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东记 孟慧
摘要:针对《煤矿开采学》课程内容多又偏重实践,初学者一般难以理解和真正掌握的情况,提出“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下《煤矿开采学》课程教学内容区划和与其相匹配的“1+N”教学团队,先把教学内容划分为项目,项目下设置不等的内容模块,然后把这些模块分配给相应老师,这种组合方式打破了教材章节顺序,避免了教师在台上泛泛地讲,学生在台下静静地听的局面,使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操作达到新的层次。
关键词:项目驱动;项目模块;教学内容区划;1+N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5-0192-02
一、引言
《煤矿开采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十分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同时矿井开采也是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复杂又客观详尽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内容居多且侧重于实践,一般来说,初步学习这门课程的人很难真正掌握。加上课堂教学条件的局限性,学生大多感觉这门课程的困难度较大,尤其对教材中各种采煤方法的巷道布置在实际矿井中有何用途,以及如何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均感到不知所措。讲课老师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同时,学生接受效果也不好。
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结合《煤矿开采学》内容设置自身的特点,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进行课程综合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项目驱动教学法将实践作为引导方向,把教学内容设计为可行动的方案,且将其根据知识结构的特点,划分成一个或数个具体的项目,从而让学生融入学习之中。因为项目驱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总结能力,以及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并能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理论和实践结合比较密切的课程中逐渐得到推广应用。
三、“项目驱动”下课程教学内容区划
《煤矿开采学》课程内容具有概念多、时空关系强、实践性强和交叉性强等特点,为了让初学者更容易接受和弄懂这门课,厘清课程脉络非常关键。
1.《煤矿开采学》课程内容简介。《煤矿开采学》目前课程内容及章节顺序包括:先是采煤工艺包括炮采、普采、综采、分层综采和综采放顶煤工艺,采煤方法主要有长壁式采煤法(走向长壁采煤法和倾斜长壁采煤法)、短壁式采煤法和柱式体系采煤法;其次是准备方式有采区式、盘区式和带区式;最后是开拓方式包括平硐开拓、斜井开拓、立井开拓、综合开拓等,巷道布置包含了回采巷道布置、准备巷道布置和开拓巷道布置。按照“先整体到局部”、“先框架到细节”的思路,本课程的授课内容及顺序设置为:以开拓方式为先构建矿井开拓系统,继之以准备方式为续构建采区巷道系统,后以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为终构建采煤系统,与课本内容编排刚好相反,调整后的教学内容顺序符合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知识接受观。
2.《煤矿开采学》课程内容模块区划。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煤矿开采学》授课64个学时,其中56个学时为理论教学,8个学时为实验教学,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划分为四个项目:煤矿开采基本概念项目、井田开拓项目、准备方式项目、采煤工艺项目。煤矿开采基本概念项目分为四个内容模块组成:矿井生产的基本概念、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准备方式的概念及分类、采煤方法的概念和分类。井田开拓项目分为四个内容模块组成:井田的划分、井田开拓方式、开拓巷道布置、矿井开采设计。准备方式项目分为五个内容模块组成:采区式准备、盘区式准备、带区式准备、准备巷道布置、采区设计。采煤工艺项目由四个内容模块构成:爆破采煤工艺、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综采放顶煤工艺。实验教学分为四个内容模块组成:现代化矿井综合模型实验、矿井开拓方式模型实验、矿井准备方式模型实验、采煤方法模型实验。每个项目包括数量不等的模块,根据课程的教学进度表,每个模块的实施期限也会有所区分。
3.1+N教学团队的项目模块区划。“1+N”多师制教学模式并非简单的分工,而是要在课程的整体框架下形成相互交流配合,同时使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性得以强化,以满足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情景的要求,从而使“多讲”模式的优势最大化,提高教学能力水平。(1)1+N教学团队的构成。“1+N”中的“1”指课程的主讲教师或主任教师;“N”指项目教学中各专业教学模块的指导教师,充分利用我院目前实行的“1+N”课程团队的优势,建立一个团队协作、分工明确的课程教学模式。“1+N”课程团队由一个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再给团队配备教学项目下各个模块方面突出的专业老师,课程负责人主要负责课程的总体框架建设,并主要讲解课程的主要知识体系结构,团队其他的老师则是对具体项目下的模块内容细节进行详细讲解与说明。(2)1+N教学团队与教学内容模块的匹配。这个教学团队由课程负责人主要统筹安排教学任务,将专业课程划分好的项目模块按照老师特长和项目模块特点相互匹配,将整体的教学任务安排下发给相应项目模块的老师,主讲教师重点讲授模块的主要内容,团队教师可以对相应问题共同指导,督促和引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模块进行中可以进行相应的过程考核,最后教师再对考核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指点。“1+N”教学团队与项目驱动下的模块教学能够完美结合,最终通过分解与合理匹配将我们的专业课程按计划完成。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各项目模块的指导教师一定要严格把关,密切关注学生在实施项目模块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及时提出相应的指正。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一定要协调好学生、团队与老師之间的关系,确保项目教学顺利有序进行。“1+N”多师制教学模式打破了常规的由一位老师独立完成教学任务的授课方式,有多位老师合作共同实现教学任务,其发挥了教师各自的专业优势,凸显了术业有专攻的特点,同时也优化了教师的组合,令教学呈现出多样化,体现了教师和学生合作精神,活跃了课堂气氛,强化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教学的整体质量,对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四、总结
1.“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将烦琐复杂的课程体系任务分解,形成以任务点构成的知识点,打破教材章节顺序,以项目为主线完成课程的培养目标的理论体系,与以往传统模式的教学方式相对比,这种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从被动听课转变为积极去寻找完成任务。
2.“1+N”教学团队是根据项目模块教学的要求,使教学内容得以填充,使学生的知识储备得以增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显现,同时也最大化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学指导方法灵活多样,因材施教,使学生的能力水平都有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欣,张毅.基于“项目驱动”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2):108-110.
[2]李春阁.《煤矿开采学》“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案探析[J].中国培训,2016,(16):196.
[3]王静.艺术设计专业中“1+N”多师制教学模式研究[J].才智,2012,(22):114.
[4]李卫星,李永利.浅析我国煤矿开采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科技与企业,2016,(7):178-178.
[5]黄明和,雷刚等.“导师制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1):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