓展,只依靠数学课本,甚至于课本上有的东西也不能完全讲清楚。通常是那些会的学生学习的很快,不会的学生,仍旧不会,即便是通过课堂提问,也不能有效的区分出有哪些同学写学会有哪些同学没学会。但是课堂时间只有45分钟,在这45分钟之内要把所有的东西讲清楚,甚至于使所有同学都明白,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很难。

3、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对于相关知识,虽然老师在讲台上卖力的讲,但是学生们由于课下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预习,或者对于相关的数学知识没有相关的了解导致他们在课堂上只能对老师的提问一头雾水,这就导致课堂氛围不活跃。不同的学生知识水平层次不同,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但是老师在课下不会对学生进行额外讲解,这就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

二、初中数学课堂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

1、同一问题师生互动找出最优解

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尤其是对处于初中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怎样提升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课堂是老师教学的主要阵地,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也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因此,如何利用好课堂的时间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关键的一步。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多角度思考进行解决。

例如,同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找出其答案。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先让他们进行探讨。对于同学们探讨出来的答案,教师在进行评定,不同的答案各有利弊,综合其各个优势,致力于找出最优解。这样我们不仅寓教于乐,而且使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增进了解,促进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关系。然后老师在向学生传授自己的答案,这样虽然时间比较长,但是对相关的问题,学生们都可以进行了解。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所学知识,也有利于以后的教学工作的进行。

2、价值观引领教学

我国现在的初中数学课堂,大都以直接讲授知识为主,不会进行相关价值观的引领。但是核心素养要求我们的学生也要对价值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的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科价值取向为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什么,明白自己所学知识的重要性非常的重要。我们的教学目标,价值取向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相关知识的获取,另一部分就是对于文化的理解。而文化恰恰是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所忽略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开始注重文化的引领,以及价值观的教导。

例如我国著名的鸡兔同笼故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就可以向学生传播文化理念,像他们讲述相关问题的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进行的教学,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自信,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发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我们的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未来主要是面向社会的,不能只局限在学校这样的一个小环境中,因此,价值观的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培养方面。

3、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因此老师在课上所讲授的知识,对学生影响很大。初中阶段的孩子已经处在价值观的形成阶段,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要做到创新课堂教学,老师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向学生讲授热爱数学学习的方法。当教师开始有意识的这样做的时候,学生也能感受到教师的用心,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三角板进行教学,然后通過向学生讲解三角板的来历,就可以使学生明白相关的知识背景。通过实现历史和现实的连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不断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数学的方法。不同的学生学习的进度可能有所差别,有些同学学习接受的比较快,有些则比较慢,但是我们的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不耐烦,从而丧失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4、利用课堂提问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利用课上时间向学生呈现不同的问题,并且要求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更深层次的理解,指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开始加深理解,同时引发其他学生的思考,不同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提问。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要尽量从多角度理解问题,才能在课上向学生呈现不同的问题。

通过问题设置,小组讨论等形式,使每位同学都可以进行独立的思考。独立思考,也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养。让学生开始掌握独立思考,这项基本的技能时,他们就已经开始在进行相关素养的培养了,这不仅能增强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能增强他们理解语言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老师说话方式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对于不会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也要耐心对待。总之课堂提问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环节。

总之,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逐渐成为主流,只有当我们的学生综合素质开始发展的时候,他们才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以及对社会有更多的回报。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核心素养,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努力,实现对初中学生的价值观引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不能只局限于现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要开始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从老师开始做起,然后向学生传递相关的理念,同时在课堂提问中也要尽量的体现相关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景玉燕.初中数学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研究[J].中华少年,2017(8)

[2]陈遵志.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2):61-63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