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梅煌
(广东财经大学,广东 广州 510320)
随着网球运动技战术训练走向专业化,网球教学的侧重点和教学重心已经逐渐发生偏移,向着网球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倾斜。基于运动倦怠视角来看,网球本身是一项强度较高的运动形态,技战术训练过程中极易出现运动倦怠的现象,导致运动员在参与网球教学中专注度不足,并且在大赛中由于心理因素不足导致的比赛失败现象并不少见,因此强化网球教学中心理技能有效训练十分必要。
从网球运动本身出发,虽然体能和运动技能掌握是基础,也是参与网球比赛必备的技能,但同样需要关注心理技能对体能发挥和技能呈现的重要作用。从许多网球大型赛事中都可以发现,许多夺冠热门往往不敌新人黑马,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心理素质层面的问题。网球运动的对抗相对激烈,整个过程运动员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避免在技战术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比赛的胜负走向。运动员在赛场之上的心理压力巨大,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规避运动倦怠和技战术发挥的关键点。因此,网球教学中心理技能训练必不可少,是确保运动员保持充沛的体力和意识、更好地发挥技战术的关键与核心要素。
网球运动有明确的技巧操作规范和技战术要求,对一名优秀的运动员而言,在体能和技战术层面并无明显差异,最为直接的差异主要是表现在心理素质方面。究其原因,心理训练能够激发运动员的潜能,激发选手的潜在能力,从而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来最终决定比赛的胜负成败。同样,良好的心理技能训练也能够减少运动员运动倦怠问题的产生,规避这些方面的诸多问题,寻求全新的发展空间,拥有更好地心理竞技状态。由此可见,心理技能训练对运动员而言价值明显,需要重点关注。
运动倦怠视角下对网球教学心理技能有效训练,需要确保实施基础条件得以满足。这其中将实施基础定位在教学观念、培训团队及运动员的自我定位和评估层面,保证这些内容得以满足,从而为网球教学心理技能有效训练方法的探索提供保障,实现心理技能有效训练的价值最大化。
对网球教学而言,受制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和影响,侧重点往往集中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层面,这种训练模式和教学观念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体育发展的高度及要求。针对这种问题的存在,教师在开展网球教学的过程中应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将心理技能训练纳入到整体的训练计划中,从而保证运动员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网球教学模式。教师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能够确保网球教学内容的拓宽和延伸,在保证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训练完成之后,关注心理层面的训练,并不断学习新的心理训练内容,在自我教学观念转变的基础之上,使得运动员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培养终身体育训练习惯。只有更新教学观念,才能够让心理技能训练在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从而更好地去探索心理技能有效训练方法。
网球教学需要依靠学校培训团队发挥出力量,教师作为构成培训团队的基础,其具备高质量的专业素养是网球教学心理技能有效训练得以开展的前提。对高校而言,在开展网球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网球教师培训团队的实际情况做好分析,严格执行新的网球教师聘用和准入机制,将网球技能综合素质的表现能力及掌握情况作为考核的基础,选拔更多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网球教师来校任教。当然,学校也需要积极寻求“校内外”的培训机制,校内培训的侧重点应对现有的体育教师做好培训工作,提高这部分教师对网球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的重视程度,转变传统的网球教学观念,实现教学内容向着心理训练方面倾斜。在校外的培训机制层面,可以通过外出学习渠道的提供和聘请专家来校讲座的2种方式,使得网球教学培训团队的教学质量得到全面增强,拓宽教师的视野,强化网球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的实施价值。
在新的网球教学观念和网球教学团队的优化之后,网球运动员应做好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完成对自我的定位和评估过程。这样的自我定位,网球运动员可以更好地发现自我身上的不足,从而在参与到网球教学当中及时的调整自己的状态。在进行网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机抽选几名运动员,检查自己的学习进度情况。鼓励运动员去绘制自我成长的表格,并且将每一节课的体验、感受和心理活动记录下来,包括网球运动动机、心理压力、注意力、想象和意念及自信心等,通过日常的训练和内容的记录,有助于运动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现自我定位的基础上,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个衡量和参考依据,更好的针对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技能训练。
