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宝娜 佘美萱 赵建华
摘要:通过分析广州天河区珠村岭南水乡元素及乞巧节事艺术元素,研究珠村具有传统地域文化特征的点、线、面公共空间形态。提出结合珠村乞巧文化的公共空间艺术展示方式,以微展示、序列性展示、城市画布等手法,融合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艺术性和可参与性,为珠村乞巧节事空间艺术形态的表达和乞巧文化展示设计提供参考。
关健词:公共艺术;节事空间;乞巧文化;珠村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引言
广州珠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是一个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1]。珠村至今保存有数千平方米的历史建筑群,包括北帝庙、潘文治故居、潘氏宗祠等。村内传统文化活动丰富,除舞狮、龙舟等广府民俗活动外,还有久负盛名的乞巧文化。
乞巧文化作为特殊的民俗文化,承载着特定地方的民间文化信仰。乞巧节是岭南传统民俗节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珠村自古便有乞巧风俗,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珠村的巧手们纷纷制作精致的手工作品并举办一系列乞巧活动来进行祈福。由于历史原因,乞巧活动曾一度停寂,1998年由村民自发恢复举办。2005年,珠村举办了第一届广州乞巧文化节,自此开始,乞巧节事由自发的民间活动发展成为一场城市的盛会,至今已连续举办13届,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口碑效应。乞巧文化不仅成为广州传统文化一张响亮的名片,珠村更被誉为“中国乞巧第一村”[2]。
笔者在调研珠村村容村貌、体验乞巧风物、七夕嘉年华等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开展调研问卷调查。经过两轮实地调研分析,发现珠村具有丰富的传统民俗资源,由民俗活动复苏而形成具有展现民俗艺术的节事空间。但民俗艺术展示如何与传统村落及节事空间的结合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村落节事活动空间标识系统模糊,村落整体空间缺乏传统民俗艺术形象展示以及大型公共艺术活动策划等。本文尝试利用公共艺术手段解决传统节事文化在村落空间中的展示和传播,以期探讨公共艺术在村落节事空间的应用方式与方法。
1 珠村乞巧节的公共艺术元素提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3]。乞巧文化的物质载体包括乞巧活动空间、乞巧活动形式、乞巧用品等方面,乞巧精神文化体现在人们对美好生活、姻缘的向往。每逢乞巧节,珠村会举行为期一周的节庆活动,包括“摆七娘”“拜七娘”“送七娘”“赛巧会”等。其中以“摆七娘”为主,即在供案上展示巧男巧女们制作的精巧手工艺品如珠花、斋塔、公仔等以祈求美好生活,这是珠村乞巧节区别于国内其他地域乞巧节最鲜明的特色。本文从珠村乞巧文化的物质载体角度出发,对珠村岭南水乡特征的村落空间和乞巧文化艺术作品进行探讨,通过归纳、提炼、变形等手法,将其村落空间岭南水乡典型特征及乞巧节事文化艺术特征提取为设计元素,进而转变为公共艺术设计表现的具体可视符号。
1.1 岭南水乡元素
岭南水乡通常以水系与村落相互环绕的空间形态出现。珠村村落肌理为典型的岭南水乡特征,整体布局为向心性格局,水系、村落相互环绕的空间形态充分体现出岭南传统聚落的生态智慧。在对珠村岭南水乡传统元素提取的基础上(表1),将珠村乞巧节事展示空间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根据往年乞巧文化节节事活动分布情况截取重点展示片段(图1),其中珠村牌坊、乞巧苑、七夕文化广场、珠村孖塘、明德堂等为主要面状展示空间,承载乞巧主题活动及标志性节点空间展示;以珠村东环路、文华大街、南门大街等为主要线状展示空间,承载乞巧文化叙事性及传统历史风貌展示,并以此来贯穿潘文治故居、百年古树、北古帝庙、三间铺头等点状展示空间。
