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芸
【关键词】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6—0078—01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越来越深入。信息技术利用其整合文字、图像、声音的功能,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从而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的状态,从而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一、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识字,能帮助学生尽早学会识字方法,解决识字教学中最基础、最难突破、最重要的部分——看图识字。为了使学生掌握字的结构,教师制作课件时要充分显示汉字的构字规律,在教学中很好地体现形声字的特征。如教“青、请、蜻、清、情、晴、睛”一组字时,第一幅画面先出示基本字“青(青草、青蛙)”,第二幅画面仍先出示“青”字,然后让学生结合屏幕上显示的小河流水的画面,让学生想一想,清水的“清”字在“青”的基础上加什么偏旁呢?学生会很快地答出加三点水旁,教师在“青”上用鼠标一点,一个活灵活现的三点水旁就飞了过来,与“青”字组成了“清”字。操作时,教师也可让学生自己来完成。以同样的方法教“蜻、情、晴、睛”几个字。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教师制作课件时可把偏旁部分做成红色。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能找出这组字的异同点,自己总结出记住字的方法,如口诀:“有水是清澈,有日是晴天,有虫是蜻蜓,有心是情怀,有言是请客。”学生逐渐地理解了这一识字方法,对识字就会越来越感兴趣,形声字的特点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学生认识和掌握。
二、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咏鹅》是一首内容很简单的古诗,但对初步接触古诗文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也是有相当难度的。它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鹅的叫声、鹅的形象以及鹅的动作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难以将这丰富的信息表达清楚,而信息技术教学却正好适合表现这些丰富的信息。教学 “曲项”可利用动画展现一只白鹅浮在水面上不断伸曲脖子。教学 “曲项向天歌”在前一个动画的基础上,合成鹅叫的声音效果。“白毛”利用一幅静止的大白鹅浮在水面上的图片,突出其白色的羽毛。“白毛浮绿水”展现一只大白鹅浮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突出其“浮”的悠闲神态。教师在此引导学生观察水、鹅毛的颜色对比以及鹅的悠然动作。“红掌”出示白鹅挥动红色的脚掌向前划水的动作和划水的“哗哗”声。整个教学过程图文并举,声情并茂,渲染了气氛,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得以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理解了诗意,同时强化了记忆。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1. 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语文課程标准》指出,作文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积极性。以往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出一个作文题目或一段材料后,学生们便静坐下来冥思苦想,这样难以激发学生灵感,收效不大。将信息技术或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运用于作文教学中,能有效缓解这一矛盾。教师可在课前收集、整理与本节作文训练主旨有关的文字、图象、声音等相关的资料,将枯燥的材料和题目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写作兴趣,为动笔写作打下基础。如,在教学生写观后感时,教研组的吴老师先给学生出示一段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用脚弹钢琴的音乐家的视频资料,首先从感官上打动学生,然后再出示一篇文字资料的解说,又再一次从心灵上打动学生,学生获得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再去动笔自然会流露出真情实感。
2. 优化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在作文课教学中以信息技术设备为工具,会使作文的批改、评审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如,在进行作文批改时,教师可将范文录入Word文档中,再通过投影大屏幕进行点评、修改,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也可以同时看到整个过程。这种手段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师生协作意识。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极大地丰富教学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有利于学生从多渠道、多角度接受信息,扩大知识面,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e环境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建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6]GHB1123)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