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2018-07-25 07:28程程张竣
中国安全生产 2018年6期
关键词:防灾救灾减灾

程程张竣

策划人语:

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科学地认识致灾规律,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严峻、任重道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是我们的共同奋斗目标。

2018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十个减灾防灾日,也是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纪念日。5月10日上午,第九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拉开序幕。此次论坛回顾了汶川特大地震十年来,特别是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事业的发展历程,重点围绕防灾减灾现状、体制机制建设以及宣传教育成果,系统总结了防灾减灾工作的实践经验,充分借力专家智慧库,凝聚各方智慧,深入研讨了防灾减灾的新形势、新思路和新举措,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重要论述和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省被誉为“天府之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质地貌结构,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2008年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地震给四川人民乃至整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损失。十年的灾后重建,在构建科学的防灾救灾机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值此之际,本刊记者选取了四川省泸州市、雅安市、德阳市和广元市有关防灾减灾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期为四川省其他地区乃至全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新的启迪和指引。

泸州市:增强“三大意识”加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

近年来,泸州市相继发生2012年“7·23”洪涝灾害、2015年“8·17”叙永县白腊苗族乡暴雨洪涝灾害等重特大自然灾害,风雹、干旱、低温冰冻、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频发,严重影响了泸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泸州市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做好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应急预案修订完善等相关工作,迅速掀起防灾减灾日活动高潮,努力推进救灾工作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增强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切实减轻灾害风险。

增强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切实减轻灾害风险

增强法制意识,把依法管理、规范运行的良性机制转起来

构建科学化管理体制。市、县两级全部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民政、科技、财政、农业、水利、气象、地震及驻军部队等28个部门为成员的减灾委员会,建立部门协商会议制度和资源共享制度。探索建立了灾情监测预警、灾情快速上报、灾情快速评估和应急响应快速启动等科学化工作机制。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实施全程无缝监督机制,建立法律、行政、群众、舆论四大监督体系,确保工作依法规范。

健全法制化政策体系。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减灾委指示要求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研究出台《中共泸州市委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泸州市“十三五”防灾减灾规划》《泸州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分工》《泸州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泸州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实施细则》《泸州市救灾物资储备预案》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对领导管理体制、部门协调机制、灾情统计评估、灾害应急管理和灾害应急救助实施等各方面、各环节、各点位予以明确规范,确保各项工作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建立规范化工作机制。牢固树立“民生至上”理念,立足群众实际需求,全面规范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运行机制。明确提出“四个第一时间”工作标准: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第一时间掌握报告灾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物资救援到位。做到“五个保证”:保证预警、查灾、报灾及时,保证及时制订救灾救助和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方案,保证各级福利中心、光荣院、敬老院等民政机构设施及分散供养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优抚对象、孤残儿童和流浪乞讨人员等群体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不出现问题,保证救灾款物及时到位发放,保证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到岗到位,确保灾情及时掌握上报,各种信息及时传递。

增强群防意识,把统筹协调、广泛参与的联动格局建起来

健全决策“大脑”。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一个健全的指挥决策“大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势必会先天不足。泸州市积极发挥市减灾委的组织功能,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强化减灾委员会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理念,转变重救灾轻减灾思想。依托市级专家委员会“智囊团”,为全市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政策咨询、理论指导、技术支持和科学研究。坚持每年开展调研活动、灾害信息员技能培训,每季度定期组织开展灾害研判,在特殊时期、特殊情况发生重大灾情时随时召集开展工作。

突出分管职能。充分发挥市应急办的指挥职能,编制完善各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对防灾减灾救灾实施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协调指挥,保证应急指挥、抢险救援、物资保障、生活救助、卫生防疫等工作环环相扣、有序运转,有效应对各类突发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职能职责,加强城乡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建设,全体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主动担当,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地灾防治。近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4.5515亿元,隐患点累计销号2091项,构建起一整套严密高效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普及防灾知识。2015年,泸州市在全省21个地市州中率先建成综合防灾减灾馆。减灾馆主要以灾害认识、灾害防范、灾害治理为主的公共安全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阵地,通过动漫、文字图片和应急产品等的呈现,让参观者走进灾害、认识灾害、感受灾害,增强广大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然灾害自救互救的能力。减灾馆开馆以来,先后接待了机关、企(事)业、学校,以及社会群众和学生近20万人次,为普及公共安全知识,提升了广大市民和中小学生对灾害的认识,增强了灾害风险意识,减少灾害危害发挥了重要作用。

