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培养与大类培养的比较与思考

2018-07-25 10:53郭铁颖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优化策略

郭铁颖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才的战略地位越发突出,并成為促进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而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育主阵地,面对如此形势,承担着更大压力和职责,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探寻更加优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重点研究课题。人才大类培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实现了刚性专业化向柔性大众化的转变,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基于对专业培养与大类培养的简述比较,就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专业培养;大类培养;全面发展;优化策略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06.046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06-0156-03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不同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差异性,并因此建立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技术应用,使得市场变化风云莫测,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变化。同时,高速发展的高等教育逐步迈入了大众化、普及化阶段,生源数量急剧增长,亦使之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时至今日,基于专业培养的大类培养,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一、专业培养与大类培养概述

人才培养模式即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考评方式等,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总和,目前常见的有专业培养模式、大类培养模式等,下文作具体论述和分析:

(一)专业培养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激烈的市场化竞争,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标准越来越高,其专业素养建设尤为重要。人才专业培养模式下,即要求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学习专业知识理论,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专业兴趣,其本身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因而相关政策体制、培养方案等均较为完善和成熟。此种模式下,学生对自身未来专业发展有着较为清晰的目标定位,避免盲目学习,大大提高了教育成效。在具体的践行中,教师对自身职能有了较为精准的判断,往往将既有经验及技能及早地传导给学生,并提前输入部分专业知识,对促进学生专业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客观维度上讲,人才专业培养模式亦存在诸多不足。大部分学生入校之前对报考专业并未有全面了解,待深入接触之后,即使发现不感兴趣也无法调剂,逐步陷入被动学习局面,教学参与积极性大打折扣。另外,人才专业培养更多地关注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建设,其本身的局限性,阻碍了学生个性创新发展,与现代素质教育要求不符。

(二)大类培养

所谓的大类培养,即是指从传统以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对口”培养为主,转变为综合学科背景下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其目标定位在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强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此种模式下的招生工作计划,主要根据学科制定,可理解成一种通过学习进行选择,是一种以生为本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通识教育概念。在此过程中,考生不再直接填报志愿,而是选择与之相关的相近专业,并在初期教学阶段广泛涉猎,进而确定自己的兴趣所向,有效规避了专业调剂问题。同时,该种模式下,学生不再局限于本专业学习,而是在各个专业甚至学院之间,广泛阅览知识,有效拓展了其知识视界,并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遵从其主观意愿,取得良好教学成效,符合现下国家人才发展战略。但是,目前我国对大类培养的探索尚处起步阶段,相关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缺陷,容易增加学生学习压力。此外,部分学生对于冷门专业或不感兴趣的专业学习积极性不高,一味地被动接受,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时间、精力浪费,甚至滋生系列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三)对比分析

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竞争环境越发复杂和激烈,对人才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尤其是互联网经济时代,创新成为了各行各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上分析,大类培养更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立足学生为本,着力培养其创新能力素质,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体现了素质教育规律。综合来讲,大类培养相较于专业培养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避免了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对其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意义重大。以兴趣为本,尊重学生主观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招生录取时由于考生成绩原因被调剂专业的无奈,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教学活性,使之得到全面发展。时至今日,人才大类培养模式已然成为了社会主流,随着其日后成熟与完善,相信未来势必会取代传统专业培养模式。但是无论大类培养还是专业培养,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教学系统稳定良性运转的基础,应作为高等院校的工作重心,加强相关建设与完善。

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面对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各高等院校逐步认识到了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异特性,并在不断地摸索实践中逐步完善,广泛地推广开来。但客观维度上讲,其发展历史并不长,其中尚存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优化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更新思想观念

思想观念作为行为实践的先导,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首要前提和基础。在具体的践行中,高等院校应强化对教育基础性和通识性的认知,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在思想上突破“工具理性”的束缚。所谓的“工具理性”,即是指仅仅关注过程的可操作性,追求最大化功利效果,却忽视人文性及精神价值。这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具体表现是重视物化指标、轻视精神因素,重视科研发展、轻视教学建设,某种程度上又落入了传统应试教育的老套,限制了学生个性、创新发展。人才大类培养着重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对教师既有教学思想产生了冲击。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较大张力的整合,势必对部分教师的既得利益带来了冲击,要求其力争思想创新,不断寻求知识结构的创新与调整,可能会触发一些教师的不满甚至抵抗情绪。对此,高等院校应重视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培训教研工作,及时更新他们的思想理念,积极渗透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人本教育以及个性教育等,紧密关注教育行业发展动态,邀请学术界专家广泛参与,不断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为大类人才培养奠定扎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同时,对于教师个人而言,亦需加强自我学习,以适应大类培养要求。

