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

2018-07-24 10:44罗琨
科技资讯 2018年5期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

罗琨

摘 要:当前的职业学校学生的状况是缺少创新精神、缺少学习方法、对学习缺少兴趣、基础差、底子薄。对于这样的学生如何开发以实践为中心的一体化课程通过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理清职业教育的方向,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从专业调研、专业再造和课程在造着手进行探索研究,从而在教学中实施改革。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 专业调研 专业再造 课程再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b)-0175-04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

而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别进行,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理论教师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实习教师注重实际操作,再加上课程进度不一,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更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有三段式(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训)技能培训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当前的学生状况是缺少创新精神、缺少学习方法、对学习缺少兴趣、基础差、底子薄。对于这样的学生如何开发以实践为中心的一体化课程:我们从三个阶段着手进行开发。

1 专业调研

1.1 调研对象

为全方位了解广东地区对广告专业中职毕业生的需求,调研组走访了省行业协会,广州市行业协会,调研对象为行业协会负责人;走访了广东省广告有限公司、广州圣一广告、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广州分公司等十几家企业,调研对象包括企业管理人员、一线员工,在企业中特别针对本校及同类中职毕业生进行调研;走访了广东外语职业艺术学院、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等,调研对象为为招生就业部门、教学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毕业生进行了电话、问卷调研。

1.2 调研方法

为保证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调研组查阅了与廣告专业相关的文献资料,与市行业协会,共同制定了调查问卷。

课题组对调研对象主要采取了以下调研方法:专题访谈;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电子邮件;实地参观等。

1.3 调研内容

调研围绕两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一是广告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从事的岗位群以及人才企业成长规律,二是完成这些岗位群的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以此掌握企业对技工院校的人才需求状况,达到广告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目的。具体调研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广东地区广告行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2)广东地区广告专业对应企业各级用人层次及需求数量。(3)广告专业职业岗位群及工作职责。(4)广告类职业岗位群对应的能力要求。(5)广告类专业岗位群人才成长规律。

1.4 就业领域与和就业岗位分析

经过广泛的调研证实,广告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应的岗位群主要如下:(见图1)

2 专业再造

2.1 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和重组课程体系

2.1.1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对应岗位

我校平面广告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广告公司、各类媒体甚至是自主创业。而广告企业发展迅猛、行业更替速度快、人员流动性强使得广告类人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与我校学历层次对应的人员岗位包括:插画师、绘图员、视觉设计、完稿员、正稿员、计算机绘图员、文案等职位都有相应的工作内容、专业技能、知识要求,对应各类国家平面广告职业资格。

2.1.2 学习领域与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的关系分析 (具体见图2)

2.1.3 课程进阶(具体见图3)

3 课程再造

现在以《图形图像处理》为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课程再造。

3.1 课程建设目标

《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建设应根据企业、社会的需求以及技术发展的趋势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体现以就业为指导,以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的思想。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1)培养学生具备与图像处理、制作的相关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本职业素养、操作技术与技能的应用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图像处理和制作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图像处理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观念,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3)使学生尽快地适应企业需求、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提供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

3.2 课程建设原则

校企共建,以项目实践法为原则。必须充分发挥校企“两种资源、两支队伍、两个课堂”的作用。

3.3 课程建设内容

3.3.1 校企合作开展课程调研

《图形图像处理》课程调研是对传统课程的一次改革,本课程的建设应打破以往教师不深入企业,闭门造车的课程建设方式。课程应当如何建设,广告企业及从事广告专业的技术人员最有发言权。因此本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就是要充分听取和采纳广告企业的意见,只有他们的参与才有可能建成适应企业的职位岗位群需求的课程,才有可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广告人才。通过和合作的企业制定《图形图像处理》核心课程建设方案和教学设计,使课程的知识体系与能力素质体系与企业中实际工位、工作环境完全相同或几乎相似,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走入实际工作岗位不用再培训。参与本课程建设的教师要深入到企业,对广告企业的职业岗位群进行调研、分析,对广告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整理,形成职业岗位(任务分解)调研报告。

3.3.2 课程标准制定

根据企业岗位群的需求合作制定《图形图像处理》核心课程标准。该标准时本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在课程标准中要对《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进行规定,并提出本课程指导性的教学原则,提出教学评价、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利用等实施性建议。要把对学生的考核形式明确地纳入课程标准,应当是“做事”与“做人”两种能力的考核。

3.3.3 教学设计与教学手段

课程的教学设计以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课程任务的设计是以职业活动为基础,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项目任务的实施使学生逐渐养成职业修养。

教学项目的开发“以生为本”,教师只是发挥导向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会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而实施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通过以分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学习,并且在主动学习、解决问题中的过程中养成职业习惯。

工学结合:参照行业操作规则,通过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完成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由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任务的开发、学习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和职业技术能力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具体教学任务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一致。

做中学,学中做:以完成任务为目标,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学生一边做任务,一边学习新的知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老师提供的学习素材、查阅资料和及时请教老师来解决问题,同时利用学到的新知识来完成的学习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是知识学习的過程。而且还锻炼了学生在职业岗位中所必需的一些职业能力,如爱岗敬业精神、高度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养成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的习惯,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等良好职业素养。

课程的开发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考证:本课程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在学习的同时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考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简单应用任务的制作,同时也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具备了考取《图形图像处理》资格证书的基本资格。

3.3.4 课程考核

改进评价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实施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和总结评价。

过程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和参与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与同学协作的能力,对新的应用环境的适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使用技术的责任心和道德规范、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评价。

阶段评价:是对学生完成课程某一阶段学习任务的评价,通过检查某一“工作任务模块”的完成情况,对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程度进行评价。

总结评价: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图像图像处理鉴定技术课程特点,课程考核由图形图像处理鉴定操作技能考试和图像图像处理鉴定理论综合考试两部分组成,成绩各占本课程总成绩的50%。

3.4 课程建设的步骤和进度计划(具体见表1)

4 结语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还要不断的深入探索研究,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们要不断调整我们的教学模式,进行专业调研、专业再造 、课程再造,尽量缩小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的距离,达到真正与企业接轨,这样的职业教育才有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徐步均主编.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0.

[2] 席东梅,杜爱玲,文梅龄,著.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职教发展[M].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出版社,2002.

[3] 段烨著.学习设计与课程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一体化课程
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
一体化课程微课制作的实践研究
行动导向的六步教学法在一体化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微课在电梯专业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一体化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
一体化课程
基于一体化教学《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改革
浅谈一体化课程的教案设计
浅谈一体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技工院校礼仪课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