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实践、学业成绩及其关系研究

2018-07-25 11:37张凯轩俊伟阿马努拉·依明尼亚孜汪洋程军回夏新彬胡雨彤张文太
科教导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学业成绩影响因素大学生

张凯 轩俊伟 阿马努拉·依明尼亚孜 汪洋 程军回 夏新彬 胡雨彤 张文太

摘 要 本文以新疆农业大学某专业学生为对象,研究了其支农劳动成绩、学业成绩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劳动成绩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班级水平上,学生性别、城乡和身体差异对劳动成绩和学业成绩均无显著影响;学生个人月消费水平与劳动成绩显著负相关;学生的劳动成绩和学业成绩之间没有关系,但劳动成绩较高和较低的学生,在支农劳动后学业成绩有所进步。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发挥劳动教育对学生学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业成绩 支农劳动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5.074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d the labor practice,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of students in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the class leve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ender,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physical difference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students' labor performanc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The students' monthly consumption had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labor performance. There wa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labor performanc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but the students with higher and lower labor performance showed an increased academic achievement after the labor practic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use labor education to promote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the class management.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 academic achievement; labor practice; impact factor

0 引言

学业成绩,即学习课业的成效,是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测评指标之一,是教育界研究的热点。大学生学业成绩主要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影响,其中智力因素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注意力和想像力,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通过影响认识过程的起始动、定向、引导、调节和强化等过程,对学业成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1]

关于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出身和家庭环境,主要包括性别差异、成长地或经济条件差异、[2, 3]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学生干部[4]等;心理需求和动机,主要包括发展需求、交往需求和安全需求、[5]心理资本和成就目标定向、[6]学业情绪、[7]主动性人格和学业效能感、[8]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效能感等;[1]自我管理,包括学业目标规划、[2, 9]学习策略、[10]学习动机和自我控制(时间与行动管理)、[11]学习自律、学习意志、学习效能感[1, 8]等;外界环境影响,包括教师关注、学校管理、师生关系、[12]感恩教育[13]等。而对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很少。

在影响大学生学业成绩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劳动教育和实践有着重要作用。劳动教育和实践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重要环节,旨在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的起源、劳动价值内涵、劳动与社会发展关系,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14]养成劳动习惯,树立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加速思想的社会化、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15]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劳动教育和实践在大学生教育中逐渐被边缘化、功利化、片面化。[16]根据某高校对800 名不同专业的学生关于劳动问题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3.6%的人认为“没有必要”,34%的人认为“是一种额外负担,能免就免”,22%的人“根本不想参加”。 [17]究其原因包括: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大学生价值观判断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功利化,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冲击和侵蚀,轻视体力劳动;[18-22]学校劳动教育和实践的缺失和扭曲。刘占柱和张莉[23]通过检索文章发现劳动教育相关文章极少,意味着劳动在高校中所处的地位很低,有些学校不开或应付;应试教育的导向也使大学生很少参加必要的劳动;还有就是劳动和实践劳动教育的本义遭到扭曲,成为学校获得经济利益的工具、惩罚的手段以及规训的方式;[24]家庭教育的问题,现在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出于自己的经历和心疼孩子的角度,尽量不让孩子从事体力劳动,特别是工农业劳动。

因此,本文拟研究新疆农业大学某專业学生农业劳动实践、学业成绩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劳动实践与大学生学业成绩和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班级水平上的劳动实践和学业管理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支农劳动是新疆地区中小学及高等院校开展的特色劳动教育和实践活动,主要以摘棉花、摘辣椒、摘葡萄、摘啤酒花等农业活动为主。本研究对象为新疆农业大学某专业学生,班级总人数25人,男生13人,女生12人,因病或其他情况不能参加支农劳动人数3人(男2人,女1人),共22人参加了本地支农劳动。本次支农劳动任务是摘辣椒,地点在新疆某兵团农田,时间共计18天,2017年9月18日至10月5日;由于最后一天只劳动半天,另外半天时间收拾行李,故不再此次统计范围。学院统一安排交通、住宿、餐饮,承担安全和疾病防治工作,学生工作负责人领导支农劳动班级班主任共同开展工作。辣椒地是一膜两行的种植模式,为方便统计,本次支农劳动成绩以所摘辣椒地的长度计量。每个学生学业成绩的计算采用:[∑(学分壮杉?]/[∑(学分00)],成绩为百分制,100为满分成绩,学业成绩取值为0到1。参加支农劳动学生情况见表1。

本文比较性别、城乡、身体因素和个人消费水平对劳动成绩和学业成绩的影响;结合支农劳动前的学业成绩,分析了大学生支农劳动成績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及支农劳动前后一个学期学生学业成绩的变化情况。性别和城乡差异对劳动成绩和学业成绩的影响采用t检验法进行分析,身体因素和个人消费水平对劳动成绩和学业成绩的影响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支农劳动成绩和支农前学业成绩、支农劳动成绩和支农劳动前后学业成绩的变化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统计分析所使用软件为SPSS 16.0(SPSS Inc.,Chicago,IL,USA)。

2 结果与分析

2.1 劳动成绩

学生的劳动成绩随时间表现出升高-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最初3天,平均劳动成绩有明显增加,主要由学生劳动技能的熟练和进步导致;第3天至第14天,平均劳动成绩明显下降,主要是因为学生身体逐渐疲惫导致;最后3天平均劳动成绩有所回升,这可能与支农劳动即将结束,学生心情好转有关。