调动社会力量。发挥社会志愿者参与救灾的救助力量,广泛宣传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先进事迹,充分激发公众自我救护潜能和向善互助意识,营造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引导全社会关注和支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近年来,泸州市红十字山地救援队、泸州山猫救援队先后自发参加了“5·12”汶川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的搜救和救援工作,为抗震救灾工作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泸州市高度重视和引导防灾减灾救灾社会组织成长,支持将其纳入各级各类社会组织服务平台予以孵化培育,建立健全具有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社会力量,定期组织社会志愿者的理论知识、专业救援技能培训,提高统筹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积极性,及时更新完善社会力量数据库,目前已有2万余人登记注册。

增强效能意识,把科学防范、综合减灾的能力水平提起来

积极更新理念。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多措并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注重科技支撑。致力于构建防灾减灾安全网,不断提升科技装备实力,推动以科技力量为支撑的现代减灾救灾新模式,加强综合防灾减灾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引进,促进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建成了高效运行的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以预防为主,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及时发布灾害信息,做好预警信息传递,健全信息获取机制,给群众留出更多的避险时间,及时做出应对处置,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夯实基层基础。在四县三区建立灾害隐患排查指挥机构,市级设总指挥协调,具体部署本辖区内灾害风险排查工作以及易灾环境综合治理,突出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工程防御。推进城乡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为载体,健全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建立防灾减灾稳定投入渠道;加强基层应急预案建设,强化应急预案演练;加强灾害应急社会动员能力建设,建立应急动员和救灾协同联动机制;加强社区灾害监测预警和灾情统计报告能力建设,切实把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置的一线关口和前沿阵地把好建强;进一步夯实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境内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

强化物资保障体系。为提升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泸州市坚持把物资储备作为备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了以市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为中心,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为基础,偏远乡镇救灾物资储备点为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按照种类齐备、突出重点、统筹调配、有序高效的应急保障管理,落实救灾物资采购和管理经费,除常规的棉被、棉衣、帐篷外,还有针对性储备折叠床、应急照明、应急电源、应急厕所等品种,能够满足3~5万名受灾群众的需求。同时,建立健全救灾物资补充、更新、轮换、调运等管理制度;完善救灾物资的采购制度,整合救灾物资储备资源,实现跨区域、跨部门间的协作联动,确保发生重特大灾情时能够迅速反应、及时到位、高效保障。

提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水平。近年来,泸州市加强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管理。目前,全市已建成应急避难场所12个,建设面积约98万平方米,能满足50万人的紧急避难需求,为快速发展的泸州城市提供社会公共安全保障服务。定期巡查应急避难场所的设施设备和安全隐患,及时发现、整改问题;充分利用地理、历史、文化元素,开展公益广告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放《泸州市应急避难场所应急疏散示意图》,让市民了解应急避难场所分布情况和应急避难方法。2018年,泸州市启动了新一轮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学校、公园、绿地等场址新增建设10个应急避难场所,不断完善突发自然灾害、公共事件应急保障能力,切实提高城市综合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应急避难避险需求。

雅安市:关于社会组织参与救灾的实践和探索

雅安市“4·20”芦山强烈地震,给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来自全国各地以及雅安本土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在实践中探索出雅安社会管理服务经验,为雅安抗震救灾的胜利和灾后重建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了积极贡献。

党政领导、群团实施、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

成立协调指挥机构。“4·20”地震初期,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源源不断涌入雅安灾区参加抗震救灾工作,由于缺乏信息沟通和统一协调,工作一度处于盲目和盲然的无序状态。为了有序有力有效地引导广大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抗震救灾工作,2013年4月25日,四川省成立了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社会管理服务组。4月28日,由群团组织联合负责在芦山县创新成立了全国首个“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5月12日,省、市群团组织联合在雅安市成立了“雅安市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2014年3月,该中心也正式更名为"雅安市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负责联系、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有序有效有力参与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

