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桂平东塔的建筑特色

2018-07-23 08:39冯桂淳
艺术科技 2018年10期

冯桂淳

摘 要:桂平东塔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素有“广西第一塔”之称,建筑自有特色,工匠巧妙地把“穿”“绕”结合的上登方法应用到重楼叠阁的高层塔中,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我国明代岭南地区砖塔建筑的遗风。本文对桂平东塔建筑特色进行了探析,以期为人们研究明代南方地区古塔提供帮助。

关键词:桂平东塔;建筑特色;棱芽叠涩;厚壁空筒楼阁式

桂平东塔位于广西桂平市境内,因坐落于桂平市区东约5公里的寻旺乡东塔村浔江南岸而得名,在明代,桂平市是浔州府的府治所在地,故又称“浔州塔”,因塔体的平面呈八角形又名“八卦塔”。据清代夏敬颐《浔州府志》记载,东塔是由“明知县刘万安建,仅成二级而卒,邑人立《遗爱碑》于其中,崇祯年间增为九级,塔始成”。查《广西通志》得知,建塔者刘万安是豫章(今江西省)人,明万历年间任桂平县知县。东塔已有400多年历史,它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我国明代岭南地区砖塔建筑的遗风,也是我国明代风水塔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座,弥足珍贵。1981年,东塔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塔为八角形厚壁空筒楼阁式砖塔,底径12米,壁厚4米,内空4米,通高50米,墙体外观重檐9层,内为14层。内部的14层,每层楼板均用杉木铺设,每层间用木楼梯搭建连接,供游客攀登观光。整座塔体除重檐处用棱芽叠涩式作法外,无任何雕刻,唯用红白色相间,简练明了,历久弥新,尤其在雨后阳光的照耀下,此塔熠熠生辉,给人“雨新不雨旧”的感觉。塔顶用火砖砌以圆锥形刹座,刹座高约2米,座上置一铜盘状覆盘,罩在砖砌的刹座上固定,与整个铜塔刹连在一起。在铜盘底边沿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各用铁皮钉铆固牢,铁皮一直延伸插入砖砌的剎座底部牢牢固定。两个铜球体侧是自葫芦口往下插入一根垂直的铁柱至塔的顶层(第九层),串联在一起,在两个铜球体内部及铁柱底部各设置一个用铁铸造的十字架,底部的十字架深深插入塔墙内部以牢牢支撑。铜葫芦高5米,厚约3毫米,最大圆径1米,黄铜质地,葫芦上铸有铭文。两个球体上分别刻有横读铭文“三元及第”,在直径1米的大球体朝南面上竖刻“阖郡官绅士,建造铜葫芦一座,重1000余斤,在于嘉庆丙寅年仲冬。省城林以全,佛山横岗竹栏门内潘以和仝造。阖郡官绅士”,可见塔刹曾于清代嘉庆丙寅年(公元1806年)仲冬重修,铜葫芦由广州市林以全和佛山市潘以和仝造。铜葫芦表面非常光滑,铭文书法甚佳,均为楷书阴刻铸成,线条十分细腻流畅,这说明当时冶炼铸造铜葫芦的技术和工艺水平十分高超。遗憾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少数民兵把铜葫芦塔刹当作射靶,练习枪法,致使铜塔刹弹痕累累。原塔体上每层的檐角下均有铁链悬挂的铜铎(俗称风铃),风吹铃响,穷尽数里,可惜因岁月久远铜铎和铁链已荡然无存。过去在浔江中航行的船只没有航标灯引导,但只要看到东塔或在黑夜里听到铜铎的响声,船客便知道快到浔州府或离浔州府城的远近了,东塔成了当时水陆运输线路上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登塔的方法是:外观1至5层为穿壁绕平座,即从下一层门往正对上第二层门上登,在塔体外伸约70厘米的平座环行半周找到门后,又再登上上一层楼层;行至塔体外观看到的第6至9層,登塔的方法改为壁内折上式。这种构造方法是明塔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鉴定明塔的重要标尺之一,即可从塔壁内部行走在用青砖铺砌的楼梯,拾级盘旋上行或下行,登塔者不用再走出塔体外的平座绕走,巧妙地解决了登塔者的恐高症心理或因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给游客带来的安全隐患。东塔的建筑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学精准选塔址

一般情况下,古代建塔塔址往往是在地势高爽、土厚坚硬的地方,不致被雨水淹淤造成塔体下沉、倾斜或塌陷。若在街市寺庙的平地上建塔,通常需进行地基加固处理,一般都以碎石灰夯实,然后铺以较厚、较坚硬的石板,目的是使基础坚实牢固,同时防潮。东塔位于桂平市寻旺乡东塔村浔江南岸,北面距浔江河堤仅14米,迎风面为北风,气候相对干燥,西面为上塔脚村,东面是下塔脚村,南面约35米为东塔小学。从现存东塔的东北面即临郁江面的河岸剖面看,由地表往下垂直约9米是泥土层,再往下则是坚硬无比的巨大石灰石岩层。这是造塔的最佳位置,因而桂平东塔自明朝万历年间建成至今,虽已经历四百多年的岁月沧桑,经历过多次地震的破坏,但依然巍巍屹立,其基础之牢固令人惊叹。

