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美术通识课程发展研究

2018-07-23 07:46菅兴祝李南南
艺术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美术互联网+

菅兴祝 李南南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逐渐应用到千家万户,可以说已经全面普及,而互联网除了日常搜索、游戏之外还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众多学者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结合起来,现在已经出现“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旅游”等等。近年来更是将互联网成功应用至教育领域,互联网+大学美术通识课程是教师们为了更好地讲解大学美术通识课程而研究出的新的教学方法。大学美术通识课程是大部分艺术类院校都会开设的必修学科,它对学生塑造艺术素养和提高美术见解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它的出现具有很好的科学素养效果和人文素养效果。将互联网与大学美术通识课程结合在一起是时代的创举,解决了很多美术专业的问题,将信息化的互联网与美术通识课结合在一起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健全人格,促进了美术通识课程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美术;通识课程;发展;研究

0 引言

现在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格局与以往的传统教育格局相比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如何进行大学美术教育,培养适宜当今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是大学教育学者重点研究的问题。美术专业有一门必修课就是《美术通识》,这门课程意在培养学生的美术修养和专业技能,它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有利于美术教育工作的展开,会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更好地完成学校与社会的对接。以下,本文以“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美术通识课程发展研究为题,深度解析目前我国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美术通识发现问题以及基于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美术通识课程发展问题策略。

1 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美术通识课程发展问题

课堂体系不完整、教育者素质不高、通识教育环境差等等是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美术通识课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课堂体系不完整与互联网能否与美术通识教育结合在一起密切相关,影响学生理解通识课程。教育者素质不高会导致学生无法接受新的教学手段,无法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识教育环境差会导致没有适宜学生发展、学习的平台,不利于学生在好的环境影响下促进自身发展,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教育者极大重视。

2 基于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美术通识课程发展问题策略

2.1 构建互联通识教育,完善课堂体系

在我国教育事业与社会经济条件共同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美术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加,工作岗位有限和美术专业的学生很多,工作岗位分布不均,很多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这种情况和不合理的课堂体系是息息相关的。而互联网加大学美术通识课程教育是时代发展的新举措,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而出现的新手段,想要完整構建通识知识体系,教师就要完善相关的课堂体系结构构建。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美术通识课程的课程结构设置和内容都是相同的,没有根据具体的学生形成新的教学内容。所以,教育工作者就要将课堂教育与实践结合在一起,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促进课堂结构的创新和发展,完善课堂体系结构建设,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2.2 提高教育师资构建,培养创新思维

随着大数据时代进程不断加快,互联网于越来越多的专业结合在一起,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将互联网与大学美术通识教育结合在一起之后,更是打开了教学新手段的大门。而互联网与大学美术通识结合在一起教学是新提出来的,没有相关经验,所以对于教师师资的要求也比较高。在大学美术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的就是教师,所以,改革教师师资队伍改革必须将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提升,将现有教师队伍中的教师思维方式提高、加强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互联网与大学美术通识教育的融合趋势。学校可以整理出一套提高教师素质能力的方式,第一,针对大学美术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让教师可以在进修和学习的时候提升自己,增加教学经验,为学生带来更加全面综合的素质教育多处贡献。第二,引进新鲜血液,学校可以定期去人才市场挑选一些刚刚毕业的高学历研究人才,聘请到学校担任大学美术通识教育的工作,年轻教师可以为学生带来新的教学模式和创新思维,可以更加便捷的利用互联网技术。

2.3 构建互联通识平台,营造学习环境

大学美术通识课程在大学美术课程设置上的作用非常突出,美术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的教导和学习环境,环境可以影响人,也可以塑造人,在利于学习的环境中成长是对学生非常有好处的。互联网于美术通识结合起来之后,众所高校要重视课堂环境和实践环境等等的环境营造。课堂环境可以利用现代的互联网技术以及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播放美术理论知识幻灯片,也可以让学生直接观赏到国内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加深学生印象。另外实践环境的构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实践出真知,实践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美术的艺术性。学校可以在本校内建设一些美术艺术馆,里面陈列一些美术任务的事迹、作品等等,并且设置相应的职能画室,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互联网和美术通识课程之间的联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3 结语

广泛应用互联网是时代的趋势,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互联网与大学美术通识教育融合在一起更是大势所趋,它的出现解决了以往教育事业中教学体系不够完整、方式不够新颖、学生接受能力较差的状况,为老师讲解美术通识知识点提供便捷的途径。但是,由于互联网和大学美术通识课程结合在一起是教育的新要求,部分学校和教师可能不得其法,这就需要教育部门与学生共同努力,将互联网与通识教育融合在一起,创造出适宜的教学方式和学习平台,为以后大学美术专业的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桥梁,提升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与美术通识教育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美术生的专业素养,成为教育改革大背景下的新型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潘美秀.互联网背景下美术通识公共教育碎片化模式初探[J].艺术科技,2016(11).

[2] 王瑜.互联网背景下美术通识公共教育碎片化模式初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9).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美术互联网+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应用型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通专融合视野下高职教育集群型课程模式建构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