珠村传统建筑中的镬耳墙、人字山墙、龙船脊、白色夔龙卷草纹等建筑装饰元素,以及建筑肌理呈现出的黑灰色系,将成为珠村整体村容村貌艺术形态特征改善的基本依据。
珠村建筑形态特征以传统民居及宗祠、古庙建筑为主,采用梳式布局。造型多表现为广府建筑,镬耳墙、人字山墙、龙船脊为主要造型元素,例如珠村潘氏宗祠、元德陈公祠、良潘公祠等。建筑装饰以岭南传统的“三雕两塑”和彩绘为主,“三雕两塑”是岭南建筑独特的装饰艺术形式,表现为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其装饰内容多以岭南地区常见的瓜果、吉祥图案、图腾崇拜、神话故事等为主,例如珠村北帝庙、梅隐潘公祠、国斯潘公祠等。村落传统色彩是基于对池塘、水系、祠堂和古树等元素加以分析,对传统建筑、装饰图案进行提炼,主要表现为黑灰色系。
1.2 乞巧节事供品
乞巧节事根据乞巧活動主题分为“摆七娘”“拜七娘”“送七娘”等,不同主题内容供品形式不同,主要以珠花类手工艺品、水果、器皿、人物、建筑等呈现。以材质、形态、色彩三个方面进行传统艺术元素提取(图2)。
传统手工艺材质是节庆习俗中常用的食材和服饰类材料,例如各种谷物、水果、珠片、珠花、丝网、毛线等。乞巧节事供品以传统供品、花卉、水果、传统人物、建筑等形式为主。供品色彩以食材类的中灰度色彩、水果花卉类高亮度色彩以及传统民俗和戏剧的高彩度色彩为主要色系(表2)。
珠村乞巧节事供品艺术形态丰富、种类繁多,以公众认知度为提炼依据,选取传统珠花、米花、斋塔、香烛、鹊桥等作为公共艺术创作基本元素。例如芝麻香烛造型通过归纳、提炼、变形的手法创作为户外灯具的形式;鹊桥中鸟鹊造型通过平面化手法创作为地面导引符号等。乞巧节事中民俗色彩表现突出,选取传统民俗高彩度色系为公共艺术创作的主题色,例如大红色、明黄色、橘黄色、黑色、绿色、白色等。
2 公共艺术在珠村乞巧节事空间的应用
2.1 设计策略
从特定的民俗文化和地域传统节事活动中提取设计元素,并结合当代艺术形式予以展现,既体现时代文化艺术特征又延续传统文化。
1)展现岭南水乡村落空间特点。结合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突出水系、传统建筑、古树等岭南水乡的地域文化特征。通常传统节事活动的展示以祠堂等室内空间静态展示为主,通过公共艺术设计增设动态展示方式,例如序列空间展示、巡游活动展示等形式。展示路径设计结合村落空间特点,以点、线、面形态连接逐一展现。
2)展现乞巧民俗文化。提取、凝练乞巧艺术元素,以村落空间为展示场地,打造“乞巧户外艺术馆”。
3)策划公共艺术活动。乞巧艺术户外常态化展示,参与式艺术活动,与现代艺术文化、公共生活相结合。
2.2 设计方法
根据对珠村传统村落空间的梳理,将传统建筑、水系、节事文化等元素,归纳整理为具有传统地域文化特征的点、线、面公共空间形态,结合乞巧文化艺术特征,融合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艺术性和可参与性的设计手法。由点连线,由线托面,整体塑造珠村乞巧艺术想象。
2.2.1 点空间
点空间具有分散和独立的特征。在点空间的公共艺术创作中可运用“微展示”创作理念。本文“微展示”是指在公共空间中以微小的展示面积展示公共艺术作品的小型微艺术空间。空间类型可以是宅前入户空间、街道转角空间、单一的建筑立面、单体小建筑、公共服务设施等。展示作品以体量微小、形式多样化为主,例如门、窗、灯具、标识和城市家具等。点空间不仅可有效改善公共空间艺术形态,还可大大提高公共空间利用率。
珠村“点”状微展示空间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村内散落的各类传统建筑,例如宗祠、古庙、古树等;第二类是将珠村参与乞巧活动的“巧娘”“巧叔”们看作艺术表现的自由“点”,民俗艺术家提供自创的户外展示平台,如宅门户前设计一个小型微艺术空间,可以是一扇门、一扇窗,甚至一盏灯都是点状微展示空间。
