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实践

2018-07-23 08:33张燕豪
艺术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互联网+互联网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产业的模式,“互联网+”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学实践应以信息技术为推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中,打造“互联网+”美术教学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实践

21世纪,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成为现实。无处不在、智能化的移动互联网颠覆了人们对工业时代消费体验的认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固态的互联网”变成“液态的互联网”,原本停留于桌面,受困于计算机屏幕的互联网成长为改变人类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的服务,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已经从原有的通信工具进化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从一种工作方式蜕变为一种生活方式。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明确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现代制造业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數据、物联网等结合。这是我国首次从官方的角度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应运而生。当前,高职院校借助“互联网+”进行教育实践的改革力度越来越大,思考“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成了当前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入思考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1 当前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实践的现状

职业教育是国家终身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任务培养卓越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实践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学校的课程设置中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的陈旧、滞后的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创作力,乏味的课堂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美术业学术实践能力培养与教学工作缺乏连贯性与系统性。

其二,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学与生活缺乏密切的联系。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的美术课堂教学一直待在象牙塔中,没有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也不注重从教学需求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社会风景的写实,不注意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捕捉艺术气息,也没有从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和提高学生就业率的角度去开展美术教学实践。

其三,缺乏“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思维。在“互联网+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不少高职院校并没有从“互联网+”的角度思考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也没有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做好校企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 “互联网+”背景下做好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实践的思考

“互联网+教育”是时代的趋势,“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学实践的核心是以信息技术为推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中,打造“互联网+”美术教学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1 利用“互联网+”做好美术教学实践改革

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云数据、智能化的要求,高职院校要调整教学实践改革的内容,利用“移动应用(APP)+人+线下实体”的“互联网+”思想,做好美术教学的实践改革。例如,美术专业中的环艺设计方向,通过整合校区资源,利用“互联网+”打造校企合作新方式。打造“互联网+”平台与企业共建工作室和项目库,重构环艺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植入实训项目,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进课堂,做好专业教育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参与家居设计、卖场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咖啡馆装修等。校内专家与导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实现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的专业指导;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实时了解项目进展;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根据导师、企业的意见修改设计方案,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业主的反馈意见。通过这一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落实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

2.2 改革“互联网+”美术课程体系教学

“互联网+”美术课程体系转变了传统以传授技能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融入创新创业理念,让学生在参与创新创业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升能力。通过打造一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专业教师队伍,提升高职美术教学的信息化水平,把握高职院校美术教学的发展趋势,逐步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的美术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培养高职教师的开放数据意识,利用“互联网+”做好美术教学的创新创业实践。例如,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的“互联网+”教学实践可以这样开展:通过“互联网+”平台承接服装企业的订单,通过平台遴选适合卖场的服装平台,通过平台做好服装品牌店的设计展示。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做好宣传工作,再根据学校卖场的实际情况开展服装摆场、展示的通知。最后,根据销售业绩与学生的设计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通过这一项目,让传统以课堂为主的美术课堂教学变成了鲜活的实践,既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提高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目前,移动互联网在信息、娱乐、社会通信、工作和生活服务等领域正蓬勃发展。“互联网+”成为时代的热词。“互联网+”最大限度地整合和优化了产业,促进互联网与医疗、教育、金融服务的整合。“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实践,是以互联网为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的平台优势,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将创新创业意识融入美术课程教学实践中,做好信息技术平台、课程体系、教学团队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 郝天聪,石伟平.全面深化改革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研究——近年中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分析[J].教育研究,2018(4):80-88.

[2] 梅文兵.“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环艺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4):138-139+142.

作者简介:张燕豪(1989—),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