落实集中办公场所。为了解决在灾区长期开展服务的社会组织办公场地困难,促进各社会组织有效沟通,雅安市政府为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提供了5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投入资金对办公场所进行了改造,划分了社会组织办公区域,提供给在灾区长期开展服务的社会组织使用,并为社会组织免费提供办公桌椅、用电、用水、网络等基本办公条件。中国扶贫基金会、壹基金等69家社会组织落户在中心办公,为社会组织参与救灾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

搭建协调服务平台。一是搭建党委政府与社会组织协作平台。通过平台的协调联系作用,一方面及时发布政策法规、灾区气象情况、灾害预警、灾区需求等信息,积极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提供政策咨询、需求信息发布、活动协调等服务。另一方面,党委、政府也能通过平台及时了解社会组织的援助意愿、专业特长及能力等信息,促进了党委、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沟通交流,架起了党委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二是搭建社会组织与灾区群众联系平台。灾区群众有什么需求,需要什么帮助等信息及时通报给社会组织,使社会组织能根据群众需求来制订帮助措施,实现了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对接。三是搭建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平台。通过工作联系会、信息分享会等形式,促进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沟通、协调和合作,避免社会组织之间各自为政、无序竞争造成资源的浪费,促进了社会组织之间资源有效配置。四是搭建“大群团”资源整合平台。群团组织各有各的优势和资源,但往往比较分散,不能统筹开展形成合力。将群团资源整合起来,统一实施就业创业、小额贷款、科普惠农、残疾人个性化服务等,可以支持灾区学校、医院、新村建设等。

整合群团资源,支持灾区学校、医院、新村建设

推动项目落地实施。社会组织参与救灾的关键在于各种服务项目的实施和落地,通过建立灾区项目库,定期组织召开项目通气会、发布会和对接会,加强项目跟进服务等方式,促进项目有效落地实施。一是建立灾区需求项目库。广泛收集灾区群众灾后生产生活需求和灾后重建的需求,编制防灾减灾项目,建立灾后重建公益项目需求库。二是定期推介项目需求。通过召开项目推介会以及在网站、LED显示屏等众多媒介上发布推介项目,制作项目册向各社会组织发放推介。三是推动项目落地实施。通过多级联动,多元协同,加大项目协同对接力度,推动援建资金尽快落实到具体项目,推动社会资源向项目资源转变。

建立监督评估机制。为确保社会组织参与救灾的项目落实到位,达到预期效果,通过邀请第三方评估专家、学者以及党政部门、社会组织、志愿者组建跟踪评估小组,按照“客观、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社会组织项目开展进行跟踪评估工作,促进项目的有效实施。抽调专人作为专职监管人员,建立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小组。制定了规范的工作流程和规则,实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钱,严格按照项目预算进行管理。请审计机构对项目财务账目定期进行检查,查找问题,并及时整改,确保所有项目均按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办法规范使用。

社会组织参与救灾的进一步探索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社会组织在灾害应急救援、款物捐赠、物资发放、心理抚慰、灾后恢复重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初步探索形成了“党政领导、群团实施、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救灾新机制,并构建起较为完备的信息沟通、协调服务、资源对接体系。为“四川负总责、地方为主体”的灾后重建新模式作出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制订工作预案。灾情具有突发性,为避免因准备不足而出现措手不及的局面,政府或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要在掌握参与救灾的有关社会力量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的专业技能、队伍状况、设备配置、拥有资源、分布位置等信息,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参与救灾工作的预案,从而在灾情发生时能科学调度、有序协调社会力量参与救灾。

完善信息沟通。在救灾过程中,联合公安、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依托互联网、社交媒体、电话等手段,及时发布灾情、救灾需求和供给等指引信息,传达贯彻救灾指挥、调配、协作等工作部署,保障救灾行动各方信息畅通。协调指导社会力量及时向服务平台报送参与救灾的计划、可供资源、工作进展等情况,促进供需对接匹配,实现救灾资源高效优化配置。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有关社会力量的联络互动,做好政策咨询、业务指导、项目对接、跟踪检查等工作。

