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成为全民阅读的引领者

2018-07-24 10:26陈希荣
甘肃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终生全民读书

陈希荣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多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前不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开展2018年全民阅读工作通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持续发展。

教师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角,理应成为全民阅读活动的示范者和引领者。但相关中小学教师阅读情况的调查却令人担忧(这里的“阅读”是指除了教科书之外的,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进行的文学、政史、教育等类书籍的广泛性阅读):有六成中小学教师除教辅参考书外“基本不读书”,尤其是青年教师个人藏书量几乎为“零”,个人年购书支出几乎为“零”。

从以往媒体报道情况看,影响中小学教师广泛阅读的因素较多,但最主要的是三个方面:一是没有时间去读书。教师如一台机器,整天运转不停,每天在校除了跟班、上课、备课、处理作业和有关学生事情、看教学参考书外,是没有时间读其他书籍的。二是质疑做教师是否非要读书,不读书是否就会影响自己职业?很多教师认为身边不读书的教师依然能够成为学科“骨干 ”,依然被评为“优秀教师”。三是教师工作压力太大,没有心情没有精力去读书。另外,互联网时代,教师沉溺到了网络信息中,对纸质书籍失去阅读兴趣。

如果深入思考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原因大多是托词而已。教师到底有没有时间去读书?其实是一个思想认识和态度的问题。鲁迅先生有句人人皆知的名言:“时间就像海绵中的水,只要挤总会是有的。”因此,“有态度就会有时间”。至于读书与教师职业有怎样的关系?本来是一个不可置辩的问题,但现实中确实存在不读书照样干好教学工作,甚至成为学科“骨干”和“优秀教师”的例子。这与目前学校的考核评价机制,应试教育体制等密切相关,绝非几句话就能谈清楚。但有一点不容置疑,读书多、知识渊博、文化素养高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那些只抱着教材教参的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知识丰富、综合素质高的学生的。而对于中小学教师“没有心情去读书”,“对纸质书籍失去阅读兴趣”诸原因,与社会大气候、大环境相关联,功利意识的强化,娱乐方式的转变多样,都直接影响到教师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量。

目前中小学教师阅读状况,笔者以为绝非仅仅是一个谈论话题而已,在今天这个时代大背景下,社会发展对教育和教师都提出了内涵丰富的更高要求,其中就包括了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提升。单就阅读而言,中小学教师应当跑在前沿,作出表率和榜样,而绝不应该当成为落伍者甚至缺失者。教师作为为人师表之人,要给未来的阅读者——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并带动全民阅读遍地开花。人生读书少年始,教师钟爱读书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诗文随时运,无日不趋新。”教师的职业本质决定其必须终生读书、终生学习、终生更新,这也是今天信息社会对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宋代文学家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确实,不读书,则无以言;不读书,则无以思;不读书,则无以行。作为担当“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怎么能缺失阅读?怎么能远离书海?

茨威格说:“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在功利思想充斥的大环境中,教师更需要以朗读、阅读方式增添精神家园的容量和光彩,以书香滋养人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导干部要多读书,把读书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他曾谈到自己读书的经历:个人时间被工作占去之外,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在陕西插队时走了30里路去借书,有时吃饭也拿着书。他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正如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一样,对教师而言,阅读是一种人生境界,贯通古今,通达天地,然后方能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对一个民族而言,閱读是一种文化传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然后方能日月光华,星汉灿烂。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把阅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人一定拥有美好的精神家园。在提倡全民阅读的大好机遇和良好氛围下,我们教育工作者绝不该成为全民阅读队伍中的落伍者或者是缺位者。

猜你喜欢
终生全民读书
全民·爱·阅读
我爱读书
可持续全民医保
最后一次
我们一起读书吧
一次终生难忘的美国交通违章
终生学习必须终生阅读
读书为了什么
“琴”定终生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