作品展示于自家门户外,提升了民俗艺术家的自豪感,也使该作品成为游览活动的一条线索。例如开展以“遇见乞巧”为主题的村落游览活动,参与者以“发现乞巧”为兴趣点找寻传统建筑,或寻访民俗艺术家,通过门户外的“乞巧艺术”标识来判断,有机会进一步与艺术家交流。民俗艺术家也可以借此开设家庭艺术坊来传授、分享手工艺创作,活化传统艺术的传承。目前珠村乞巧手工艺传承人主要是珠村村民和部分租住者,调查发现大部分访客有兴趣深入了解和学习这一传统文化。珠村乞巧节每年会吸引数十万游客访问,但大多数人成为匆匆过客,摆放的供品是成品,节日期间的手工艺现场展示也是短暂而片段化的。而民俗艺术家的家庭工作坊可以长期系统化地传授手工艺制作技艺,甚至可让访客提前加入供品制作中,具有更高的可参与性。
点空间的视觉表现需具有较强的张力和突出性,色彩设计适宜采用高明度、高彩度设计。第一类传统建筑的色彩设计,可在保护的基础上撷取传统建筑的黑灰色系作为整体视觉形象。第二类微展示的门户设计,可采用在乞巧节事供品中提取的传统民俗色彩(以大红大绿等高彩度色系为主):大红色、明黄色、橘黄色、黑色、绿色、白色等为创作基础。
点空间的公共艺术设计,是在村落原有肌理独特的空间节点基础上结合微小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形式,目的为在村落整体的框架下把传统建筑、民俗艺术家微展示视为单件独立艺术品,整个村落则形成一个开放的户外美术馆和乞巧民俗博物馆。
2.2.2 线空间
线空间是指水系沿岸及沿街立面、传统街巷空间。珠村的线状空间是指珠村东环路、文华大街、南门大街和沿珠村孖塘周边等场地。
线具有导向性,根据乞巧文化节巡游路线及具备传统街巷立面展示的线型空间分布,选择在珠村东环路、珠村东横路一带进行公共艺术作品创作。创作手法以叙事为主,以线型空间为载体,讲述传统乞巧文化典故。例如借鉴乞巧文化中的爱情主题,将传统乞巧节事供品“鹊桥”用多媒体光纤艺术的手法虚拟,加上灯光装置形成视觉上具有导向性的“桥”引导人们在各景点或观赏点汇合,行走的过程既可观赏、体验乞巧文化,也可成为故事中的一部分。
线型空间公共艺术设计表现为说明性展示和序列性展示。说明性展示是根据游览路线增加导向性标识,设置标识牌、地面导引、灯光导引等;序列性展示为结合乞巧文化传说故事及乞巧手工艺在重要游览路径增加相关内容的建筑立面墙绘、地面投影或灯光艺术,使路径空间变为一个叙事空间,例如沿珠村东环路的乞巧节事流程及传统故事墙绘。
线型空间导向性标识设计可以有效改善乞巧文化节中标识模糊、游览路径不明确等问题,增加节事空间可识别性。线型空间的叙事性设计,改变了乞巧文化传统的静态、以室内空间为主的展示模式,将空间与叙事结合起来,以序列空间的手法动态展示,提高珠村线型空间的游览品质,为乞巧文化增加一个四维空间的互动展示途径。
线型空间由于在视觉感知中占据面积较大、视觉影响力较强,因此其色彩设计不宜采用高明度、高彩度色系,应采用色彩调和能力强的中性色。可撷取传统建筑的黑灰色系及乞巧节事供品自然食材之色彩(以黑棕色系中的灰色系为主)——黑色、白色、米黄色、棕色、绿色等为创作基础。
线型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在村落整体的框架下,有效连接各个艺术“点”。视觉上具备引导性,与乞巧传说、七夕故事结合设置游赏路径形成序列性展示空间,具备较强观赏性。
2.2.3 面空间
面空间在本文是指具有一定活动区域和展示场地的村落公共空间,比如珠村牌坊、乞巧苑、七夕文化广场、珠村孖塘、明德堂等。由点及面整体塑造珠村户外公共艺术。面是重要的景观界面,易于形成标志性景观。借用波普艺术通俗的手法将乞巧手工艺品作为雕塑、铺装等进行展示,强化乞巧艺术形象。
“城市画布”是指以城市公共空间为载体的绘画表现形式,包括建筑立面、街道地面、空间顶面等[4]。可借鉴城市画布的手法,选取珠村孖塘周边建筑立面,七夕文化广场地面、水塘水面等作为空间载体,将灯光艺术及新媒体创作的乞巧艺术视频投影其上,墙面、地面及水面化身“画布”,改善空间视觉形象。例如珠村孖塘周边建筑整体立面以鹊桥相会为主题的墙绘创作(图3);利用传统历史建筑立面为载体新媒体投影技术展现的乞巧视觉动态艺术(图4)。
乞巧節事中最受欢迎、最典型的手工艺品可以通过提炼、变形等手法二次创作为景观雕塑形成地域标识,增加空间可识别性。例如剪纸、手工花等,地点设置在七夕文化广场、百年古树、乞巧博物馆等面状空间。在保持传统乞巧艺术视觉效果的前提下用现代材料替代传统手工艺材料,例如用着色钢板镂空替代彩纸表现乞巧剪纸艺术,用光纤材料替代布艺纤维创作灯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