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对社会力量参与救灾行动的指导和监督,依法履行对社会组织的监管职责,督促社会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和组织章程开展工作。推动社会组织强化自律,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行为准则,增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能力。严格落实救灾捐赠信息公开制度,督促社会组织及时公开款物接收数量、款物使用计划、项目实施进展等信息,自觉接受捐赠人和社会公众监督。

德阳市:构建“三位一体”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德阳市在全省率先建成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升救灾物资的日常管理和调拨能力。目前市本级储备有棉衣裤、毛巾被、帐篷等救灾物资30余类,价值1300余万元。对日常生活类食品、饮用水等不宜长期保存的物资,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与大型超市签订协议。确保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及时有效救助。

聚焦长效机制,防灾减灾救灾“三大体系”取得新进展

加强长效机制建设,是依法、高效、规范实施灾害救助的前提和基础。

高位推动,健全制度体系。德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协作、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体系,出台《德阳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明确部门职责,细化部门分工。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救灾预警、应急响应、灾害评估等机制,并适时组织演练,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灾害应急救助机制。

高效推进,健全指挥体系。全力推进、做实各级减灾委工作平台,使减灾委真正成为了协调统领涉灾各部门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指挥机构。形成了市、县、乡、村的一体化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协调体系,构建了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军地联动、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为应对自然灾害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高点规划,健全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德阳市坚持应急救灾与常态减灾相结合,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已建立起了以市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为中心、各县(市、区)救灾物资储备库为骨干、重点乡镇(村)物资储备点为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

聚焦高效协同,防灾减灾救灾“三大机制”实现新突破

构建“覆盖全面、资源共享、上下联动、协同配合、无缝对接”的灾害救助工作机制,是科学高效救灾、有效降低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

合力救灾、攻坚克难,提高灾害救助针对性

强化快速,完善横纵联动机制。市县两级已经形成了民政、国土、水务、气象、防震减灾等涉灾部门的灾害信息共享机制、政府主导下的多部门灾情会商机制以及防灾减灾救灾任务分担机制。在信息互通方面,加强与涉灾部门的沟通联系,主动与气象等部门签订防灾减灾救灾合作框架协议,保证灾情信息的互通共享、优势互补,实现灾情信息触角的延伸覆盖,极大地提高了灾害救助的实效性。在灾情会商方面,及时与气象、地震、农业、水务等部门建立灾情会商机制,组织专家定期对灾害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判,提高了灾害救助的前瞻性。在部门协作方面,修订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各部门按照应急响应等级,认真履职本部门职责,在预案、资金、人员、装备、技术等方面加强合作联动,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形成合力救灾、攻坚克难的局面,提高了灾害救助的针对性。

强化运转,完善上下策应机制。按照各级自然灾害救助预案的要求,建立了“省—市—县—乡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响应等级和启动条件相互衔接、逐级启动”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制。民政、国土、水务、气象、防震减灾等涉灾部门在灾害面前坚持“一盘棋”,坚持按预案分工做到系统内上下策应,在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过程中,灾情管理、救援救助、恢复重建各个环节中步调一致,多次成功应对了市本级应急响应。近年来,全市共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10起,受灾人口412.59万人,因灾死亡失踪18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5.93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21.12亿元。为应对灾情,德阳市启动自然灾害生活救助Ⅳ级应急响应1次。其间共派出60批次工作组深入灾区查灾核灾救灾,争取中央、省级救灾补助资金2.904亿元,转移安置受灾群众4万人次,救助受灾群众106.24万人次,帮助受灾群众恢复重建住房4687户、14471间,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强化合力,完善宣传教育协同机制。无论是防灾还是应急,关键要有必要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在防灾和应急方案中体现得越充分,灾害损失才能越小。从2009年至今,“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已经走过了整整十个年头,并且每年都设立不同的主题。十年来,德阳市各级减灾委,市级减灾委成员单位围绕主题,条块结合、形成合力,协同联动、相互补台,扎实深入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世界气象日”“世界地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参与度、互动性,贴民生、接地气”的原则,积极举办各类防灾减灾救灾演练和宣传教育活动。近年来,德阳市投入经费60余万元,各主要新闻媒体关于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宣传报道多达200余篇(次);举办现场宣传教育社区活动400场次、大型广场活动60场次;播放公益宣传片10万余次;悬挂各类横幅标语3000余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万余份;制作防灾减灾救灾知识专题展板2000多个;举办知识讲座300多场次;开展演练活动400多场次,真正做到了电视里有影、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文,掀起了全民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热潮。

