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庆
面对无图不成题的地理高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高三地理复习的有效性,是每个地理老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立足“双基”,打好基础;立足常规,构建框架;注重审题,提高能力三方面阐述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有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高三地理復习 读图 有效性
地理图表就是直观反映地理事物特点与联系的各类图像和表格,它是地理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目前新课程高考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可以说,通过地理图表考查考生的地理知识和能力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甚至到了无图不成题的地步。面对内容繁杂、无图不成题的地理高考,如何提高读图复习的有效性,是每位老师和考生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立足“双基”,打好基础
纵观近年高考地理试题,地图的命题,图中蕴理,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旨在考查学生的地理能力和素养,也就是用地图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可见,在高考地理复习中,为了提高复习的有效性,首轮复习,要立足以考试说明和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指导意见为指导,注重地理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和地理基本能力的培养。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是培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各类试题,不管它以何种面目出现,无论它对能力的要求有多高,必须以基本知识为载体,正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内”。特别是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回归教材,对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及其需要记忆的知识要“精耕细作”,要理解透、记得牢。如地球运动知识(主要是昼夜长短、晨昏线、地方时区时、正午太阳高度)、大气环境知识(包括大气运动、气压带风带、天气系统)、地球表面形态(包括板块构造学说、内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和常见的环境问题。区域地理则侧重复习自然地理特征,掌握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资源等特征,同时要在掌握这些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的农业特征等。
二、立足常规,构建框架
地理高考读图试题,要求依据地图条件去判断、推理,才能得到正确答案。因此,在习得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强调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要熟练掌握各种景观图及模式图,如三圈河流、气候分布、洋流分布规律等模式图,而以下两类地图读图的基本能力尤为重要。
三、强化地理图表,培养地理能力
分析历年高考地理试题,地理学科的特色是突出对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考查。无图不成题,地理学科非常重视对图像、图表的考查。因此,在地理第一轮复习时应加强读图、分析地图和地理图表能力的培养,切实进行以图表为载体的能力训练。地理试题的信息往往来源于图表,图表也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因此对地理图表的分析应该成为经常性的练习。关于地理图表的复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日照图(这部分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渐淡化,可只训练基本日照图);二是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面)、等降水量、等震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辐射量图等,这类图用于反应同一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形状或走向描述及成因分析,常考查数值计算,图形绘制能力等,有许多共同点,其包含的信息丰富,是地理试题考查的重点;三是统计图表,包括柱状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状统计图、饼状统计图、三角形统计图等。它往往反映某些要素的数值特征和相互关系,要学会统计图表的分析方法,特别注意、饼状统计图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四是区域地图,地理学科内综合题往往以区域图为载体,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如果考生不能正确判断区域位置,整个试题就无法下手。在做有图(表)的题时,可以按以下步骤展开:先看图名,若是区域图,可知道其所在的位置,若是统计图,可知道其反应的是什么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其次是观察图例或注记;最后观察图像内容,根据题目要求或图中信息,解决问题。解此类题的关键是会透过现象(图的形态特点或事物的分布等)看本质(提示这一现象的原因或内在规律)。
复习地图的时候,按照常规来说有这么几点要注意的地方。抓住整体。比如中国的整体,除了经纬度位置以外,把握住几条重要的地理界限,如秦岭淮河的位置,还有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之间的界限,还有地势阶梯之间的界限,这是它的框框。从整体角度来看,中国的气侯、地形的分布,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将中国按照地形区逐一的了解,比如说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江南丘陵、海南岛、台湾岛,给它分成若干小块,每一块再整体看它的位置,比如云贵高原在我国的西南,整体的位置,还有它所在的地形区、气侯,要把握住。这样在地图上,首先抓整体和局部,抓住二者的联系和相对位置。世界也一样,首先抓各大洲,然后抓一个国家。另外在读地图时,要注意纬度的高低,方位感要有,东部、西部,还要注意图所显示的现象。考试的时候有一些重要信息隐藏在图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