2 设计巧妙,匠心独具

东塔为八角形厚壁空筒楼阁式砖塔。塔门单数层为同层对开门,双数层为错层对开门。这种设计布局严谨,远看是为了使整个塔体装饰整齐、庄重、美观、风格一致,实际上正是设计者设计理念的独到之处,其功能是最大限度地避免整个塔体的脆弱部位在同一轴线上,以发挥抗震抗压等作用。经实地测量得知,墙体每增高一层,外墙体就往墙内收分约0.25米,高度就收减约0.2米,墙体面宽度与高度按此比例逐层递减,目的使整座塔体的重心与向心力保持稳定。塔体外每层在墙檐处均砌以棱牙叠涩式重檐,檐的上下内收成梯级式檐顶,檐顶面作为绕塔一周的平座(平台),供盘旋登塔和环览眺望者行走。每层平座宽度自下而上收分为0.5~0.7米不等,每层塔檐自下而上递次内收,外轮廓呈缓和卷刹状。匠师们巧妙地把“穿”“绕”结合的上登方法应用到重楼叠阁的高层塔内,在暗层内登塔给人扑朔迷离之感。

东塔平面采用了八角形,宋以后,我国古塔建造中,六角形塔、八角形塔很快就取代了唐代方形塔。塔平面的变化,首先是建筑工匠们从长期的造塔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所致。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高层建筑特别是砖石结构高层建筑,极易在地震中受到破坏。古代工匠们从对地震受损情况的观察中,已经认识到了建筑物的锐角部分在地震中因受力集中而容易损坏,但钝角或圆角部分在地震时因受力较为均匀而不易损坏。所以出于对使用和坚固两方面的考虑,自然要改变造塔的平面。其次,适应人们登塔远望的需要,也是古塔平面发生变化的原因。木塔虽为方形,但便于设置平座,人们能够走出塔身,凭栏周览。改为砖石塔后,平座就不能挑出太远,人们走出塔身便很困难,而且危险性也大大增加。改为六角形或八角形后,不仅能有效地拓宽视野,还有利于削弱风力,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3 塔体高大俊秀,结构为空筒

在广西现存的同类砖塔中,桂平东塔的形体最高大,规模最宏伟,造型最优美,居广西各砖塔之首,素有“广西第一塔”之称。塔内为空筒结构,设有暗层。桂平东塔的空筒结构采用木板楼层,与宋代砖砌楼层的空筒结构截然不同。其木楼层为14层,较塔身外观9层重檐还多5层,这多的5层就是暗层。这种“内多外少”的层次结构,与北方密檐式塔的“内少外多”的层次结构刚好相悖。

4 砌筑技术时代特色鲜明

塔体采用砖砌出檐的棱牙叠涩法,叠涩就是使用砖、石或木料通过一层层堆叠向外挑出或收进,向外挑出时要承担上层的重量的砌筑方法。这是明代万历年间较为盛行的一种建筑技术,可作为同类塔的断代标尺。这种棱牙叠涩的做法,既可防止雨水直接淋刷塔体,供登塔游览的人们站出塔体外面四周极目远眺,视野开阔,又解决了南方地区雨水较多用木材搭建护栏容易朽毁的安全隐患问题,有效保护了游客安全和塔体安全。

5 建筑兼融中外风格

塔体全用灰白色料抹涂,用朱红色相间搭配,色彩对比手法简单明了,简练而明快的线条、稳定而端庄的轮廓,使塔体显得簡洁、庄重、雄伟、壮观,塑造了一座既实用又美观的古塔。东塔将我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形式与印度塔的佛教坟冢性质融为一体,成为广西古代水路交通枢纽上著名的风水塔。在塔内壁1至4层八个面壁中,各设圭角形壁龛一只,这种设置显然与人们的宗教信仰、民间习俗等意识形态有关。访村中长者得知,原壁龛内供奉有多尊佛像,在解放初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毁坏。现在塔体南向地面还存有香炉,每当节庆来临,村民和船夫将来此祈祀。宗教内在的感染力成为造塔者极力表现的唯一主题。

6 铜葫芦塔刹抗雷避雷特征

据史籍记载,桂平东塔最初建成时间为明代崇祯时期,当时的塔刹是用青砖砌筑成墓冢形状,但到了清代中期,因长期受自然灾害的破坏,塔刹上青砖自然酥化,出现多处裂缝或崩塌,雨水直接灌入塔体内,导致塔内登塔使用的木楼板腐烂毁坏,人们无法登塔观光。为有效保护塔体,1806年把塔刹改造为黄铜铸造。塔刹除了有装饰作用外,还有鲜为人知的作用,即很强的抗雷避雷作用。据史籍记载,东塔附近这一带是多雷电区,东塔建成400多年来不知经历过多少回强烈的风雨雷电袭击,但它始终巍然屹立,其神奇的防雷抗雷技术令人惊叹,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7 结语

桂平东塔是融合了古代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宝贵实物资料,其建筑风格既受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又具有鲜明、典型的地域特色。桂平东塔作为岭南地区古代社会和生产活动的实物遗存,是古代岭南地区先民勤劳勇敢和智慧的结晶,较好地反映了先民卓越、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情况,再现了古代岭南地区先民的思想道德,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珍贵文化遗产之一,是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好教材,不愧为“八桂一绝,古建奇葩”。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词典[M].中国书店,1992.

[2]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3] 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 金东瑞.中国古塔[M].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