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城市发展的根脉与记忆

2018-07-25 17:57
中华儿女 2018年14期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化人口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既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和社会存在,又是一个复杂、开放、动态的大系统。城市充分表达和释放着人类的创新理念和创造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带着它的历史与文化的痕迹,也因此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独特的气质。那么城市是如何产生的呢?

“城”和“市”

中国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上城市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世界城市起源最早的地区是中国的黄河中下游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五千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重心,从西向东,从北向南转移,后又从南向北,从东向西扩展。

在距今五千年到一万年前的原始时代,在如今称之为黄土高原腹地的黄河中游,西接甘肃、宁夏的近河和南川河一带地区,历史上并不贫瘠。在旧石器时代,那里草木茂盛、土地肥沃,我们的祖先凭借其较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在那里居住繁衍,使之成为黄帝、炎帝领导部落游牧、耕种和生活的地区。我国西北部很早就成为农业的起源地之一。西北部地区曾经是我国粟的最早种植区,蚕的最早喂养地,制陶、冶炼的最早发祥地,城市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城”和“市”是两个概念。“城”的出现早于“市”。“城”是指有防御性围墙的地方,能扼守交通要冲,防守军事据点和军事要塞。《管子·度地》记载:“内为之城,城外为郭。”《墨子·七患》记载:“城者,所以自守也。”在中国古代,“市”是商品交换之所。

公元前16世纪,商代城市反映的是奴隶制的经济文化。迄今发掘的商代城市遗址有代表性的是河南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湖北龙城等。这些古城都是奴隶制国家和地方国的都城所在。至周王朝,实行“分封诸侯”制度,又称“封邦建国”。各诸侯国都把立国和建城看作一件事,城市便成为方国的象征。农业文明在周代城市中的反映十分明显,即城市以政治中心功能为主,同时也是军事中心,而城市的经济中心地位和作用不突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城市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反映了这个时期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的功能不再是单一的政治功能、军事功能,突出地增强了城市的商业和社会文化功能。

秦代建立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行郡县制,为中国封建时代城市体系的形成确立了行政法律体制。从汉代初年休养生息,到汉代中期经济社会繁荣、文化发达进入盛期,西汉城市有一个长足的进步。在西汉长安、东汉洛阳大发展的同时,临淄、邯郸、成都等城市都已发展成为区域性较大的城市,工商业功能增强,成为汉代城市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

文明先進的一个集中体现,是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才能支撑都市的发展。据考,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京师长安有60多万人,东都洛阳有30多万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宋朝的城市,在盛唐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北宋汴京的人口达到140万,南宋临安的人口更是达到25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不管是在中国,还在全世界,超过200万人口的大都市,这都是第一次出现。同时期,欧洲的城市相对较小,当时崛起的名城威尼斯、佛罗伦萨、米兰等,人口规模不到10万人。然而,宋以后,中国城市规模大幅下降。元朝建都大都(今天的北京),人口最多时不过80多万。明清两朝,北京的人口维持在70~80万的水平。直到工业革命以后,地球上才再次出现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

城市化进程

18世纪中叶,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以及在此基础上以工厂制度取代手工场制度的经济变革。这个阶段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揭开了城市化序幕。

从历史发展看,世界城市人口从公元1世纪到18世纪,经历了1700多年,才达到2930万人,占世界总人口的3.2%。而工业革命后不到100年,即至185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比重人口比重增加为6.4%。同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50%的国家。伦敦、巴黎、维也纳、莫斯科、圣彼得堡、加尔各达、东京、芝加哥、费城、纽约等10个城市的人口均超过100万。不过,世界早期城市化进程仍较缓慢。

从1951年之后,世界城市人口由乡村越来越向城镇集中。到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上升至41%;1990年上升为46%;1998年为47%;2000年已经超过50%。主要工业国家都实现了高度的城市化。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度也在加速。亚洲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从1950年的31%提高到1980年的40%,到2000年达到51%。

中国的城市化是在人多、地少、底子薄的特殊国情下逐步推进的,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如今中国的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80年代后期,在农村经济改革的推动下,小城镇在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日显,也成为当代中国城市化的重要战略选择。

进入21世纪后,国家“十五”城镇化发展规划在强调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城镇化重要途径”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城镇化发展战略。在新时期,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将成为推进城市化的主要力量。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加速,且不光注重量的扩大,更注重质的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2014年3月发布实施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得到扎实有序推进。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末,我国城市数量已达到657个。其中,直辖市4个,副省级城市15个,地级市278个,县级市360个。

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城市化率在30%~70%期间是加速城市化的时期,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在80%左右。也就是说我国目前仍处于加快城市化的阶段。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群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空间布局体现,其发展程度决定了一个区域参与全国甚至全球竞争的能力。

目前,传统的省域经济和行政区经济逐步向城市群经济过渡,城市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2015年,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5.2%的国土面积集聚了23%的人口,创造了39.4%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城市的主体是人,是以人为中心。亚里士多德将城邦的缘由归结为人类为了完成善业,认为城邦的本质是由公民的本质决定的。随着城市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于城市的本质有了更深化的认识,文化被提升到重要位置。城市是文化的历史积淀,又是城市全面发展的动力源泉。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体,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经济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集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可见一个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源自文化,而这又深深影响着一个城市精神的构建与重塑。

城市精神在本质上是一个城市的自我文化认同,在城市本身有清晰的自我认同的同时,也深深影响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城市精神引导着人们的思维,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能鼓舞人、激励人去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城市,热爱自己的家园。因此,在城市发展的新格局中,确定自己的精神坐标已不仅仅是寻找内在的灵魂,更是探索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人文精神品格。

猜你喜欢
城市化城镇化人口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人口最少的国家
坐井观天石头国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印度人口2025年超中国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