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萍
摘要:微课,是指通过某个单独知识点来破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常规课程相比更为微小,但教学意义深长,当前高校积极参与微课建设。文章通过对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获奖作品的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高校微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并寻求未来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微课;高校;现状;对策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06.01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06-0050-03
自2011年,“微课”概念开始在国内引起人们的关注,随后有关微课的实践、应用和研究成果逐年递增。微课,顾名思义,是微小的课堂,是指通过某个单独知识点来破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常规课程相比更为微小,又称微课程。微课一般为时长10---20分钟左右的网络视频,其内容为重要的知识点或者教学的重点。微课因其微型化、碎片化的特点,可以是大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深受高校学生的欢迎。随着近几年移动电子设备的发展,移动学习的普及,使得微课在高校学生中更受欢迎。
一、我国高校微课发展现状与案例分析
(一)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
2011年,胡铁生老师发表了《“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一文,引起了教师们对微课的关注,随后,国内对微课的研究逐渐增加。一个又一个的微课平台相继地使用和推广,一个又一个高校投入到微课建设中。特别是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外研社杯教学之星大赛(微课及翻转课堂比赛)、中国外语微课大赛等几个大型高校类微课教学比赛的隆重举办,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投入到微课的建设中。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微课建设脚步的加快,高校教师的投入使得微课的质量得以提升,但是在高校微课资源建设与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二)案例分析——以“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为例
在上述的几大中国高校微课建设大赛中,以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参与的高校最多、参与人员最多、作品最多、参赛学科最多,其参赛作品水平高,足以体现我国微课制作的较高水平。首届比赛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举行,全国性的比赛,使得微课热在高校兴起。第二届比赛于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举行,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84所高校参与比赛。第三届全国高校微课比赛已于2017年落下帷幕,但因其作品未于官网展示,因此,本研究将依托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作为案例分析,来探讨我国高校微课制作和建设的现状,分析现有的一些基本问题,并提出一些发展对策,希望有益于我国高校微课建设的发展。
1.参赛情况分析
根据“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官网的数据,通过学校选拔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参赛作品共11635件,其中学校选拔参赛作品10408件,占总参赛作品的89.5%,个人参赛作品1227件,占总参赛作品的10.5%。其中,江苏省共142所学校参赛,参赛作品共计2130件,其中1955件为学校选拔参赛作品,75件为个人参赛作品,参赛作品和参与人员数量排全国首位。其次是山东省,共107所学校参赛,参赛作品共计1817件,其中1690件为学校选拔参赛作品,127件为个人参赛作品。福建省有11所学校提交了48件参赛作品,其中45件为学校选拔参赛作品,3件为个人参赛作品;青海省有5所高校选拔35件作品参赛,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海南省均只有1所学校有选拔作品参赛,数量分别为1件和6件,无个人作品参赛。从比赛结果看,学校选拔参赛的作品有3123件进入初赛、557件进入决赛,分别占学校选拔作品总数的30.0%和0.1%;个人参赛作品有176件进入初赛、22件进入决赛,占个人参赛作品总数的14.3%和1.8%。
2.获奖作品分析
从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学校选拔的作品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项的192件微课作品中,随机抽取100件作为样本,从微课主讲教师基本情况、专业类别、参赛微课作品制作情况等进行分析。
(1)主讲教师基本情况:在100件抽样作品中,主讲教师学历分布是:博士57人、硕士36人、本科3人;主讲教师中的博士超过一半,主讲教师职称分布情况为:教授7人、副教授39人、讲师41人、助教7人、其他4人;讲师和副教授参与比赛并获奖的人数最多。
(2)专业类别情况:样本中理工类作品55件,文史类作品45件。两类作品获奖数相差不大,理工类稍高一点,但从播放次数看,理工类的播放量多于文史类。可见,理工类微课作品更受欢迎一点,其他管理学、文学和艺术学的播放量相差不大。
(3)参赛微课作品制作现状:目前,微课的制作方式被归纳为:一是视频拍摄式,采用专业摄像机、DV或者手机等工具;二是屏幕内录式,常用的软件有Camtasia Studio、Screencast、屏幕录像专家等;三是由软件合成类微课,如由PPT、Flash等软件录制或编辑合成;四是由运用以上两种或多种方式混合制作成的微课视频。分析样品发现,视频拍摄式微课53件、录屏式微课有37件、动画合成式微课有10件,而参赛作品均精心准备,没有直接从原有完整视频课例中切片剪辑成微课的方式。
