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五条妙计”

2018-07-24 10:26聂清萍
甘肃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妙计设疑小学语文

聂清萍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妙计”;设疑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8—0095—01

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和重要环节,教师只有研究和掌握高超的教学技巧,才能把课讲得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说服力和吸引力,使学生喜欢听,愿意听,学有所获,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妙计一: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内在动机,是学习的原动力,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其专心注意和积极思维,产生一种跃跃欲试、欲罢不能的求知心态。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是教师要善于挖掘那些能触及学生思想深处的东西。二是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使教学富有艺术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教师要注重情感的投入,对学生奉献无私的爱,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和谐合作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让学生理解水的蒸发时,先在黑板上擦一片水迹,让学生观察后提问:“水到哪里去了?”引起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妙计二:启发诱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皮球浮上来了》一课时,笔者提出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一个问题:“一个皮球掉到树洞里,谁有办法把它取出来?”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了很多,有的说用木棍赶,有的说用木棍撬……笔者首先肯定了学生们的办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树洞要是弯曲的可就不行了。“现在我们看看书上是怎么讲的”,霎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从而很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妙计三:适时激趣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讲授过程,应当是一个使学生不断“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如,教《鸟的天堂》时,揭题后,笔者让学生根据标题发问,学生问:“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怎样的?为什么称它为鸟的天堂?接着又启发学生,能否据此发现提问的一般方法?学生思考后回答:提问就是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教师立即要求学生用这种方法自己去文中探索、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盎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运用好“设疑”方法的关键是把握好两点:一是要紧紧围绕重点、难点设疑。问题的设置对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和指向性,解疑的过程就是解决重难点的过程;二是要选择最适宜的时机设疑。当学生对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还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时,还没有触及深层次的问题时,这时候是教师选择设疑的最佳时机,对有效解决预定问题就显得尤为及时和重要。教师巧妙设疑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内容,给教学带来无尽的乐趣,同时也给学生带来思考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课堂教学焕发蓬勃的生命力。

妙计四:突出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节点”,也就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为此教师要通过设计动手操作活动、设计板书、设计练习等来突出重点。而要讲清难点,要寻找一个能引起学生共鸣和兴趣的话题作为难点的切入点,然后采用阶梯设疑法,步步深入地解决问题;或利用游戏活动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如,《火烧云》一课的重点是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笔者以此为契点,教学生大胆想象,他们把天空幻想成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八仙过海、葫芦娃吐火……并用“柠檬黄”“咖啡色”等词来形象地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这样,学生既掌握了重点,培养了创新意识,教师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妙計五: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多媒体可以图文并茂、声像同步、动静兼具,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功能同时发挥作用,增强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发散。如,在学《称象》一文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演示曹冲称象的四个步骤,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实现了教学重难点的顺利突破。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分析、乐于探究,强调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因此,教师的“五条妙计”可以让学生扩大知识面,并优化课堂教学。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妙计设疑小学语文
一条妙计
真是一条妙计
写话妙计之观察计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探
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
《妙计千条》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