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峰
摘要:近十年来,“青马工程”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实践环节创新性、持续性及实效性不足,教学方式单一,课程内容偏业务化和偏娱乐化,吸引力和辐射力不足等问题。本文联系广东工业大学开展“青马工程”的实践,在思想政治育方法论视域中找寻“青马工程”质量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青马工程”;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1-0054-02
在共青团中央2007年发布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青马工程”,即“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就是各级共青团组织“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使他们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的伟大工程。从此看出,“青马工程”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马克思主义者,这不仅仅是让青年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更是促使其树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将这种信念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中,这种理想信念的教育,本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要遵循人的思想转变的内在规律。
一、高校“青马工程”质量的提升需要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高校“青马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2007年至今,高校“青马工程”开展以来受到了以下一些问题的冲击:第一,互联网时代多元价值观的出现,有些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理解,有些更是直接反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这必然会使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受到一定的影响;第二,“青马工程”实践环节创新性、持续性及实效性不足,实践环节没有新意,缺乏吸引力,大多沦为一种形式;第三,教学方式单一,一些高校在“青马工程”的教学中简单地采用“我讲你听”的方式,不容易引起青年学生的兴趣;第四,“青马工程”的课程内容偏业务化和偏娱乐化;第五,“青马工程”吸引力和辐射力不足。
2.高校“青马工程”质量提升可借鉴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前面提到,“青马工程”本质是对青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工程,这就决定了这一工程必须要遵循理想信念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人的理想信念形成和发展经历着“知”(认知)、“情”(感情)、“信”(信念)、“意”(意志)、“行”(行为)五个方面的循环反复,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只能依照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来解决“青马工程”理想信念塑造的问题,只能使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去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第一,理论灌输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形象灌输和启发灌输的方式,通过讲述身边人真实的故事,去启发和感染受教育者;可以采用微信、微博等大众媒介,通过视频、动漫等多种形式在网络上进行理论和思想的灌输。第二,实践教育的方法。理想信念的塑造,关键在于“行”,也就是实践。在“青马工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学员参加志愿服务、基层锻炼、对外交流、参观考察、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的实践教育。第三,榜样示范的方法。我们既可以用正面的榜样进行示范教育,也可以用反面的典型作警醒教育。我们的典型可以来自身边真实的人或事,也可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掘先进典型,弘扬“中国精神”。第四,情感教育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不是枯燥的理论,而应该是鲜活的实践,要在培养青年学生的过程中注入对我们国家的情感,才能激发起教育对象的共鸣。第五,激励教育的方法。激励教育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如目标激励、强化激励、奖励激励和信任激励等。“青马工程”可以完善其激励机制,用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来。
二、广东工业大学“青马工程”项目实践的启示
广东工业大学自2011年开始启动“青马工程”项目,在“青马”人才培养和第二课堂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广东工业大学校级层面“青马工程”的实践,为我们提升“青马工程”质量提供了实践的参考。第一,实施学分制。“青马工程”学员需修满18个学分方可结业。其中,必修课12个学分,选修课3个学分,实践课3个学分。第二,课程设置分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三个部分,必修课设“思想素质”、“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三个部分,以专题的形式集中授课;选修课主要以参加“学岛讲堂”(听讲座)的方式修课,每参加一次“学岛讲堂”可获1个学分;实践课主要以志愿服务和历奇培训的形式进行。其中,必修课和实践课的课程学习贯穿整个学年。第三,开设“青马学员之家”,为“青马工程”学员提供固定的场地,不定期组织学员以小组形式开展相关课题的研讨。第四,以“红色教育”为主线,创新实践课课程。学校多次组织学员前往毛泽东同志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辛亥革命纪念馆和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参观学习;并从学员中遴选出数十名表现优秀的学员,组建暑期实践队伍,前往革命圣地“井冈山”开展“红色教育”实践。
三、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视域提升高校“青马工程”质量的策略
1.完善理论灌输的方法。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它在理论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要创新高校“青马工程”的授课内容,要紧跟时代,突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时代性和方向性;其次,要采取灵活多样的理论教学方式,可采用交流式、座谈式、互动体验式等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如,我们可以采取访谈式的教学方式,以艺术与设计学院2016年举办的《学习井冈山精神,践行“两学一做”》专题报告会为例,会上邀请到了井冈山老红军曾志孙子石金龙同志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研究室张莉副主任到场给青年学生讲课,他们采取的就是“一问一答”的访谈式教学,随着张莉副主任的提问,石金龙同志的回答一步步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非常生动地把一位老红军的鲜明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再次,要利用新媒体打造“线上”的自我教育平台,可在校团委及各学院团委的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开设“青马工程”学习专区,开展经常性的网上学习和交流。
2.创新实践教育的方法。实践教育是贯穿“青马工程”始终的教育方法,在塑造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第一,要建立高校“青马工程”实践锻炼基地,开展持之以恒的实践教学,可成立“青马学员之家”,给“青马”学员开展课题研讨及实践交流提供固定场所;第二,要在实践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建立优秀教工(或学生)党员“一对一”的帮扶机制,以党建带团建,以“先进”带动“后进”;第三,可将红色教育实践内容放入“青马工程”实践教育中,这种红色教育实践,包括了红色展览、红色讲座、红色教育基地实践等多种形式,结合“青马工程”核心内容,一起打造青年学生的红色信仰。
3.构建“青马工程”制度保障。“青马工程”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制度保障。首先,要建立起“青马工程”学员激励的制度,这种激励既包括了内在的激励,也包含外在的激励,要给予“青马”学员足够的关心和鼓励,对表现优异的学员给予一定的表彰,同时也可以建立起优秀“青马”学员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对接机制,让优秀的学员早日入党;其次,建立“青马工程”学分制,与教务处对接,把“青马工程”设置为一门人文科学类的课程,让学员明确课程内容和考核方式并获得对应的学分;最后,建立“青馬工程”导师制,选聘一批在校内或校外有一定威望的马克思主义者担任学生导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唐锐,谭彬,郑嘉茵.“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探究——以中山大学“青马工程·中大100”计划为例[J].青年探索,2014,(2):89-92.
[4]杜兰晓,吕媛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8,(12):43-47.
[5]宁晓明.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短板及应对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3):39-40.
[6]陈爱梅,张兴海.实施“百优青马工程”开创大学生信仰教育新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4,(3/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