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颖
摘要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方法:收治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8例。其中全身麻醉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64),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作为观察组(P-64)。结果:观察组术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镇痛效果更佳,且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效果更佳。
关键词 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髋关节置换术
目前对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有效麻醉方法尚无明确的报告[1]。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28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8例,其中全身麻醉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64),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64)。对照组男34例,女30例;年龄49~72岁,平均(62.73±4.96)岁。观察组男33例,女31例;年龄50~76岁,平均(63.12±5.03)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性别组成、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在进人手术室后,给氧并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液及长托宁(o.1 mg/kg)。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血压、血氧饱和度等。①对照组:患者给予全麻诱导药,芬太尼2-3μg/kg,咪达唑仑o.1 mg/kg,依托咪酯0.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术中麻醉维持,通过全凭静脉微量泵注入丙泊酚4~6 mg/(kg·h),瑞芬太尼0.1~0.5μg(kg·h);术毕停止给药,待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后,给予氟马西尼0.01 mg/kg,待患者满足拔管条件后,拔出气管导管[2]。②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取左侧卧位,以L3-4间隙为穿刺点应用AS-E/S型16号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针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以0.2 mL/s的速度向蛛网膜下间隙注入0.75%罗哌卡因2 mL+10%葡萄糖注射液1mL。术中根据病情酌情增减麻药,若基础血压下降> 20%给予麻黄碱15mg并加快输液速度;若心率< 60次/mm则给予阿托品0.5 mg。
观察指标:①围手术期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T1期(麻醉后5 min)、T2期(麻醉后30 min)以及T3期(手术结束)时的心率、血壓、sp02。并记录患者术后清醒时间。②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以及镇痛指数评分标准采用视觉评分法。满分10分,分数越高,患者满意度越高。0分表示非常不满意,5分表示一般,10分表示非常满意。③镇痛指数评分:患者镇痛指数评分标准采用视觉评分法。满分10分,分数越高,镇痛效果越好。0分表示剧痛,5分表示一般疼痛,可忍耐,10分表示无感。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完成对两组数据的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对患者手术前后资料进行t检验联合X2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顺利、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观察组手术后清醒时间(5.13±2.Ol)min,短于对照组的(9.64±4.5 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围手术期各指标,见表1。
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用药剂量和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手术后镇痛效果更佳,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①预先进行扩容处理;②可以使局麻药的实际用量明显减少,使注药速度得到有效控制;③对麻醉平面进行有效控制。在麻醉过程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要时刻保证患肢在下侧,推注的实际速度尽量缓慢,以便麻醉剂能够更好地在体内扩散。可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拔管前后血压升高及心率增快,减少心血管反应。
原因:①全麻不能阻断交感神经传导手术刺激,但影响了下丘脑、边缘系统、大脑皮层等对大脑皮层的投射反应,导致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增加NE、E的分泌。②腰硬联合麻醉妨碍了手术区域的伤害性刺激,使交感神经传导通路不能传人低级交感中枢,也阻碍了交感传出神经,导致神经末梢释放的NE减少。
综上所述,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高效可靠,患者满意度高,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殷福香.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J].寻医问药,2013,18(1):1672-2523.
[2]岳永猛,陈力,熊陈.等.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2(22):100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