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何英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6月于本院妇产科接受诊疗的264例需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已将各种原因导致的循环衰竭和有影响穿刺皮肤性疾病的患者排除, 患者的研究分析经过伦理委员会讨论并批准。患者年龄24~38岁,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132例。
1.2 方法 两组均使用24GBDIntimall-Ⅱ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 参照组连带外包装盒保存于室温下, 研究组连带外包装盒放入冰箱冷藏2~3 h, 0~5℃的冷藏温度。固定1名操作熟练的护士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且两组患者均在白天接受穿刺, 穿刺时光线适宜。在实施穿刺前, 将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目的、必要性以及好处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讲解, 以使得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操作。护士选取患者合适静脉, 并对其四肢使用止血带扎住, 对患者穿刺点的皮肤使用0.5%爱尔碘进行2次消毒。将静脉留置针的包装打开, 并将留置针取出, 对正压接头进行旋转, 将留置针与抽有5 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进行连接, 并对注射器实施推动, 使得生理盐水充满于留置针内, 对针芯和外套管进行松动, 将针管护套取下。护士用左手对患者穿刺处的皮肤进行绷紧, 对鳍状针座使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进行持住, 保持针头斜面向上,在皮肤处进针时, 使针头与皮肤呈15~30°夹角, 针头进入皮下后, 立即对角度进行降低, 此时进针需顺着静脉走行方向缓缓实行, 当见到回血后, 再进0.2 cm, 以确保外套管进入到血管内, 然后将外套管缓慢送入至血管, 对患者四肢的止血带进行松开, 护士将针芯完全退出后, 对针座使用左手进行固定, 并使用右手对注射器进行推动, 在血管中推入回血,然后对小夹子进行迅速夹毕, 将透明膜贴于穿刺点附近, 以使得针座得到固定。然后记录穿刺时间并签名, 将输液器进行连接, 并将小夹子打开, 实施输液。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输液情况和满意度, 输液情况包括一次穿刺成功率、针头脱落率、液体外渗率、穿刺部位肿胀率, 通过本院制作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输液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针头脱落率0.76%、液体外渗率0.76%、穿刺部位肿胀率0.76%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的5.30%、6.06%、7.58%, 一次穿刺成功率99.24%明显高于参照组的93.94%, 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输液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8.48%(130/132), 高于参照组的90.91%(120/13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于静脉留置针的优点很多, 因而其受到患者和护理人员的青睐, 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 不但可以对穿刺次数进行减少, 使得患者的血管得到保护, 还有利于输液操作的实施, 可以预防药物之间反应的发生[2-5]。同时, 其还可使护士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从而进一步提高护士的服务质量。大量研究报道认为, 穿刺者的心理状况、方法和技术水平以及患者本身的血管状况均会对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造成一定影响, 但较少有研究报道留置针本身对穿刺技术的影响[6-10]。
本次研究组使用的留置针, 事先保存于0~5℃的冰箱冷藏室中, 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针头脱落率0.76%、液体外渗率0.76%、穿刺部位肿胀率0.76%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的5.30%、6.06%、7.58%, 一次穿刺成功率99.24%明显高于参照组的93.94%, 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8.48%(130/132), 高于参照组的90.91%(120/1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低温保存过的留置针可使得患者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得到明显提高[5]。
综上所述, 在妇产科病房中, 低温保存静脉留置针可明显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且会减少并发症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