学生劳动成绩可能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性别、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等。本文分析了性别、城乡、身高、体重和个人月消费因素对劳动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男生的平均成绩略高于女生,农村学生的劳动成绩略高于乡镇和城市,但差异均不显著;身高、体重等身体因素对劳动成绩无显著影响;个人月消费与劳动成绩呈显著负相关(p<0.05)。

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如下:(1)男生在体力生占有优势,农村学生平时生活中从事体力劳动较多,所以男生和农村学生的劳动成绩稍高;(2)消费较高的同学家庭情况通常较好,个人更注重享受生活,在支农劳动这种特别艰苦活动中,吃苦耐劳精神稍有不足,劳动成绩比较低;(3)消费较高的同学在支农劳动中买水和零食的频次更高,影响了劳动成绩(见图2)。

2.2 学业成绩

研究了性别、城乡差异和个人月消费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女生的学业成绩略高于男生,农村学生的学业成绩略高于乡镇和城市学生,个人月消费较低的同学的成绩略高于月消费较高的同学,但差异均不显著。这与许多大样本研究的结果有所差异,[3]可能是因为样本量较小导致。但是,该结果也说明在班级水平上,性别、城乡差异对学生学业成绩无显著影响,在班级水平的管理上,不应过分强调性别和城乡差别的影响(见图3)。

2.3 劳动成绩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对该专业学生劳动成绩与学业成绩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劳动成绩与学业成绩(摘辣椒前)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表明学生的劳动成绩与学业成绩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但是,学生学业成绩在摘辣椒前后的变化与劳动成绩呈二次曲线关系,即劳动成绩较高和较低的学生,在摘辣椒后学业成绩有所进步,而劳动成绩中等的学生,在摘辣椒后学业成绩不变或有所退步。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劳动成绩较差的学生,通过支农劳动后,认识到体力劳动的艰苦,促进其努力学习,将来谋求更好的职业;而劳动成绩较好的学生,在支农劳动中收到表扬和鼓励,导致其在随后的学习中更加自信和努力(图4)。

3 结论与建议

综上可见,在班级水平上,性别、城乡和身体差异对学生劳动成绩和学业成绩无显著影响,学生个人月消费情况与劳动成绩显著负相关;学生的劳动成绩和学业成绩之间没有关系,但劳动成绩较高和较低的学生,在支农劳动后学业成绩有所进步,而劳动成绩中等的学生,在摘辣椒后学业成绩不变或有所退步。

因此,在班级的管理中需要注意:(1)不应过分强调学生性别、城乡和身体差异对学业成绩的影响;(2)要引导学生的消费习惯,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3)要发挥劳动教育对劳动能力较强和较弱学生的学业促进作用,同时考虑用其它方法激发劳动能力中等学生的学业进步。

参考文献

[1] 文鸿莹.影响大学生学业成绩的非智力因素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96-104.

[2] 陈乐.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学习差异分析——基于上海四所研究型大学的调查数据[J].大学(研究版),2017(4):47-57,46.

[3] 李宪印,杨娜,刘钟毓.大学生学业成就的构成因素及其实证研究——以地方普通高等学校为例[J].教育研究,2016(10):78-86.

[4] 陈权.大学生情绪智力、成就动机及学业成绩量化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7(4):78-81.

[5] 黄萍.大学生心理需求结构、自我管理能力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J].高校辅导员,2016(2):76-79.

[6] 王雁飞,李云健,黄悦新.大学生心理资本、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1 (6):128-136,148.

[7] 赵淑媛,蔡太生,陈志坚.大学生学业情绪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3):398-400.

[8] 王伟,雷雳,王兴超.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5):579-586.

[9] 汪小布.大学生学业规划与学习绩效相关性研究——基于学生投入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6(8):67-73.

[10] 陈晓惠,葛明贵,谢莹.大学生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及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47-50.

[11] 史雅静,张灵聪,郝兴昌.大学生自我决定学习动机对学业成就的影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18-124.

[12] 陈坤华,谭千保,刘成伟.大学生学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9(3):76-78,110.

[13] 蔡蓓,杨帆,高静.感恩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学业复原力的中介作用[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2):85-87,84.

[14] 李生,黄东桂,李悉娴.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及理论依据[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6):104-107.

[15] 邹懿.大学生的劳动教育[J].咸宁师专学报,1990(3):6-10.

[16] 才忠喜.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5):37-38.

[17] 杨顺清.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反思与对策[J].云南高教研究,1999(4):33-35.

[18] 杜启文.当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6(1):55-58.

[19] 郝玉梅.大学生劳动价值观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5):98-101.

[20] 田沐荣,刘飞.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勤工助学活动视角浅谈“95后”大学生劳动观念的缺失[J].价值工程,2017(20):151-153.

[21] 姚和平,崔启.新时期大学生劳动教育问题探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S1):114-117.

[22] 余立人,何婉文.当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现状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6):222,248.

[23] 刘占柱,张莉.大学生劳动课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27):190-191.

[24] 韦汉吉.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强化[J].传承,2015(4):66-67.

猜你喜欢
学业成绩影响因素大学生
浅谈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养方式
学习策略、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