基于运动倦怠视角下对网球教学心理技能有效训练方法进行探索,目前有关于心理技能训练的相关基础条件已经具备,这就需要寻求具体的训练手段与训练方法,以此来调节网球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保证在良好的心理素质下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实现自我的综合发展提供便捷性条件。
自信心是调节运动员心理技能的基础,在网球运动中运动员的自信心情况十分关键,能够直接决定着扎实基本功的发挥和战术的有效执行。并且在落后局面下,良好的自信心所带来的优势是可以逆风翻盘,最终取得良好的网球比赛成绩。自信心的有效训练方法具体如下:(1)在进行网球运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一个相对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从而构建一个相对融洽的心理训练氛围。鼓励队友之间可以相互了解,在沟通中来调节心理状态。对一些相对内向、自信心较差的运动员,在开展教学之前应做好状态的调整,通过鼓励和引导的方式让这一群体主动地参与到网球运动中,对自我有一个清楚的感知;(2)在开展网球训练之前,需要保证运动员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使体能保持最佳。究其原因,良好的体能状态和竞技状态,能够展现出运动员最好的竞技水平,从而自信心会有所提升。不断调整运动员的这种积极状态,为自信心的养成打下坚实基础;(3)强化基础知识的储备和心理分析训练,运动员需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包括力学、生理学等,同样也需要适当地接触心理学的内容。例如,在网球比赛中的决胜局,运动员应意识到自身和对方的优劣势,从而保持打法的沉稳及技战术技巧的灵活运用,只有充分了解对手,才能够在对抗中保持高度的自信,取得比赛最终的胜利。总体来讲,自信心的有效训练,要从环境营造、教学引导、心理学知识的渗透多层面着手,保持网球教学内容丰富性的同时,为网球运动员自信心提升打下基础。
网球运动中,注意力训练是心理技能训练当中的关键性内容,在开展网球运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侧重点放在运动员的注意力训练上面,既要保证注意力的集中训练,也需要实现注意力的分散训练。集中训练主要是运动员在赛场上要密切关注对手和动作,判断网球的运动路线,结合自身的技战术技巧,从而保证训练合理性。分散训练则是关注整个赛场的变化情况,具有大局观,避免注意力过于集中而出现的运动倦怠问题,出现心理波动。注意力的有效训练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1)注意力的固定训练。在网球运动的比赛中,网球运动员会受到多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包括场边的喝彩声、掌声等,这些干扰因素一旦分散运动员的注意力,将会出现失误问题,严重影响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因此,应做好注意力的固定训练,以不间断干扰的方式来对运动员进行注意力集中训练,提高运动员的专注性;(2)锻炼运动员对待比赛的平常心。在网球运动比赛中,任何一分的胜负都会决定着比赛的成败,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要培养远动员对比赛的关注度,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下一个比分上面,从而更好地应对比赛。通过对运动员进行训练,能够模拟一个相对真实的比赛环境,树立比赛的平常心才能够真正取得比赛的胜利;(3)将注意力放在自我成长上。运动员对自我成长能够有一个清楚的认知,这一点是教师在训练中无法直接感受和看到的。在进行心理技能训练中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短期、中期、长期的发展目标,关注自我成长,转移注意力的侧重焦点。
想象能力是一个运用心理技能完成模拟的整个训练过程,网球运动对抗开始之前,运动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去模拟对手可能的击球路径和采用的技战术技巧,并选择最为合理的技战术进行回应,最终达到得分的目的。这一整个想象的过程,既是对对手的一次判断,也是对自我技战术掌握情况的一次温习过程。锻炼运动员的想象能力,是心理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在开展训练的过程中,以想象为核心,还应通过念动的训练来达成训练效果。网球运动员的想象训练,可以在否定和肯定的交替中进行,灵活的判断和分析对手的实际情况,以念动训练来达到良好的锻炼和训练目的,引起神经、肌肉的有效响应,从而达到良好的训练目的与训练效果。合理运用想象的心理技能训练方式,革新了传统的训练方法,对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及心理素质的提升作用明显。
心理能量的控制,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运动员在比赛中各种情绪的有效调节。网球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方面,包括自信心、自尊心、意志力及各种特征的情绪内容,这些决定心理能量的要素,对决定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具有直接的影响。心理能量通常会在日常的生活中得到消耗,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由于运动倦怠现象的出现,导致出现情绪的波动,运动员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会导致训练效果无法发挥实效。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运动员心理能量的训练方面,应保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在健康的身心状态下参与到训练当中。在长期的训练中,运动员的心理能量的控制力会明显提升,有助于克服比赛中的焦虑情绪,也会减少运动倦怠现象的产生,为心理素质的全面增强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