聚焦应急保障,防灾减灾救灾“三大能力”得到新提升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头绪繁多、任务庞杂,只有着力夯实基层基础,补齐工作短板,不断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才能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新德阳提供坚实保障。

强化合力,完善宣传教育协同机制

做实基础,提升应急支撑能力。全面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人才战略,防灾减灾救灾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已经建成以防灾减灾救灾管理和专业人才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各类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为突击力量,以防灾减灾救灾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防灾减灾救灾队伍。部队、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人防专业队伍和基层灾害信息员在防灾减灾救灾中发挥骨干作用。德阳市减灾委成立专家组,为全市防灾减灾救灾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涉灾部门专业技术队伍进一步强化,涉灾各部门针对各自职责,建立了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全市社区(村)普遍建立了“灾害信息员、灾害信息监测、应急抢险救援”三支队伍,坚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心下移、措施前置。近年来,德阳市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中,着力在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提标扩面,整合资源,形成了“一二三四”创建模式。截至目前,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6个,有效地提升了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平灾结合、属地管理”的方针,本着“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综合保障能力”的总体目标,利用学校、影院、体育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乡镇敬老院等公共场所和单位,优化配置避灾安置场所资源,确保避灾场所安全、有效运转。目前,共有应急避难场所66个,可紧急安置约70万人避险,形成市、县、乡、村四级避难场所体系,基本满足紧急情况下的受灾群众转移安置需要,避灾安置场所均设有统一的明显标志牌和指示牌,夯实了基础支撑能力。

做实平台,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开展经常性、针对性演练活动,提升涉灾部门的应急实战能力和群众的防灾减灾救灾意识。预警监测能力有效提升。山洪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及农业生物灾害等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和共享机制不断完善,预警预报网络体系基本建成。建成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综合指挥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互联互通。2016年实现远程3G单兵图像传输,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完成了一期、二期水文监测系统的建设。建立了市、县、乡、村、社(组)五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基层监测员队伍,建成市级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德阳市5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的主要观测要素已经全部实现自动化。建成了以雷达、卫星、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为基础的精细化预报业务,重点开展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短时临近预报订正和跟踪服务,完成了“精细化预报平台”等一系列业务系统的开发和运用,进一步提升了气象业务现代化水平。24小时晴雨平均预报准确率达到80%以上,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达到80%以上。建立了完整的省、市、县三级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的气象预警服务业务体系。

做实项目,提升应急保障能力。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灾害防御能力得到加强。防汛抗旱、农村危房改造、饮水安全、交通道路灾害防治、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等多项重大工程不断增加,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投入地质灾害防治资金6765万元,实施分散农户避让搬迁安置1933户,有效保障了危险区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实施重点山洪沟治理2条,新建堤防长度20.8公里;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29.4公里,整治病害水库8座、水闸1座。德阳市坚持从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角度出台了《德阳市“十三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规划》提出,进一步健全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降低灾害风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广元市青川县: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广元市青川县造成毁灭性破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高达500.8亿元。2009~2015年期间发生6次较大洪涝灾害、3次泥石流灾害,风灾、旱灾、雹灾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近年来,青川县坚持以防为主,未雨绸缪,夯基础、补短板,强化责任,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全县防灾减灾工作持续发展,广大群众抵御灾害风险意识和能力普遍提高,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防灾减灾工作良好局面。

提高防御能力,合力规划“三优先”

创新机制,制度保障优先。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属地管理为主的防灾减灾救灾领导体制,县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建立了灾情部门会商、预警预报和信息共享机制,各乡镇、部门规范建立灾情核查、统计、上报等相关制度,做到从机制上创新、从体制上拓展、从制度上规范,确保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

