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2018-07-24 09:42李雪松
读天下 2018年10期
关键词:问题小学数学策略

摘 要: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愈发受到重视。传统小学数学课堂较为关注学生成绩分数,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长期处于边缘地位,仅仅是完成应试之后的附属,甚至很多学校并不关注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该运用数学科目课堂教学的特殊性以及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小学数学教学素质培育的问题并提出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对策,提高小学数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策略

一、 小学数学课堂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语言形式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小学数学的教材具有跳跃性,一旦学生的思维模式跟不上教材内容,则会影响教学质量,学生会对数学课程产生抵触心理,影响数学成绩。小学生的思维通常需要用语言来表达。教材中的思维是以固定的文字方式表达的,具有简洁性,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授课过程中,需要基于教材的文字思維之上,尽量通过语言的表达方式进行新知识的描述,帮助学生整理思维,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最好的方法是概念教学。比如,小学课程中“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认识”,教材中是这样描述的:“两点能且只能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如果单纯从教材角度为学生描述,学生恐怕难以理解,思维混乱,学会的学生大多数是死记硬背,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教师不能仅让学生记住这两个公理,而应该采取形象的、真实的举例说明或者动手操作的演示方法,将这两个公理的意思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建模的过程,易懂并易记。

(二) 教材的结构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差异

小学数学教材知识内容的结构和特点具有抽象性、概括性、跳跃性和知识排列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小学教材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但学生接受程度低,学习效率差。因此,教师需要对应教材结构和特点进行知识的填补和规范,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水平,将教材内容扩充,与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相符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简洁性和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完整性相遇,不仅教学质量差,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学科结构和学生本身知识结构之间存在的不同差异,为小学生带来了数学思维模式培养的又一障碍。

(三)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复杂性增加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难度

小学阶段,小学生需要学习12册数学教材,这期间教材内容容易出现复杂、重复、晦涩的现象。并且教材并不是根据学生思维模式的发展顺序进行设计的,而是内在的隐性有机联系。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忽视了小学数学知识间的联系,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不能系统地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联系,容易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分散,无法进行良好的构建。

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不断构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与新知识同化的过程,学生的认知结构一旦建立,便会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生的认知结构便是拓展小学生的思维,而学生的认知结构需要教师不断地加强知识间的纵向与横向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内在、外在的显性或隐性知识构建成一张环环相扣的知识网。

二、 培养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 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上文总结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其中最重要且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老师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关注度,老师关注的重心往往是教学任务的完成,让学生记住教材的知识点。数学学科不需要太多的记忆,更多的是需要进行分析,即逻辑思维能力,所以老师要将教学重心进行适当的转移,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体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举个例子,在进行习题讲解时,老师要更加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而不是将题目按照自己的思考讲解完。老师先要了解学生对于该题是怎么想的,要了解到他们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对于其中不足的地方要指出,思考得当、新颖的地方要进行鼓励。

(二)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以及灵活思考的能力

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拥有很快的反应力和灵活的头脑是很重要的,教这样的学生也会感觉比较轻松。如果某些学生缺乏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发散性思维主要指的是学生面对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有更多的解题思路,而不是局限于一种解题方法或是连一种解题思路都想不出来。灵活思考的能力主要是基于学生的反应力而言,即要求学生能够有迅速的反应力,提升解题速度。发散性思维是无法靠学生自学提升的,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多加引导,老师是怎么解题的,学生也会跟着学。所以老师要将解题思路和自己面对问题时思考的过程讲出来,学生听了之后自然就会跟着老师一起思考,这样练习的次数多了,学生也就能从中总结出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来了。

(三) 鼓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小组教学法或是合作教学法是目前很多老师都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且在数学教学中也拥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很多老师会将教学法局限于合作学习法,而不注重与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养成依赖于老师和同学的习惯,而不去自己思考,这对于教学是十分不利的。所以老师在教学中更加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老师要能够适当鼓励、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老师在讲题时一般而言是从头讲到尾,甚至将答案也算出来。但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应该做的是讲题时注重解题思路的讲解,将一种或两种解题思路讲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完成接下来的解答,或是讲完一种解题思路,鼓励学生想出其他的解题方法。

三、 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好学乐学。数学教育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未来的主流教育理念,需要我们教师去努力践行,不断完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智春.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J].学周刊,2018(05).

[2]樊丽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7(22).

[3]马丽敏.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

[4]潘能钧.小数新授课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07).

作者简介:

李雪松,重庆市,重庆市云阳县故陵镇故陵小学。

猜你喜欢
问题小学数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