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6岁以下的流动幼儿日益增多,其随父母流动到新环境后,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会出现焦虑、孤独和缺乏自信等心理适应问题。本文就流动幼儿的心理适应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简单的剖析,希望能对改善流动幼儿弱势地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流动幼儿;心理适应问题;焦虑;孤独;缺乏自信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逐渐加快、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流动人口的转移逐渐由早期的个体迁移向家庭式迁移转变,使流动儿童的数量迅速增长。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流动人口总数已达2.6亿,而流动人口中大多是18~45岁的中青年,他们的子女正处在学龄和学前阶段,他们的社会适应和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1998年颁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规定,流动儿童(Migrant Children)是指6~16周岁或7~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具有学习能力的儿童。这些规定都把流动儿童的年龄限制在学龄期,但是随着流动儿童越来越多,流动儿童的年龄层次构成也越来越低龄化,6岁以下的流动幼儿也日益增多。3~6岁的幼儿是正处于生命历程中精力最旺盛阶段的群体,处于生理成熟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流动”的特征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性格形成,从而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因此,流动幼儿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也应该受到国家、社会和教育者的广泛重视。笔者在本文中就流动幼儿(3~6岁)常见的几种心理问题进行阐述,并简要分析其影响因素。
1 流动幼儿常见的几种心理适应问题
1.1 焦慮——社会归属感的缺失
由于种种原因,流动幼儿随父母离开原来熟悉的幼儿园,来到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面对不熟悉的教师和同伴,和以前差别很大的规则、要求,其内心会感到紧张,焦虑情绪就应运而生了。而这样的焦虑和幼儿对新环境缺乏归属感有关。社会归属感是一个人的精神信仰和寄托,没有它就犹如个人找不到家,这种迷茫导致人们产生各种不健康的情绪。流动幼儿随着父母到处奔波,频繁转换环境,不但让幼儿感到疲劳,而且在辗转的过程中,由于对环境的熟悉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在还没有熟悉一种环境时又转到另外一个环境,这对人的心理环境认识会产生影响,人不但不能融入环境,还会对环境产生厌倦的情绪。一旦这种情绪产生,人就很难在新环境中找到归属感,进而产生一系列不良连锁反应。[1]例如,可能会引发幼儿较多的旁观行为,甚至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引发尿床、说话不流畅、咬指甲等不适当行为。而这些行为可能遭到教师的批评、同伴的嘲笑和家长的责备等,这样的反馈会加重流动幼儿的焦虑情绪。
1.2 孤独感——人际交往不良
流动幼儿来到陌生的环境,需要和陌生的老师、同伴建立起新的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而这些关系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之前,幼儿在新的环境中产生孤独感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孤独感持续的时间取决于幼儿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水平,也取决于新环境中教师和幼儿对新来者的接纳程度。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流动幼儿都能在新环境中很快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欧阳岚的调查结果显示,19.3%的流动幼儿常和小朋友打架,“不能友好相处,能做到常常主动帮助和关心朋友”的仅为25%,“和小朋友游戏时能遵守规则,懂得商量、合作”的仅为23.9%。[2]这些数据说明部分流动幼儿的社交水平并不是很高,这势必会影响他们积极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从而导致其孤独感持续的时间延长。另外,新环境的接纳对流动幼儿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也很重要。教师接纳新来者,并引导班上幼儿主动和流动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将有助于流动幼儿孤独感持续时间的缩短。另外,流动的频率也很影响流动幼儿的孤独感。如果流动频繁,有时候到一个地方刚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和周围环境,结交了几个朋友,又要被迫与小伙伴分开,这非常不利于幼儿同伴关系的建立和巩固,从而使流动幼儿孤独感的持续时间多次延长。
1.3 缺乏自信——成功体验不足
前面提到,流动幼儿来到陌生环境会有焦虑情绪,这会使幼儿有些不适当行为,如尿床、说话不流畅,这会引来教师的不满、幼儿的嘲笑等,不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发展。有数据显示,流动幼儿的社交水平不高,不容易得到新环境中同伴的接纳,这也会使流动幼儿缺乏自信。如果流动幼儿流动的地域跨度比较大,和幼儿原来的生活方式、学习要求差别较大,幼儿在新的幼儿园里体验到成功的机会就会比较少,自信心相对不足。流动幼儿缺乏自信会导致其表现欲低,不喜欢在家里或者幼儿园表演节目。人的表现欲从婴儿期就开始萌生、发展,到了幼儿期会特别强烈。但是周维维的以浙江湖州市为例的家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0%左右的幼儿不喜欢在家里或者班上表演节目。[3]
3~6岁幼儿的自我意识渐渐发展,其自我评价往往是过高的,所以其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往往是偏高的。但是周维维的调查数据显示:流动幼儿认为同伴大多数不喜欢自己的占58%,喜欢的占40%。说明他们体验到的主观支持不高。而有研究者观察发现,个案流动幼儿的同伴关系确实不容乐观。大多数孩子都说“我不喜欢他(流动幼儿小凯)”。[4]这说明幼儿体验到的客观支持也不高。这会影响幼儿的自我评价,导致其自我效能感偏低,缺乏自信。
实际上,流动幼儿的三种心理适应问题不是单独、彼此割裂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流动幼儿的焦虑会使其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不能保持较好的态度、方式,因此得不到同伴的接纳,从而产生孤独感。同伴关系不良又减少了流动幼儿体验成功的机会,使其缺乏自信。较少的成功体验会使幼儿更加焦虑,从而导致恶性循环。那流动幼儿出现这些心理适应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呢?
