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汝 敏
(淮北市第二实验小学,安徽 淮北 235000)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国家领导的执政理念是依法治国,倡导建立法治社会,因此人们的法治观念就成为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也是其他核心素养的基石。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堂教学,要以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一切从教学实际出发,坚持立德树人,制订明确目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道德的高尚和法治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正能量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2016年秋季启用的《道德与法治》教材是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部编教材,源自于中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教材的转化。单从字面转变上来看,有别于过去教材单一的品德教育,强调了在重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渗透法治观念教育,这一课程名称上的改变,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生法治观念教育的重视,更有利于提升中小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识,有利于法治社会在我国的制度建设方面确立地位。
本文就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能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1]的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构成儿童的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也为提升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后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做一些策略上的探究。
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科任教师,比其他学科更多地担负着在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等方面对小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的责任,首先自身不仅要敢于责任担当,更应该立足教学岗位,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丰富自身法治知识;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给学生以正确的品德意识、美好的社会情感等正义道德影响,并进行法治观念方面的教育。
教学过程中,一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点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同样要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每节课都要有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核心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制订教学目标时,首先要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以课标为参照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其中《教师教学用书》有对教材的整体解读,有对教材使用的整体建议,更有对教材单元内容的解读和使用建议,内容详尽,观点高屋建瓴,是部分专家深入领会《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基础之上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如此,还提供了试教学校教师们的优秀教学案例,更重要的是会给一线教学的教师们带来启发和思考,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结合本校实际进行选择、取舍和借鉴。深入钻研《教师教学用书》,以《教师教学用书》为抓手,就有了具体教学方法上的指导和教学创新的参考,这样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更有利于学段课程的衔接和课时教学具体行为的实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本中安排了大量的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绘本故事和儿歌篇幅,儿童故事和儿歌等具有生动形象、易于记忆、便于小学生接受的特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合理地把儿童故事和儿歌吟唱等引入教学中,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课堂教学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我不拖拉”这节课时,笔者对寒号鸟的故事进行了改编,通过音频的形式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听。由于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班级里鸦雀无声,把学生的做事态度和价值判断融入生动形象的儿童动画故事中,孩子们边听故事边思考原因,进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学生知道了寒号鸟最终被冻死的原因是它不能及时修筑自己过冬的窝,明白了把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明天事情推到后天,最终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在情境化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融洽,师生身心放松,孩子们分别从自己的切身体验谈感受,有理有据,入木三分,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明晰了勤奋努力、养成好的学习和劳动习惯对于实现个人理想的重要作用。在多样活动聚焦的课堂上,孩子们纯净美好的心灵中一定会埋下勤奋努力的种子。
在义务教育初始的小学阶段,孩子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处于储备和感知阶段,对于外部信息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在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亟须用正确的思想教育去滋润和引领,用明确的规则意识去约束和规范,以不断增强法治意识。
根据核心素养理论,笔者认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教育也体现在六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学生的道德认知,它包括道德觉识、价值认知、道德判断、道德决定、道德反省等方面。小学生这方面的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在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等[2]。也不能靠单纯的说教,应该是在贴近儿童实际生活的活动中培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它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1]具体可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道德与法治》课本的编写,涉及道德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良好品质的形成,最初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1],并且这种感受越充分、越细腻、越深刻,他们的道德感悟就会越到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认真发现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直接参与体验性活动,通过生动形象的感知活动,使学生领悟道德的认知和规则意识。如:在教学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声”时,就设计了走进班级、学校感知身边噪音的情境录像。具体是我用手机把平时在教室里、学校图书馆里部分学生大声喧哗的情景播放给学生看,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有的学生说:太吵了,啥也听不见!有的学生说:我看书都看不下去,心里被吵得很烦躁!师:是的,在公共场所有几个人,哪怕就一个人大声喧哗都会给别人带来不良的影响。那么我们在公共场所该怎样做呢?有的学生说:要安静,不要讲话;有的说:若是有话要说,就出去说或者说话小声点,别影响别人。通过这样的体验情境设计,有利于学生对道德的感知和规则意识的培养。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一定模拟情境,利用情境的感染和移情作用,使学生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道德认知。如在教学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这节课时,就创设了如下两个教学环节:一个环节是用截然相反的两组图片展示生活中的不同情境。第一组图片:学校美丽的花园,窗明几净的教室,整洁的楼道;第二组图片:教室里桌椅上摆放杂乱,黑板没擦,教室一角的扫帚、拖把、簸箕、纸篓堆放凌乱,到处是果皮纸屑的操场。教师巧妙地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片,通过交流感受,侧重引导学生说明理由,在孩子们充分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后,教师及时追问:“如果让我们选择,你愿意在哪组图片的环境里生活学习呢?”“我愿意在第一组图片那样的教室里学习,太漂亮了。”“我也愿意在第一组图片那样的环境里学习,那样心里肯定会很舒服”“我也是的,因为在优美整洁的环境下学习效率会提高的。”在学生有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后教师予以总结提升:“是的,整洁优美的环境,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好处,还会使人心情愉快;在脏乱、差的环境生活学习,还有损我们的健康,令我们心情不愉快。但你们知道第二组图片中的情况是谁造成的吗?”学生回答:小朋友们随手扔垃圾、不讲公共卫生、没有公德意识等。由此看来,生活情境的恰当创设,对于孩子进行道德判断、价值引领是能起到催化作用的。第二个环节是模拟实验。请两名学生选座位(在台前摆放两个座位:一个座位干净舒适;一个座位上有果皮、纸屑)。一个学生抢先选择干净的座位,另一个学生站在旁边没有坐下。师:为什么不坐下?学生:太脏了,坐不下去。师:是的呀!同学们,如果每个同学都随手乱扔果皮、纸屑,那么我们的教室还能干净吗?我们平时该怎么做呢?从而引导学生分享爱护环境、保持整洁的好点子及具体做法,为孩子们今后的日常生活习惯提供行为指导。经过这样的教学,很显然学生的道德认知得以深化,个人行为的规则意识也会不断得以提升。
道德源于生活实践,远离生活实践的道德教育是悬在空中和缺少根基的,并不能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及开花结果。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说教式的做法,以教材教学内容为衔接,利用文本绘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敢于进行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课堂上教师通过文本绘画的形式,把学生的日常生活或者社会事例再现出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再加上师生、生生间在课堂上的交流、探究,就会形成一种广泛的行为认知,起到深化和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规则认同。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吃饭有讲究”时,通过课件展示下面的图片(如图1所示),结合文本上的绘画,对文本中小姑娘家中就餐的具体做法进行评价,说一说她是个怎样的孩子?此环节的设计看似评价文本中的小姑娘,实则让学生说一说餐桌上的礼仪。用这一文本绘画的形式,使学生在绘本故事里体会教育的主题,使学生知道要尊敬长辈,渗透“长者先,幼者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学会说谢谢,懂得感恩;要讲卫生,懂礼貌;在家里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及以公共场合要遵守规则。
图1 吃饭情景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确课堂教学主体,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习性、学习动向,并准确分析,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达,实现有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