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国
摘要:茶文化是中国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很多器物文明,紫砂壶是其中最具代表的典范。是中国乃至世界陶艺界的奇迹。紫砂壶有着其他茶壶不具备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在今天仍被广泛使用。随着现老师们设计理念的进步和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设计理念,设计出更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作品。
关键词:紫砂壶;茶具;茶文化;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5-5312(2018)15-0047-01
俗语云:“壶是茶之父”,精美的茶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茶的香味和色泽,而且可以营造一种文化意境,让使用者得到精神层面的享受。紫砂壶茶具是我国最重要的、最好的茶具之一,从宋朝开始,我国已经开始用紫砂壶来泡茶,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紫砂泥良好的透气性,因此用紫砂壶来泡茶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茶叶的香味。而且紫砂壶的外观质朴无华、典雅大方,颇具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历史上有无数的文人墨客用优美的诗句来描绘紫砂壶的艺术价值和魅力。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和演变,凝聚了历代匠人的心血,紫砂壶将艺术性和实用性完美的融为一体,逐渐发展成为集诗书画于一体的紫砂艺术品。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上紫砂壶也广有知名度,大量的紫砂壶被出口到国外,被国外誉为”红色瓷器”,并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和艺术馆收藏。今天,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社会大众审美水准不断提高,现代艺术设计手法层出不穷,这一切给紫砂壶的设计创造了良好条件。
造型是紫砂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造型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审美视觉享受。如何将紫砂壶的实用性、艺术性与现代性完美融合考验着紫砂壶设计师们。为此,老师们加入一些现代元素,来突出紫砂壶的现代感和时代感。例如可以从当代语言体系中提炼一些精炼、时尚的语言,运用到紫砂茶具造型中去,提高了紫砂壶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同时,紫砂茶具的造型要具有层次感,做到主次分明、立形尽意,茶具的体积要适当和稳定,不能过于臃肿,在视觉上给人以稳定感。几何体茶具线条流畅、表面光滑,一般没有装饰物。主要有球形、筒形、长方形等形态,又被称为光货。几何体的紫砂茶具设计给人一种柔和之类和素雅之美,大气稳重,与茶道简洁质朴的文化特质相契合;自然形体是老师们根据自然界的动植物造型来设计出来的紫砂茶具样式,有的是茶具整体采用自然形体样式,有的则是局部采用自然形体的设计,这种仿生式的设计手法赋予了紫砂茶具以生命感,给人以美观和舒适的使用体验,同时体现出紫砂壶的灵动之美;筋纹形体造型的紫砂常被人们称为筋囊货,老师们的灵感来自于瓜、果的筋瓤造型,将这种形态特点融入紫砂壶设计,大大提高了紫砂壶的层次感和韵律感,给人强烈的节奏刺激,整紫砂壶作品稳定、协调、严谨,给人以视觉享受。
总之,当代紫砂壶设计要打破一成不变的传统造型的壶艺状态,不断对其进行更新和改良,设计出符合当代审美趣味和生活习惯的紫砂壶艺术作品。
紫砂壶与人们饮食活动关系密切,直接关乎到人们的健康问题。因此紫砂壶材质选择最主要的因素是健康安全,其次才是材质的造型和装饰价值,这也是紫砂茶具深受欢迎的原因所在。与其他茶具材料相比,紫砂泥有着诸多优良的物理性能,紫砂材质透气性好、吸水率高,用紫砂茶具来泡茶,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茶叶的香味和色泽。即便是隔夜茶,也依然清香扑鼻,不会出现发馊的问题。而且紫砂材质可塑性好、干燥收缩小,对水温的适应性较好,甚至可以在炉子上直接用紫砂茶具煮水。无论是高温还是低温下泡茶都不会引起炸裂,伤及饮茶者的健康安全。
另外,紫砂茶具抗磨損、耐腐蚀,使用很长时间也不会影响使用效果。甚至时间越久,紫砂茶具越光滑透亮,审美价值不降反升。尽管在紫砂壶的内壁也会有很多茶垢,但没有任何异味。反之即便注入清水,也会散发茶叶的香味。
目前最好的紫砂材料是产白宜兴市丁蜀镇黄龙山一带的紫砂泥,这里的紫砂泥富含大量的氧化铁,颜色多样、丰富多彩,包括黑泥、深紫泥、浅紫泥、红泥、米黄泥、绿泥等六种。紫砂泥被开采出来之后,并不能立即用于制作紫砂壶,要经过严格的风化、除杂、配料、粉碎和炼泥等工艺流程,并搁置6个月以上才能用于制作。老师们在设计实践中将不同种类的紫砂泥混合烧制,再加入一些化工呈色剂,生成多种多样的颜色。
新时期,老师们开始致力于紫砂茶具材质的开发和利用,为了将现代设计理念和时尚元素融入传统的紫砂茶具设计中老师们开始尝试将不同的材质与紫砂材质配合使用,例如可以将紫砂与塑料、金属、木材等进行搭配,不同材质的性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充分体现紫砂材质的肌理之美。
紫砂壶在使用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而且要在对传统元素透彻了解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将具有中国特色的造型语言和美学法则融于设计之中,用独到的文化视角和符合当代审美取向的艺术创新精神去创作。这就需要老师们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方面老师们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还要多接触文学和书画,才能使紫砂壶设计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