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武志
【摘要】现代课程理论认为,教师不应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心去理解教材,用智慧去巧用教材、拓展教材,灵活而又创造性的整合教材、处理教材、运用教材,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教材 创造性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00-01
语文教材是由作者精心编写、编者严谨挑选的一种特殊的读物,是学生开启人类知识大门的“钥匙”。小学语文教材究竟该怎样用呢?贾志敏老师在《语文课上要教语文》中也谈道:“教语文,就是教师借助课文做例子,教会学生说话,教会学生读书,教会学生写文章,切实掌握运用母语的规律。”现代课程理论认为,教师不应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应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使用教材,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准确理解教材,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础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落实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的重要凭借。教材中课文的编排、练习的设计、口语表达技能的训练,基本上都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由浅入深,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顺序设计的。教师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以准确理解教材、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为基础。
语文知识体系是分散于教材中的,而教师教学又常常是从单篇课文入手指导学生学习的。所以,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每篇课文承载的目标责任,搞清其与本单元课文在一册教材中分载的知识点的地位及内在关系,研究教材内容中的新知识和前后教材中知识的关系,发掘新知识、技能的“生长点”,以实现知识、技能的正迁移。在认真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便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在教学中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带动全面,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合理巧用教材,是創造性使用教材的关键
教师在准确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必须结合本学段课程任务、本班学生的实际,灵活使用教材,组织、指导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巧用教材”要求教师必须站在教材之上来审视教材,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使用、加工、调整教材的能力,使之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服务。无论是备课、教学预设中,还是教学过程中,“巧用教材”都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和机智。
1.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
为了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书本。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拓宽语言文字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内容、教学空间及教学方法的彻底开放,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在学生朗读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通俗易懂而又意味深长的哲理后,引导学生再读《哦!冬夜的灯光》和新闻报道《失联飞机》,找找这两篇文章是怎样描写“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学生在读文对比中会发现:同样表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主题,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体裁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样,对相同主题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突出专题特色,简化头绪,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对教学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
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学文本的顺序做适当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有助于学生理清课文结构,把握层次,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使我们的课堂更有实效。如教学《草原》教学这篇美文时,可以打破常规的教法,紧紧抓住文章结尾的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来切入教学,围绕重点“蒙汉情深”来展开教学。在课文的动态描写中深切体验“蒙汉情深”的人情美,并运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将生动的文字描述变成了更加形象、富有感情的画面,发展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进行了审美教育。
三、适度拓展教材,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表现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指的是教学中使课内向课外拓展,教材向生活拓展,语文知识向其他学科拓展。语文教学中,抓住适当时机进行必要的拓展,对填补学生认知空白,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语言积累,升华学生的情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教材拓展要来源于文本,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于文本。
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见这样的问题,文章内涵比较深奥,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这是教学的难点。当学生的认知和文本的内涵存在差距时,教师需巧妙智慧地为突破难点而拓展。这样的拓展,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难懂的内涵简单化,对具体实际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如人教版第九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学生对圆明园的了解太少,课文中介绍的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和侵略者残暴毁灭行为离学生的生活非常遥远,学生学习起来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如果能借助圆明园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先让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形象的了解,感受圆明园昔日的宏伟壮观,再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让学生感受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这样,在一幅幅图片、影片中,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记住历史。由此延伸到课外,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开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来丰富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开放式语文教学实践中,教材不应该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应该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以及生活实际,用心去理解教材,用智慧去巧用教材、拓展教材,灵活而又创造性的整合教材、处理教材、运用教材,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语文自身的魅力,逐渐进入学习语文的角色,也使语文教学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郭燕《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
[2]喻芳《名师创造性使用教材例谈》.
[3]兰芳《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