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评教的高中教师评价制度研究

2018-07-24 08:24郝国强刘君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中教师学生评教

郝国强 刘君

摘 要:学生评教对于完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高中教师评价制度存在功利趋向、注重成绩、过于量化、主体单一等问题。应通过准确定位学生评教、科学制订评价指标、适度加强质性评价、多维整合评价主体等策略构建科学的高中教师评价制度。

关键词:学生评教;高中教师;评价制度

作者简介:郝国强,山东省滨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基础外语教育(山东 滨州 256600);刘君,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教研室教研员,研究方向为高中英语教学。(山东 滨州 25650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生活史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研究”和滨州市十三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生活史的滨州市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2.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3-0021-03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全国各实验区在教师评价方面不断改革并取得了可喜进步。在评价理念上,发展性评价理念逐渐被接受。教师评价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的功能也日趋全面。不少地区开展了多元化教师评价的尝试,有很多学校已经改变以前单独由学校管理层评价教师的做法,将学生评教、教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都纳入对教师的评价中。

根据对山东省某市二十五处普通高中的调查,学生参加教师评价的占10%、教师同行评价的占69.4%、家长参与教师评价的占61%。从调查情况看,学生参与评教的比例仍然很低,重考核轻培养、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奖惩性评价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在该调查中对普通高中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的学校将教师评价的结果与职称晋升、绩效工资挂钩,传统的奖惩性评价在学校教育管理者的评价观念中仍然难以根除。奖惩性评价是一种单纯的利益驱动的自上而下的评价机制,教师虽然对此机制颇为不满,但也只能被动服从。再加上发展性评价常常不与奖惩挂钩,一般不会涉及教师的根本利益,很容易流于形式。

一、学生参与教师评教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已经成为个体生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生命体验、提高生命质量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责任。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学生是学校的服务对象。作为教育对象和教学过程的亲历者,学生有权利对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做出评价。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倾听来自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从教育管理学的角度看,科学、完整的教师评价也应该包括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在内。总的来看,采用重视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已是时代所需,学生评教正是在此大势所趋下应运而生。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蔡永红教授和林崇德教授的研究,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事评价及领导评价四种教师评价方式中,学生评价的效度最高。全员参与下的学生评教结果与同行评价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84;学生评教的结果与学生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78。可见,作为评价教师的直接依据,学生评教可以使学校管理层掌握真实而全面的信息,有利于做出更合理、更全面的考核评价。

学生评教起源于在西方国家,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几乎西方所有的大学都建立了学生评教制度,中小学校也普遍采用,并且评教信息在学校管理中使用十分广泛。学生评教机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我国各高校的重视,并陆续在各高校中实施,甚至众多高校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组织管理,学生评教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但是,在普通高中阶段,教师评价体系中学生评教环节却还十分薄弱。究其原因,在理论层面上,尽管都认识到高中教师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生评教作为教师评价的一种特殊方式,一直以来都存在颇多争议。学生评教存在哪些利弊?应该支持还是反对?对于这些问题,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都尚未达成共识,还需要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在实践层面上,高中教师评价是高中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长期困扰高中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难题。学生评教可以使学校管理层掌握真实而全面的信息。作为评价教师的直接依据,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科学与否,关系到教师的成长,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从近十年来对中国知网的文献资料的统计看,当前对学生评教的研究颇多,多数是对大学生的评教研究,但很少有关于高中学生评教实施的现状调查研究。因此,立足学生评教的视角,对高中教师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目前高中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

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从整体上看,当前高中教师评价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問题:

1. 评价目标趋向功利。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师评价指标系统,大都是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的,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评价。这种评价目标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会形成以学校管理者为主体的教师评价制度,评价目标以学校行政管理内容为主而定,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考虑较少,这样会导致教师只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在调查研究中,有43.4%的调查对象表明学校对于教师专业的发展“关注较少”,教师评价的目标多为对教学成绩和职称等的追求,这表明功利性和实用性的价值导向仍在左右着教师评价。所谓功利性、实用性的价值导向是指把评价结果当作职称晋升和获得荣誉的方式。如果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这些功利性的目标,那不管是发展性评价也好,还是奖惩性评价也好,都将失去其本身应该具有的评价意义。

2. 评价指标注重成绩。调查研究表明,超过70%的调查对象都表明目前的教师评价主要内容多侧重于“绩”的考察,即主要以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师评价指标。这种以学生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片面的评价方式长期以来导致了部分教师的片面发展,逐渐异化为考试机器,主体精神被架空,自身的全面成长被扼杀,生存的价值沦为工具性。教师评价过程中缺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重成绩而轻教学过程的现象比较明显。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教学绩成绩比较,前者较后者更难于评价。

3. 评价方法强调量化。现有的高中教师评价多数采用的是机械单一的标准和详细量化的评价方法,这样势必会走向奖惩性评价。评价方法过分强调量化会走入盲目追求科学性和精确性的误区。遗憾的是,量化管理的实践和探索反而成为我国目前教育管理中的热点,甚至成为“科学管理”的代名词。这些量化数据资料虽然是评价者用实证科学和数量化的方法技术获得的,但是在设计时,总是会靠近那些易被量化的指标。因此,这种方法就忽视了那些教师生活中那些不易捕捉的、不便量化的有价值的信息,如教师的情感、态度等,而这些信息对教师工作的影响更大。

