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明涛 杨保伟 刘变芳 魏新元
摘要: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应该适应社会生产实际发展的需要,适应科技进步的需要,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通过教学与实践,总结了如何对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进行改革和实践的体会,为进一步提高改革和实践的成效,推动食品微生物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提供了好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5-0101-02
食品科學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之一。而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及相近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学生不但要掌握基础微生物学的知识,更要学会在食品加工的具体实践中如何利用有益微生物、如何防止有害微生物。该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实用性强。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过程及改革实践中,做法和体会如下。
一、“教”与“学”相融合,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英语里有一句名言,A burden of ones choice is never felt.意思是说,一个人自己的选择,从不感到累。因为食品微生物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教师一定要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改变以往课堂以教师讲为主的方式,充分发挥学为主体、教为指导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增强学习兴趣。一方面,教师要重点突出,多提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提问,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同时多联系一些食品加工或日常生活中和微生物有关的实例,用简练、幽默、易懂的语言回答相关问题,既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能够感知到自己的主角地位。
二、用好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教学中,使教学效果有了较大提高,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也比较丰富,可将课件、动画、相关网络声像资料、新闻报道画面结合起来用于教学。
微生物学知识烦琐、抽象和难以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多媒体教学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flash动画、PPT课件、电子显微镜的高清显微照片、动态显微录像教学软件,都可以使微观视觉变为可视视觉,形象、生动,便于同学理解、记忆。我们在用好多媒体的同时,也结合板书,将每节课的重点内容书写出来,便于学生记笔记及课后复习,效果较好。
三、联系生产实际,使学生感觉课程的存在感和重要性
食品微生物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教学中我们强调抽象理论与具体实例结合,使抽象理论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其存在感。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产品都是由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农产品的腐败变质及食品安全事件也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我们学院相关教师的研究,既有有益微生物的课题,也有有害微生物的课题,联系生产和研究的实际,讲解如何在食品生产、加工、贮运及销售过程利用微生物的有益方面,控制有害方面,使同学明白其中的道理。如白酒发酵和果酒发酵有什么区别,果酒为什么会变成“果醋”,发酵酱油和调配酱油有什么区别,泡菜、酸菜、酱菜有什么区别,肉类食物中毒和粮谷类食物中毒有什么区别等,发霉食品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其中毒机理是什么,可能的相关因素是什么,使同学感受到食品微生物在现实生活的巨大作用,我们以实例教学,同学们可感到学习食品微生物的重要性。
四、强化实验过程监管,培育动手能力
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不少用人单位都反映应届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充分说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不扎实。因此,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加强严格的训练,严格规范各项微生物实验的操作技能,解释其原理,分析不规范操作在实际生产中可能造成的后果。对于最基本的操作要求,加强讲解与示范,如无菌操作,每个同学要依次进行,对基础差些的同学,更要有耐心,反复示范,直到操作规范。
除了基础技能训练,我们还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要求同学分组讨论、分析并制定实验方案,老师再对实验方案修改,并指出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如我们在实验中增加从土壤中分离产淀粉酶的微生物,从猕猴桃果园中分离能分解膨大剂氯吡脲的微生物,让学生理解不同培养基对于目标菌分离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培养基知识的理解。
其次,我们挑选部分同学有计划地参与到老师课题中,让他们提前和研究生一起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这不仅能锻炼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而且培养了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工作作风。实践证明,凡是参加过老师课题研究任务的同学,在随后的研究生科研工作中,上手较快,而且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强。
我们还有目的地带领同学参观有关食品和发酵企业,让企业技术人员讲解企业实际用到的有关微生物的特性,大大增强了同学们对食品微生物的兴趣。
五、利用科创和竞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育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最重要手段。为了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教务部门专门筹措资金,用于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我们食品学院每年可以从学校获批30多项科创,其中有关微生物的科创占了绝大部分,例如我们微生物课程组指导的科创课题,既包括益生菌的分离与功能研究,也包括食源性致病菌的抗耐药性分析。学生进行研究前,都要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制定出详细的研究方案,再和老师讨论交流后完善方案。在研究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予以解决。在进行科创研究的同时,我们还在全校范围内举行食品中有害微生物检测大赛,报名的同学很多,经过几轮的筛选,最后选出约50名优胜者进行决赛,三人一组,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可邀请老师指导,但老师不参与具体过程,评判老师督导决赛进程,有明显错误及时指出并记录在案,作为评分依据,大赛还设定了奖状和奖金,同学们的兴趣高涨,积极参与,表现了非常严谨的作风。在这类活动中,我们也发现学生的一些非常巧妙的设计,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达到了培育创新意识的目的。
六、采用多元化的成绩评定方式
在如何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上,经过老师们讨论并与学生商量,改变了以往一考定分数的方法,采用多元化的分数评定方法。理论部分分期中、期末及平时课堂上的表现,各占一定的比例。试题中加大微生物与实际食品加工的联系,将知识点融入现实生活,做到“学以致用”。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操作及实验考试,实验考试主要涉及实验操作的原理与过程,实验操作包括平时实验操作和规定时间的实验操作。
实践证明,我们进行的食品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用人单位也反映我们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很强,上研的同学在后续的研究中,相关实验操作熟练、规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向应用型本科专业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Z].2017-01-07.
[2]樊明涛,赵春燕,雷晓玲.食品微生物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
[3]朱宏飞.微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点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1):173-175.
[4]李平,杜先锋,蒋军.运用多媒体课件好食品微生物学的尝试[J].高等农业教育,2002,(10):42-44.
[5]纪元,蔡信之,刘忠权.大学生微生物学实验技能培育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7,27(1):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