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先锋,学习冲锋永远在路上记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赵明教授
----

2018-07-24 07:20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赵明新药青年教师

她,32年奋斗在讲台前,诲人不倦。365天兢兢业业在实验室,无私奉献。每天埋头书桌耕耘,不分昼夜。始终与学生在一起,亲密无间。受到了大家的认可,成为北京市师德榜样、北京市教育先锋、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北京市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在她热爱的岗位上持续的发光发热。

1 教书育人勇于奉献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天职。赵明教授除了完成院长、系主任的工作外,还脚踏实地,坚持本科生教学,每年教学时数达200多学时,特别是独立承担72学时《药物的波谱解析》课程。她主持的两个国家级平台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流的教学条件,使学生连续十年在全国各种竞赛中屡获佳绩。她主持的国家级虚拟仿真技术平台上形成了18个虚拟仿真实验软件著作权,已向全国高校推广和共享。

赵明教授特别注重课程建设。她大胆创新,将新药研究思路,拓展到学生能力的培养,用新药研发的过程将药学专业的4个学科贯通起来,形成循环,开辟性地刷新了药学教育的理念。首先将科研成果引入本科教学,提高学生科研兴趣和动手能力。她率先提出“1人1套”的本科实验教学模式。她首创推动本科生操作大型仪器的实验教学模式,开创性的教学理念和实施。她热爱教学,即便是在脚骨折的情况下,拄着拐杖也坚持给学生上课,让同学们甚为感动,于2015年获得了我校首届“我最喜欢的老师”称号。她作为主编撰写理论教材和实验讲义8本,由她担任主持的基础与专业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在2013年顺利通过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并在2014年成功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然而就在实验中心顺利通过验收的第二天,赵明教授就因为连续多日的过度熬夜工作,在学校开会的时候,突然昏迷,被急救车紧急送往医院抢救。躺在病床上的赵老师虽然身体虚弱,脸色苍白,但仍不忘工作,对前来探望的老师反复叮嘱学院的各项工作安排,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2 科学研究勇攀高峰

超负荷的教学工作外,赵明教授奉献了周末和节假日,勤奋刻苦地耕耘在科学研究的战场上,她勇于攀登科研高峰,她的药物设计思路独树一帜,具有开拓性,形成小分子纳米药物的鲜明特色,取得了丰硕成果,发表国外SCI论文160余篇,13篇被选为封面文章,其中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刊物的纳米研究,被选为前10的热门文章,被海内外各家新闻媒体,转发60余次。她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上的研究结果被英、德、美等网站报道100余次。她受邀请撰写了10本著作,其中受邀美国Wiley出版社,撰写的PharmaceuticalBioassays,全球发行,这是国内第一本Wiley邀请的医药类专著,被哈佛等十几所顶尖大学图书馆收藏。她潜心研究30多年,建立了2万多个新化合物库,获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200余项,相关的脑卒中新药研究,填补了世界上近100年来没有小分子药物治疗的空白,突破了现有溶栓药物的卒中治疗的黄金3小时的瓶颈,避免了出血的不良反应,被美国药监局批准进入Ⅰ期临床,使得中国人的新药研究敲开了美国的大门,有望解决现有的脑卒中高致死、高致残的重大医学难题和社会问题。

3 学科建设冲锋在前

为了完成药学一级博士点的破格申请工作,赵明教授先后3次调整框架、11次修改申报书、9轮预答辩,在近5个多月不分昼夜地拼搏后,终于以优秀的成绩获批药学一级博士点。此外,她还担任多肽及小分子药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内源式预防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这样高水平的研究平台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赵明教授的利用这些学科平台,带领自己的团队一步一个台阶迈向国际顶尖研究水平。

4 团队建设甘做人梯

赵明教授除了承担年均3~6名博士研究生和30名左右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外,她坚持传帮带青年教师,将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无私的,分享给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快速提高。她开疆辟土,建立了多家国际合作伙伴,送青年教师赴国外进修,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她率领一个20名博士,能英语教学,业绩突出的小分子纳米药物研究团队。她带领的药物化学团队在2008年获得首都医科大学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并在2011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工会教育先锋号。

赵明教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青年教师,热爱学生,她是学生们的好妈妈、好老师,她在工作中始终如一地全力付出、不计得失。“5+2”,“白加黑”,甘当人梯,传好接力棒,她是我们心中的榜样和楷模。

赵明教授说:我幸运,在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之际站在三尺讲台,与八零后、九零后一起,师德建先锋,学习冲锋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赵明新药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鲁先平:一个新药的14年
新药来自何方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秘 诀
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