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对比研究

2018-07-24 09:52周臣森
健康大视野 2018年4期
关键词: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临床效果

周臣森

【摘 要】目的:分析传统开放手术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7年5月至2018 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116例,随机将其分为传统组与腹腔镜组,每组58例。传统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腹腔镜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切口、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住院时间、术中隐形疝发现例数以及腹腔镜组的阴囊肿胀、继发鞘膜积液、术后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传统组。

【关键词】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4-0-01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已广泛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以其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实践中,笔者对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3月,我院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116例,其中男98例,女18例,年龄分别为2 岁-10岁,平均年龄为6岁。采取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传统组和腹腔镜组,每组58例。传统组:男50例,女8例,年龄2~11岁,平均7岁;单侧疝气47例,双侧疝气11例。腹腔镜组:男49例,女9例,年龄2 岁-10岁,平均年龄为6岁,单侧疝气45例,双侧疝气13例。

1.2 方法

1.2.1 手术准备 所有患儿排除无先天性心血管、肺部及代谢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手术前6小时禁止饮食,要求患儿排空小便,做好常规手术部位标识。准备5 mm 30°腹腔镜,5mm戳卡及3mm戳卡各一套,3 mm分离钳一把,7号普通丝线一根。

1.2.2 手术方法 传统手术组:对于单侧疝患儿,在麻醉状态下,在其患侧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处作平行于腹股沟韧带一斜行切口,长约1.5 cm,对于双侧疝患儿来说,在麻醉状态下,在双侧腹股沟区各取1.5 cm相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止血、护皮,剪开腹外斜肌腱膜,探查并提出疝囊,切开疝囊观察液体色量、疝内容物性质及血供情况,内容物血供正常的患者予以还纳入腹腔。横断疝囊并游离至高位后实施高位结扎并缝合。如疝内容物坏死则需按嵌顿疝手术处理。

行腹腔镜组:行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在患儿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铺上常规消毒后的纱巾,沿脐上缘做约5 mm弧形切口,建立气腹,气腹压力设在5~12mmHg,形成气腹后植入5mm戳卡,放入腹腔镜观察切口下方损伤情况;在左侧腹平脐距脐约3cm植入3mm 戳卡建立操作孔,探查患侧腹股沟管缺损情况及对侧有无隐匿性疝存在;在疝内环口上1-2cm体表投影处皮肤做2 mm切口,用疝针从切口处进行穿刺,在腹腔镜直视下,穿刺到内环口腹膜外层,沿内环口向内由上向下带线穿行,越过输精管地方,在内环口下方刺破腹膜进入腹腔,用分离钳夹住带入腹腔的双股7号丝线,退出疝针后,再次将带线疝针从原2 mm切口处穿刺到腹膜外,内环口上缘向外侧由上向下带线穿行至第一根丝线,进腹腔处刺破腹膜后进入腹腔,用分离钳从第一根双股丝线形成的圈套中将第二根丝线夹住,形成对内环口环绕一圈的线圈,挤出阴囊气体,收紧丝线打结,完成内环口高位结扎,剪去多余丝线,线结埋于皮下,排出腹腔气体,退出套管针,利用可吸收线对脐部切口进行腹膜肌层缝合,再对合皮肤。如疝囊偏大,则再绕行一圈进行双结扎法,若为双侧疝或合并对侧有隐匿性疝,则采取上述同样方法进行手术。

1.2.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观察,包括阴囊肿胀、继发鞘膜积液、术后复发、隐匿疝遗漏等,同时分别记录两组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与传统组比较,腹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腹腔鏡组在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腹腔镜组的阴囊肿胀、继发鞘膜积液、术后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传统组。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病,男性患儿明显多于女性。小儿腹股沟斜疝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传统手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中应用时间较长,但是传统手术需对腹膜前各层次进行手术解剖,有损伤精索血管、输精管、神经和提睾肌及睾丸、副睾等可能,对患儿的创伤较大,不利于患儿的术后恢复,同时增加了复发疝的机会。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在放大直视下进行,在腹腔镜直视下视野清晰,能清楚看到内环口、输精管、子宫圆韧带以及腹壁下血管神经。手术缝合时,同样是在腹腔镜直视下从疝囊前壁疝囊内环口内侧完成,不会损伤腹股沟管解剖结构、周围血管神经以及输精管组织,对患儿的创伤小,最大限度减少了术后疝复发的可能,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手术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腹腔镜发现对侧腹股沟区隐匿性疝,发现隐匿性疝后也只需在对侧做一个1.5 mm穿刺口就可实施手术,避免了传统手术不能探查对侧隐匿性疝而进行再次手术的创伤和痛苦。总之,经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传统手术治疗比较起来优势明显,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且手术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罗鹏,曾宪良,林文,等.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3,18(10):754757.

王建平,房小平.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比较[J].吉林医学,2014,(05):1006-1007.

黄文伟,劳日初.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在儿童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5):31-32.

猜你喜欢
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临床效果
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比较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对比微创手术与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改良乳腺癌手术与传统乳腺癌手术临床利弊对比分析
关节镜辅助复位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比观察
不同方式治疗小儿疝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