科学重建,住房安全优先。青川县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就是“5·12”地震后的重建阶段。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从保障民生、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从高标准设防、高站位布局着手,科学规划,精心选址,以高质量建设为抓手,以用好用活灾后重建、异地搬迁、危房改造、地灾避让等国家各项政策为保障,全力推进灾后住房重建,高山地区建房以砖木穿斗结构为主,低山和平坝地带以砖混结构为主,居民住房抵御自然灾害安全系数成倍提升。

综合防治,民生保障优先。针对恶劣的地理环境,全县坚持群防群治、民生优先的原则,加快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河流疏导、山洪地质灾害检测防治、隐患棚户区改造、生态环境治理等集中治理,做到灾害隐患提早排查、及时整改、实时监管、随时把控。通过整治,全县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得以改善,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提高。

增强防灾意识,整体推进“四提高”

以学习培训为抓手,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始终坚持将防灾减灾教育和应对重大灾害能力培训纳入各乡镇、各相关部门中心学习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减灾委和民政部门组织的业务研讨培训。坚持每年举办灾害信息员、社区减灾培训班,把基层民政干部培训作为提升全县防灾减灾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抓实、抓出成效,基层民政干部的防灾减灾业务能力整体提高。

以防灾宣传为载体,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坚持每年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网站、电子政务、电视、“阳光村务”等推广快、传播快的新形式、新优势,打造防灾减灾网络化、立体化宣传模式,营造“防灾是发展,减灾是效益”的浓厚氛围,向广大群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传达相关政策信息,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知晓、让群众示范,全县社会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明显曾强,防灾减灾技能大幅提升。

以示范创建为目标,提高应急实战能力。结合“十二户应急联动”“十二户灾害联防”“十二户救助联帮”等制度深入推广,坚持把“六个一”作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活动的有力保障。即:完善一套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初步形成一组防灾减灾工作长效机制;建立一支综合应急队伍;配备一批应急设施设备;开展一系列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推广一条创建示范经验。同时,推进村级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平台建设,夯实基层群众应急实战见到实效。目前,全县已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个,典型经验在全省率先推广。

以地震保险为补充,提高减灾救助水平。青川县结合实际,立足长远,大力实施居民住宅地震保险制度,采取“保费补贴+财政配套+地震保险基金”的模式,对散居特困供养、精准扶贫户等特困弱势群体的自付部分分摊至各级财政全额承担,有效解决了“因灾致贫”问题,有力提升了灾害救助保障能力。

统筹组织实施,全力保障“三强化”

强化演练,应急能力精准提高。着力构建县储备中心库、乡储备站、村储备点三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基本形成,合理组建民政、地震、水务、国土、森林防火、气象等专业队伍不断壮大,依托县人防、人武、消防、公安等部门配强自然灾害综合救援大队素质高、装备精。坚持定期开展演练,常态化开展训练,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事半功倍的成效。

强化联动,应急处置精准高效。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整体联动机制,全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从制订可行预案抓起、快速应急反应练起、有效联动处置做起,领导靠前指挥,队伍实地苦练,上下联动配合,部门紧密协作,实打实、顶对顶应对处置。近两年来,全县发生几次较大地震,县委、县政府统筹组织、统一部署、整体联动,第一时间到达震中、第一时间指导开展救援、第一时间安抚群众,灾害处置扎实高效。

上下联动配合,部门紧密协作,实打实,顶对顶应对处置

强化公开,为民便民精准透明。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遵循依法公开、客观公正、及时准确的便民原则,狠抓救灾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做到抓基础,实现组织、人员、工作“三到位”;抓重点,实现方案完善、目录优化、流程精简“三全面”;抓关键,实现阶段推进、倒排工期、逗硬考核“三坚持”,确保了标准编制全方位、试点内容全公开、渠道建设全覆盖、公众监督全参与,救灾领域政务事项晒在阳光下,基层权力在社会群众监督下运行。

猜你喜欢
防灾救灾减灾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中日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对比研究
扬州市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准备工作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以雨为令,防汛救灾中的“橙色身影”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应急救灾工作的“侦察精兵”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