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荟
摘 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实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是新课改背景下,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改革与升级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的信息化基础建设不足、高校教师信息化素养较低、高校与企事业单位难以进行有效的合作与互赢、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效率过低等“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困境,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最后重点探究“互联网+”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互联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相关研究
当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已经是“互联网+”背景下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困境,随后提出以正确的认知理念,树立用户需求理念,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发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等一系列“互联网+”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
1 “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困境
1.1 高校的信息化基础建设不足
在高校内部构建完善的信息化基础建设是推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与前提。当下,大部分学校已经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在内部开展远程互动教学课堂、4G实景教学课堂等。但是从本质上来看,由于不同学校的教学方向以及办学水平有所不同,其内部开展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也不同。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在某种程度严重影响了互联网教学资源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中的运用与发展。
1.2 高校教师信息化素养较低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教师的综合素养与信息技术实操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还需要具备有效信息资源的筛选能力。但是经过调查与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与信息化發展速度是不匹配的,归根结底是教师没有紧随时代的变迁及时变更授课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加之信息化技术培训的缺失,最终导致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过低。
1.3 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效率过低
在企事业与学校长期的发展与运营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与理念。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在合作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立场与角度不同,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与互动,致使企业和学校的成本投入都偏大。
1.4 高校与企事业单位难以进行有效的合作与互赢
通常来讲,企业的经营是以营利为目的与核心的,而学校是以公益性教学为目的开展办学活动的,因运营本质不同,二者出现利益交集的情况较少,大多数企业都不愿参与学校的职业生涯教学活动。
2 “互联网+”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
2.1 在“互联网+”背景下以正确的认知理念,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
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各大高校若想获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就必须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并以此为基础改革高校人才管理方式,建立以校企合作产业融合为核心的学生培养机制,为各大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复合型人才。
首先,各大高校的有关管理人员应该充分意识到互联网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树立科学全面的人才培养认知理念。高校的领导人员应该从思想本质上树立互联网技术为复合型人才培养作指导服务的办学理念,培养出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其次,高校的就业实习管理机构应该采用开放式的办学就业模式,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用过程中,强化各企业利益体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并以此为基础,将各大企事业内部的丰富资源进行科学化筛选,以资源的丰富化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的发展。
最后,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社会各大企业的用人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其不再需要技术型人才,而是需要具有技术、知识、理论等多方面要素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对此,各大高校在实际的办学过程中,应该积极与当地企事业单位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互动,了解各大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与特色办学方针,将具有特色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与此同时,高校制定办学方针计划时,还需要充分考虑企业今后的产业结构,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即将就业实习的学生模拟竞争激烈的社会市场环境,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与各大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有机结合。
2.2 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发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各大高校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前提。各大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引进具有先进理念的技术人员对网络化教学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开发利用,同时还可以在课堂教学前与各大企业的有关管理人员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互动,将企业用人需求要点进行充分的了解,通过课堂远程教学、微课视频教学等方式,让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切实参与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增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性。与此同时,各大高校和用人单位还应该根据自身工作方向与特点的不同,实行有效的分工合作,学校负责教学教材的编写与理论知识的教学讲解,企业用人单位将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要领进行问题分析以及经典事例讲解。通过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分工,利用网络化教学模式向学生讲解,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的发展。
2.3 在互联网背景下树立用户需求理念,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的发展
不同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机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若想有效地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各大高校就要在“互联网+”背景下树立用户需求理念,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之中。对此,各大高校有关工作人员在制定人才培养机制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大数据分析,充分考量各大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的要点与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将高校内部毕业生的综合技能与整体质量提升到最优。
3 “互联网+”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注意事项
3.1 若想有效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就必须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逐渐转变了各大高校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模式的引进,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因而,若想有效地推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就必须注重对教师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保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力与大数据思维模式,不断探寻先进的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综合实践能力。
3.2 若想有效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就必须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角色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与多样化,若想培养出符合企事业单位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就必须及时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并利用网络化教学资源为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促进学生全面综合能力的发展。
3.3 若想有效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就必须开展多样的校企合作
各大高校的教研人员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建立校园与企业沟通群,逐渐形成企事业单位的网络线上指导教学与学校教师线下实践活动的新型合作授课模式,彻底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成本投入过高的局面。
4 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是促进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科学合理化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徐公芳,蒋承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的制度建设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7).
[2] 李惠峰,文云.高职“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5).
[3] 王继元.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产教融合研究的元分析[J].职教论坛,2017(03).
[4] 李洪渠,向丽,石俊华,严薇.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基于CNKI 2014-2017年期刊文献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