4. 评价主体流于单一。关于教师作为被评价对象在教师评价中的主体性地位问题,实践中的确有所改善,但是仍体现得不够。在上述调查研究中,“教师关爱程度”以及“教师评价方法”两项调查中,超过50%的被调查教师体现出对自身在教师评价过程中地位的不满以及对自身的主体性的要求。虽然很多学校也采取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法,但是,教师是评价主体的观念仍然比较淡薄。仍有些学校管理者认为教师评价就是教师老老实实地被学生、同事和领导评价。在某些学校,教师或许能够自评,但在最终形成评价结果时,这个自评结果由于占的比重远远低于其他方面,往往不会对教师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这种做法无疑挫伤了教师参与教学评价的积极性。

三、高中教师科学评价制度的构建

现有的高中教师评价制度难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评价的作用,需要针对现有评价体系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地完善和科学化。

1. 准确定位学生评教。学生评教是学校考核教师教学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高中学生是评价主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中学生的评教表的编制要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有比较好的操作性,操作方式要科学、简单、合理。要提高师生对学生评教的认识。要从以学生为本的高度引导教师认识学生评教。要使教师认识到,学生是教师教学的镜子,最能反映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评价,特别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从学生的评价中学会不断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也要教育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评价教师,确保参评学生有较好的判断力和公正性。要理解并尊重教师的劳动,要正确对待教师平常在教学过程中的批评,不能把参加学生评教当作报复老师的机会。学校不能把学生评教结果作为考核教师的唯一依据。在处理评价结果时,应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多表扬优秀的教师,多讲共性问题。要及时让教师了解学生评教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对学生评价优秀的教师,应给予鼓励表扬,可以总结特别好的典型的教学经验并加以推广。对学生评价反馈较差的教师,最好通过个别谈话的形式沟通情况、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切忌直接公布学生评教结果,以免伤害教师自尊。要重点分析学生评教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拿出解决办法。

2. 科学制订评价指标。学生是与教师课程教学直接相关的接受者。所以,学生的评价能够全面地反映教师的教学实际。因此,可以在教师评价体系中评价内容方面加大学生评价力度,采用学生评价占比分比例高一点,围绕教学加强教师评价体系。用考试成绩作为教师评价的主要指标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教师教育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多方面性等特点,这必然要求我们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教师。首要评价指标应该是良好的教师素质,包括人文精神、专业素养、科学素养、实践素质等,还应当特别注重教师品德的评价。

评价教师还要与学生的发展水平挂钩,将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作为绩效评价的依据。因此,在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中要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进步,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设计评价指标。在内容和指标上必须呈现出以品德、人格素养评价为根本,以学科素养评价为基础,以教育教学素养评价为关键,以教学业绩表现为窗口等多维度综合评价。

3. 适度加强质性评价。以学生考试分数、教师科研分数等以分数为主的量化评价方法无法反映教师真实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在评价方式上要实现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统一,以教师发展为趋向,从教师存在的各个视角客观、真实地揭示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将一个鲜活生动的教师完整地呈现出来。教师评价要有温度,充满关怀与温情。克服评价内容的片面性,淡化数量内容。“高分率、及格率、合格率”等僅作为教师评价体系内容中的其中之一,在评价体系中加入学生道德品质、班风学风等素质评价指标。

评价时应当注重差异性,不同类型的岗位、职称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名师等不同层次的教师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在承认教师有差异性的前提下,根据具体问题,分析具体指标,建立不同的评价内容体系,对于同一类别尽量统一评价内容。

4. 多维整合评价主体。包括学生评教在内的他评在教师评价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它不能完全代替自评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只有能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正确判断,并善于分析自己活动的人才能称得上独立、自主的人。通过自评能够发现自身与评价标准的差距,能够激发评价者的活力,让教师通过自我发展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价值。应当提升自评在教学评价中的地位,充分发挥自评的优势,尊重教师、激励教师。通过不断地自我评价,不断地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拉平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地位,双方进行有效沟通。通过相应的制度约束评价者的权利,扩大被评价者的权利。在评价前与评价后双方进行有效的沟通,给予说明与反驳的机会与渠道,对于评价内容做到公开、公正,让教师参加到评价中来,达到教师自主发展的目的。

教师评价的目标之一是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目标之一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它可以成为促进两者融合的重要手段。在实施教师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需求和学校发展目标的结合,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协调发展。

总之,教师的考核可以包括教学成绩、民主评价、教学活动三个方面。其中,民主评价包括学生评教、教师自评和同行评价,各项权重可根据学校特点和不同阶段情况确定。学生评教简单易行,准确客观。学生与教师相处时间较长,能相对完整准确地反映出教师在学科素养、人格修养、教学态度、班级管理、师生关系等层面的表现,必将成为教师评价中的关键主体之一。虽然学生全员评教具有较好的客观性,但在考核教师时切勿把学生评教结果作为考核教师的唯一依据,否则就会走到另一个极端,破坏教学过程中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之间的平衡,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失去控制,出现为了让学生高兴,老师不顾原则的去迎合学生等问题。此外,学生评教和任何一项考核一样都存在误差,它更应该和教学成绩、教师自评、同行评价以及对具体教学活动的考核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评价更加完善,更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永红,林崇德.教师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2005,(1):36-41.

猜你喜欢
高中教师学生评教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
基于云模型的高校学生评教方法研究
持续改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一种措施
高中教师心理压力及对策
探析高中教师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残疾大学生评教制度效果和问题研究
关于民办高等学校学生评教可靠性的研究
试论高中教师和应届考生对高考改革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