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传播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汇互补

2018-07-25 10:58由培远
活力 2018年10期
关键词:健康传播

由培远

[摘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养生类”节目越来越受到电视观众的关注,数量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媒体环境也在变化,信息的传播再也不是线性的了,传统媒体遇到了瓶颈。在新的融媒体环境下,如何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汇互补,让健康传播更有效、更有公信力,是当前健康传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养生节目;健康传播;问题与途径

据统计,目前全社会有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可谓前所未有的迫切。而电视作为传统媒体之一,势必要迎合大众的需要,为人们的健康需要寻找良方。健康传播就是把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百姓的健康知识,来提高人们整体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

一、电视媒体“养生类”健康传播的现状

近年来,一大批“养生类”节目脱颖而出,从央视的《健康之路》到北京卫视的《养生堂》,到省级地方媒体的大量医疗节目。可以说观众的选择越来越多。就拿黑龙江来说,省级电视、广播媒体中,“养生类”节目就达七个,再加上各地市媒体,“养生类”节目甚至出现了供大于求、难以选择的情况。

二、健康传播面临的问题

开办节目的初衷变了。“养生类”节目开办的初衷是向观众传播健康知识,而随着市场化竞争、广告压力、节目同质化等缘故,很多栏目“变味了”,节目理念从全心全意为观众服务。变化到追求收视、追求收入。追求收视率表现在,有的节目将原本严肃认真的话题,通过人为手段添加了很多个性化因素,把健康类节目“娱乐化”,变成某个医生的真人秀了,整场节目看下来,观众并没有记住多少健康知識,反而对嘉宾的“表演”印象颇深:道具不再是为了更好地讲解专业知识,而是为了博眼球;嘉宾的语言也从专业严谨变得搞笑甚至是怪诞。追求收入表现在:个别节目不考虑合作单位是否有资质、不顾及节目中植入的广告是否真实、推荐的药品和保健品是否适用于多数人,一味地考虑节目创收;还有一些媒体对节目嘉宾的门槛过低,一些不入流的小诊所也登上了大雅之堂。

电视媒体中的“不健康传播”。近几年,“养生类”节目娱乐化、商业化越来越严重。所谓的一些“中医名家”,其中不乏个别未经国家相关部门认证的“专家”,利用媒体和网络胡作非为,比如2017年被曝光的“中华中医医学会风湿分会委员刘洪斌”,三年间以九个身份活跃在全国多个地方卫视的“专家”,以北大专家、祖传老中医等身份推销药品和保健品,夸大宣传、虚假宣传,屡次被罚后又屡次解禁。诸如此类事件绝不止一例,这充分说明监管问题。而对于新媒体来说,更加缺乏传统媒体具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一些网络媒体打着“健康传播”的宣传。以点击量、电话量、销售量等为目标,扭曲了健康传播的公共服务属性。

隔靴搔痒式的健康信息传播。在很多人看来,医疗行业是一块“大蛋糕”,资源多、市场大、需求大、利润大,近年来节目同质化非常严重。那么,节目究竟能帮助大家解决什么问题呢?下面是一期亚健康人群如何养生的节目,嘉宾推荐了一种自制健脾茶—荷叶3克,茯苓5克。生山楂3克,生薏米5克,淮山药3克,料方看起来比较系统,可作为观众,他们并不了解这些食材。在现实生活中操作非常不方便。一旦对食材的选择稍有不慎,就达不到预定的养生效果。另外,像医生推荐的种种方子,并不适合每一个人。有些人喝了管用,有些人喝了毫无效果。还有些人喝了会有反作用,比如,对中药过敏的患者等等。

三、电视媒体应如何“健康传播”

打破传统形式,融合网络互动。传统的“养生类”节目多为录播的访谈式节目,然而如今媒体环境发生变化,网络逐渐成为中青年甚至部分中老年人依赖的工具,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的健康传播应该和传统媒体良性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传统媒体的优势是权威性和公信力,和新媒体融合后。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新媒体在观众和网友心中的地位。而新媒体的优势是更加方便、快捷、灵活,健康传播不再局限于电视的固定时间,而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健康知识。例如,采用电视和网络同步直播的形式,可以在节目中加入互动,比如,观众和网友可以边看节目边提问,通过网络App上留言,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图片、发语音,实时与嘉宾、主持人视频聊天,嘉宾在节目中实时解答。这样一来,观众和网友的问题得到了更准确、更具体的系统解答,因为嘉宾的每一次解答都是针对具体的某一位观众,就像在诊所出诊一样。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养生类”节目中最重要的传播者,就是主持人和嘉宾。主持人不是专业的医护人员,他们必须学习相关的医学知识,这样才不至于在节目中表现得“外行”。同时,节目组必须审核嘉宾的资质,比如,嘉宾至少要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资质、并且来自三甲医院。另外,节目组要和嘉宾充分沟通,对于带有商业性、娱乐性的表述,一律杜绝。

严格把关。因为节目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节目的审核一方面要达到电视播出标准,另一方面还要经得起医学的推敲。因此,必须由卫生监督部门严格把关。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主动监督,发挥主导作用。尤其对于新媒体。更要加大健康类网络媒体的审核力度。加大监播力度,加大处罚力度等等。

四、结语

新媒体发展迅猛,健康传播重在服务,只有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融合为载体,以和观众互动的方式呈现,才能让“养生类”节目更好地传播健康,以多元传播方式的共同作用促进公众健康的提升。用最科学的方法传播、最真诚的方式服务,健康传播将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改变我们的生活。

猜你喜欢
健康传播
对马拉松运动“媒体奇观”现象的探析
医院健康传播引入微信公众平台的措施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健康传播问题探析
社会认知理论视角下的社交媒体健康信息传播研究
社会认知理论视角下的社交媒体健康信息传播研究
浅析自媒体时代我国健康传播的发展
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应用探究
基于实践视角的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新探
《燕赵都市报》做好健康类新闻的认识与实践
新疆乡镇居民健康信息传播类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