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8-07-24 10:18王莲芳
甘肃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工具书预习习惯

王莲芳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习惯;预习;工具书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9—0099—01

一个良好的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小学生如果能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对他们的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他们以后学习其他科目或将来发展都会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试想,如果一个小学生没有在生活中、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家长累,得时时催促,而且学生也会对学习任务一拖再拖,无限拖延,严重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成绩,更会让他们在无形中养成懒惰的毛病。这样的学习状态,会对学习造成极大的障碍,对学生的生活、成长也有极大的阻力。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小学语文中一些文质兼美的课文,利用语文学科本身特有的人文性、思想性等等,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以后的学习更加积极,以后的成长更加顺利。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在语文教学中不难发现,好多学生一点都不重视预习,即使教师安排了预习的任务,他们要么不理不睬,要么就随便翻翻书,算是完成了预习。这种预习不但达不到学习效果,还会无形中养成学生敷衍了事的习惯,对他们的学习相当不利。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既然要让学生预习,就要给他们切切实实的预习任务。如,在给学生教《窃读记》前,笔者首先要求学生熟读课文,找找课文中的动词以及描写小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句子;其次,解释课文中出现的生僻词语,并尝试用它们造句;第三,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哪些句子反映了课文的中心思想?作者为什么不以《读书记》而以《窃读记》为题呢?有了这些任务式的引导,学生的预习才会有方向、有目标。学生预习没预习,教师在上课前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就能一目了然。否则教师只是随意给学生一句,“预习下一节的新课”,肯定大多数学生不会预习,因为预习不预习教师不会知道,再加上小学生爱玩,有贪玩心理,自然是能拖就拖,能哄就哄。这种不负责任的预习要求还不如没有。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认真地布置预习作业,慢慢地,學生就会养成认真对待预习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习惯,打好语文基础

俗话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还说,见字如面、字如其人等等。可见字的好坏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在语文学习中,写字不但是基本功,而且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现在,电脑和网络的普及,让人们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不少人容易出现提笔忘字的毛病。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认真识字、认真写字的习惯。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课堂作业、课后作业,还有家庭作业,是不是一笔一画写成的,要保证他们作业字迹工整、书写整洁。让他们在学习时,碰到不认识的生字要学会及时查字典,积累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当然,在书写方面,教师还要利用书法课,纠正学生书写中的错误,比如,笔画不对,字迹不整,握笔不正确,坐姿不端正等等。这些小毛病,都会影响学生书写的质量,久而久之,还会养成他们不正确的书写习惯,对他们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影响。

三、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不良的因素,就拿现在的学生来说吧,写作业的时候,如果要查生字、组词什么的,他们打开的不是《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而是手机;还有,他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如果题目有些偏,他们打开的不是课堂同步作文,也不是同类的作文书,而是手机。这就让他们不自觉地养成了依赖手机的习惯,而对他们真正需要熟悉的工具书的用法却生疏了。记得有一次,在课堂,笔者让学生查找“因材施教”,明明给他们曾经讲过成语查法,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常期依赖手机查字、词,对工具书的用法不那么熟悉,半天查不出来。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重视工具书的运用,熟练掌握工具书的用法。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他们学好其他学科的知识也是有百利而无害的,且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工具书预习习惯
好风凭借力伴我泛书海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工具书的指导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网络时代工具书阅览室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