(二)优化专业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大类培养是对专业培养优化创新的过程,在学生接受一到两年的通识教育之后,逐步进入专业学习阶段,此时要求高等院校做好专业建设系列工作。宏观维度上分析,专业建设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全局性的基础建设,对于实现教育人才目标,保证教学工作质量关系甚大。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态势下,生源数量急剧增长,部分院校为了吸引生源,不顾原有教学资源情况,盲目设置热门专业,并扩大招生,导致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继而影响了教学质量。事实上,大类培养只是对专业培养的一种优化,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并非意味着应该轻视甚至放弃专业教育。因此,高等院校应转变大类培养错误观念,综合考虑自身教学资源实际,依据社会经济变化需求,调整专业学科结构,不断扩大选修课范围,强调文理渗透、理工结合,丰满学生知识视界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其专业发展。目前高等院校普遍存在专业布局欠缺科学、规范的问题。对此,高等院校应重新优化专业布局,突出自身专业教学特色,结合既有教学资源及工作情况,构建科学的招生大类,准确反映高新技术发展前沿及社会经济结构变化需求,最大限度地推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完善课程设置

区别于专业培养,大类培养并未在学生入学后设置专业区分,一二年级学习通识课程,高年级逐步进入专业领域学科,因此对高等院校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而言,部分高等院校实施大类培养还是相较稳妥的,但大多数高校并未进行资源整合,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较少甚至空白,教材素材落后,仍是对应单一专业教学的版本,未能體现出学科间、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只是形式上的课程删减或叠加,相应的教学效果不佳。课程建设作为整个教学计划实施的核心,应注重现代化、基础化,全面覆盖各个层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结构及课程体系,最终实现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已经实行大类培养高等院校的经验表明,“平台+模块”课程设置效果较佳,即以共同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以及专业基础课组建的关联递进必修课为平台,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原则,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分流培养,保证学生全面发展,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路径。另外,在课程内容的择取上,要注重对其深度、广度、时代性、科学性以及前后衔接等各方面的考察,强调基础与专业相结合,整合素材资源,优化其中内涵结构,从宏观上判断社会需求走向,进而作出及时的调整与优化。

(四)加强教学管理

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下,班级、课表、教师自成一体,相互间的关联甚少,封闭独立运行状态,虽具有很强的操作简便性,但其中亦存在逐步弊端。过于刚性的管理结构,其本身缺乏选择性、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自由,不利于学生创新发展。大类培养模式下,高等院校应重视教学管理方式优化创新,坚持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以往以管理者为本位、以教学控制为中心的制度规范,落实以生为本原则,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具体而言,学分制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水平及毕业标准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学生更加自由地选择课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体现了人本性关怀。在此方面,可充分借鉴上海大学经验,实行弹性学制和选课制,建立灵活多变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进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大类培养实施还会造成严重的学生管理脱节现象,尤其是大二或大三专业分流之后,学生可能会奔向不同的去处,导致一定程度的管理困难,需要建立健全的导师制度。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应全面审核其综合素质表现,选择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品德高尚的教师任职,并分派到各个班级。尤其要讲解高等院校大类培养相关政策,包括选课制度、教学计划、毕业要求等,并根据学生个性差异,给予其专业选择、职业设计等方面的指导,通过言传身教,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治学态度。

结语:总而言之,大类培养势将发展为社会主流,是高等教育模式创新的重点方向。同时通过上文对专业培养与大类培养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素质教育环境背景下,大类培养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其本身起步较晚,未能形成完善的体系。因此,作者希望学术界的大家持续关注大类培养研究,客观分析其内涵及价值,结合高等院校教育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的实践举措,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用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盛暑寒]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优化策略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