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宇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过敏性紫癜复发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治过敏性紫癜复发患儿24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正常儿童40例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患儿尿蛋白阳性及食物不耐受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食物不耐受以及病理性蛋白尿是引起儿童过敏性紫癜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食物不耐受以及病理性蛋白尿是引起儿童过敏性紫癜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注意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避免。
关键词 儿童;过敏性紫癜;复发;危险因素
临床中,过敏性紫癜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青少年、儿童为多发人群[1],对儿童过敏性紫癜复发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展开分析、研究,对患儿疾病复发预防以及临床治疗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2]。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过敏性紫癜复发患儿24例,均为症状消失后再次发生患儿,且患儿症状消失距离再次发生时间均>1个月,将该组患儿作为研究组。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5~15岁,平均(9.4±1.2)岁;关节部位出现症状患儿7例,皮疹患儿11例,消化道症状患儿6例。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4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5~14岁,平均(9.3±1.4)岁。两组儿童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较意义。
病例选取标准:所选取患儿均符合过敏性紫癜病症诊断标准[3],且为再次复发患儿。排除存在其他全身性严重器质性疾病患儿[4];排除不同意本次研究患儿。
方法:对两组儿童的一般资料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并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代人分析模型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影响患儿过敏性紫癜复发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其中,统汁对比指标中,一般资料包括两组儿童的年龄、性别以及体重指数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免疫学检查指标、血常规指标、尿蛋白、血脂以及食物耐受情况等。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Logistic回归性分析法中,通过计算比值比(OR),进行各影响因素的危险性评价。
结果
统计显示,两组儿童的血常规及尿蛋白、血脂、食物耐受情况、免疫学机制等指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在年龄、性别以及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尿蛋白阳性及食物不耐受比率分别为75.0%和83.3%,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多影响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食物不耐受以及病理性蛋白尿是引起儿童过敏性紫癜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讨论
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24例过敏性紫癜复发患儿与正常儿童各项临床检查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后显示,引起过敏性紫癜患儿病症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食物不耐受和尿蛋白阳性率。其中,食物不耐受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病症复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般情况下,食物在进人人体的消化道系统后,会与人体消化道中的氨基酸以及甘油、单糖相互作用,转化成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但是由于一些食物本身缺少相应的酶,导致其在人体消化道中无法与上述因素相互作用实现消化转化。其中,以多肽或者是其他分子形式存在的物质,在进人人体的消化肠道后,会被消化肠道当作外来物质,从而引起人体免疫反应,在机体中产生较多的特异性IgG抗体,在患儿机体变化中表现出来。此外,这些因食物不耐受产生的特异性IgG抗体,在人体内与相关的食物分子进行结合,形成一种免疫复合物,还会引发Ⅲ型变态反应,对机体循环造成影响。
临床中,在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情检查与分析中也显示,食物不耐受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具有较高发生率,其中,除食物不耐受引起的过敏性紫癜外,还存在花粉、药物以及伤口感染过敏等多种情况。此外,尿蛋白阳性成为影响过敏性紫癜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由于食物不耐受引起的免疫复合物在沉积作用下,通过补体活化反应引起炎症,导致在免疫功能正常下的尿蛋白异常性紫癜。
总之,食物不耐受以及病理性蛋白尿是引起儿童过敏性紫癜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注意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避免。
参考文献
[1]卢莉敏,崔晓.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甲基泼尼龙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8):186-187.
[2]唐雪梅.过敏性紫癜病因及免疫发病机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1):1634-1636.
[3]熊加川,田茂露,何朝霞,等.霉酚酸酯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汪医学杂志,2014,14(2):184-190.
[4]蔡華波,李永柏,赵辉,等.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法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的预后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3):23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