2 流动幼儿心理适应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流动所带来的文化差异
5~6岁学前幼儿消极情绪的社会化比重逐渐增加,父母的依恋、亲友的联系、师生的相处、同伴的交往,这些都使与之维系的社会性人际关系较幼儿前期有了明显的发展。[5]流动幼儿因为流动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会带来巨大的文化差异,具体体现在语言、饮食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例如,语言是身份识别的象征,也带给流动幼儿最直接的冲击,方言的文化壁垒很容易给流动幼儿贴上“外地人”标签。这些文化差异势必会影响幼儿在新环境中新的师幼、同伴关系的建立。在师幼关系中,幼儿对于自己非常崇拜的教师的肯定和赞扬是十分看重的,如果流动幼儿由于文化差异长期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便会流露出焦虑、孤独等消极情绪。同伴关系有助于某种社会性角色的模拟、技能的习得等。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的消极情绪,往往是由于被同伴嘲笑、冷落、排斥、拒绝而形成的。流动幼儿刚到新环境后,由于文化差异,得到的同伴反馈往往是排斥、拒绝和嘲笑,由此产生孤独、不自信、缺乏认同感等消极情绪。
另外一方面,流动幼儿对本地城市的喜爱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情绪间接造成影响。[6]流动幼儿对本地城市文化的认同程度高,其社会适应就快,良好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的建立就快,流动幼儿产生的孤独、焦虑、不自信的消极情绪就少。反之,产生的消极情绪就多。
2.2 亲子关系
已有研究发现,亲密、支持的亲子关系与儿童较少的问题行为有关(O'Connor & McCartney,2007),而消极、冲突的亲子关系,则会让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破坏性行为((Buyse,Verschueren,&Doumen,2011,DeMulder,Denham,Schmidt,&Mitchell,2000;Pianta et al,1997)。[7]对于流动幼儿来说,对父母的依恋仍是他们基本的需要之一。因此,流动幼儿的心理适应问题就和亲子关系的亲密程度以及父母所带来的心理安全感有密切的关系。温暖和谐、安全型的亲子依恋关系能为流动幼儿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适当地减轻其面对新环境的心理压力,从而有利于其尽快地适应环境,减小心理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但是庄田田和王奕君在调查中发现,有33%和26%的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和“学习”,这两方面是流动儿童父母最关心的内容,此外,流动儿童家长普遍对孩子的学习更为关注。[8]由于家长工作压力大、自身教育素质相对不足等原因,亲子关系相对疏离,再加上流动幼儿家长普遍缺乏与孩子有效交流情感的教育方式。在有限的空闲时间与孩子交流时,彼此交流方式和内容比较单一,大部分流动幼儿家长只是在下班回家后与孩子进行些简单的交谈,询问一些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至于和孩子做游戏、讲故事等深层次交流互动则是少之又少。这意味着流动幼儿家长对孩子面对新环境时的心理适应问题的关心程度不够,给孩子安慰、心理疏导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家长的忽视会使流动幼儿在新环境的社会适应中“孤军作战”,从而加剧幼儿适应新环境时产生的焦虑、孤独等消极情绪。
2.3 社会支持系统,尤其是幼儿教师的接纳
流动幼儿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长时间存在,但是目前对其的社会支持系统并不完善,比如,流动幼儿所接受的学前教育的机会和质量,还不能和本地幼儿相提并论。优质学前教育对于流动幼儿而言,借读费用高、手续复杂、限制过多等,很多流动幼儿无缘进入。
幼儿园作为流动幼儿家庭之外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其对流动幼儿的接纳程度、对流动幼儿所具有的地域文化特点的尊重程度,也是流动幼儿尽快融入城市文化和本地文化的重要支持系统。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幼儿教师对流动幼儿的接纳程度。与亲子关系类似,师幼关系也涉及亲密性和冲突性两个方面(Pianta & Steinberg,1992)。近20年的研究发现,师幼间温暖、和谐的亲密关系能促进儿童的幼儿园适应,使其对幼儿园產生更积极的态度,从而表现出更少的问题行为(O' Connor,bearing,&Collins,2011,Silver,Measelle,Armstrong,& Essex,2005)。[7]
流动幼儿来到新环境,在适应期内的一些不适当行为会给幼儿教师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如果幼儿教师采取批评、拒绝等消极态度,不仅会影响与流动幼儿师幼关系的建立,而且会影响道德判断处于他律阶段的幼儿对流动幼儿的接纳。教师的拒绝和同伴的排斥使流动幼儿产生更多的不适当行为,虽然这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但是很有可能会陷入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江君琴.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心理危机[J].法制与社会,2009(3):239.
[2] 欧阳岚.学龄前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8(1):69-71.
[3] 周维维.学前流动儿童心理状况调查——以浙江湖州市为例[J].科技教育,2001(9):125-127.
[4] 王静.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及成因的质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25.
[5] 倪慧芳. 5-6岁幼儿消极情绪的特征与成因[J].云梦学刊,2001(7):99-103.
[6] 王心爽.长沙市流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46.
[7] 李燕芳.人际关系状况和学龄前儿童的问题行为[J].心理学报,2015(7):914-927.
[8] 庄甜甜,王奕.上海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与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0(3):24-27.
作者简介:姚素慧(1980—),女,河南许昌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