学生参与情况:统计显示,教学中有多名学生作为微课学习者参与的作品共19件,完全无学生参与的作品有17件。
微課作品时长情况:在100件微课样品中,时长在5-9分钟的有14件;在10-15分钟的有82件;在16-20分钟的有4件。绝大多数作品时长控制在10-1 5分钟之间,符合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
二、我国高校微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微课制作的形式重于内容
一方面,在分析比赛作品时,我们发现部分微课内容的呈现形式过于复杂,能用PPT加讲解就能将清楚的知识点用PPT加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微课制作是精美了,但是却模糊了教学重点,微课内容太看重形式,耗费了学习者的时间。另一方面,拍摄方式过于追求复杂多变,有的微课短短十几分钟,各种动画、视频、图像和现场拍摄等,使用的道具较多,后期制作更负责,追求形式重于效果。
(二)微课的教学设计和表现形式不一
从参赛的微课作品看,作品全部在20分钟以内,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展示了完整的教学过程,采取动画、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来呈现授课内容,视觉冲击力较强,教师在教学中表现自信、讲解精彩纷呈,但是,参赛微课大都是知识理解类,很少涉及课前复习类、练习巩固类,教学类型过于单一化。也有少数作品还停留在单纯的“课堂教学录像”的形式,甚至镜头切换不流畅,在学生听课的画面上停留过久,有些微课过于体现老师的能力,忽视了学生的思考环节,这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
(三)学科分布不平衡
参赛作品分文史、理工两大类别,从获奖作品来看,有些学科受关注人群较少,或微课制作欠精良。同学科的微课各类课程分散式陈列给大众,没有形成专题化,没有建立起相应学科的微课课程体系。
(四)一些高校对于微课建设还有待加强
从第二届全国微课大賽的参赛情况看,有些高校对于微课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另外,从当前高校微课教学的应用看,在微课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各大高校仍在不断地开发新的微课资源,积极参与各类与微课相关的教学比赛和研讨会。然而,根据调查,我们发现有些高校忽略了微课的建设问题,重视数量增加的同时,对于微课质量的把控更为重要。从提交参赛的作品看,有些高校的微课质量有待提高。
(五)微课资源量大,但缺乏高效的利用平台
一方面,现阶段,我国高校微课建设处于上升期,作品数量比较多。许多高校也都建设有自己的教学平台,在平台上发布微课资源。但是,这些微课资源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系统的分类,使学习者在查找和选择微课资源时难以进行同类比较;另一方面,由于各高校的建设进度和微课质量不一,使得共享微课的机会大大减少,微课资源的整合效果不太理想。
三、高校微课建设的发展对策
(一)微课建设形式与内容并重
首先,微课的制作不能直接把课堂录制到屏幕上,而应以精美的形式吸引人,以精彩的内容留住人。内容要能利用动画、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呈现,找准风格,制作简约而不简单;其次,在微课教学内容方面,中心内容要突出,重点、难点的讲解要透彻,在设计上,应从教学目标和学习者需求方面出发,以“生”为本,围绕提高学习效果而进行。“好微课=简单的技术+充实的内容+清晰的表达。”
(二)建立学科微课,兼顾各类目标人群
为更好地建设微课,促进我国高校微课教学的发展,需要加强不同学科领域的微课资源建设,并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起一定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将不同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学习的能力。此外,我们还应当关注微课的学科平衡性,顾及一些历史学等偏冷学科,让更多感兴趣的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也让这些学科的网络课堂活跃起来。
(三)有规划地、有序地实施微课建设,提高互动交流效果
要做好微课建设,首先高校应制定规划,引导教师做好微课建设的计划,制作微课,合理规划和设计教学内容之后,学校的现代信息技术部门应给予技术支持。然后,我们应当充分利用高校自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将微课放置于网络教学平台供师生学习,并逐步将微课融入教学。在教师完成微课设计工作后,能让更多的学生使用微课并从中受益,使微课建设能够“以用促建,以用促学”。除了高校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之外,还可组建一个比较大的微课资源共享网络平台,高校教师们主要在平台上发布课程内容和学习任务,并能及时参与平台上的师生互动;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展开自学,与其他学生开展学习交流、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四、结束语
总之,微课因其“时长短、内容精、可移动化学习”而深受高校师生的欢迎。在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全国各所高校教师为我们展示了精彩的作品,让我们领略了微课的魅力。经过对此次比赛部分获奖作品的分析,让我们对微课的制作现状和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目前全国高校的微课建设如火如荼,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促进我国高校微课建设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学生,从而保证高效教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责任编辑:周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