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个世纪以前,现成品的发掘与运用直接引发了新的艺术形式——装置艺术的出现、发展与繁荣。随着当下艺术家创作手法日趋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样围绕三维、实体、空间而创作的雕塑艺术与装置艺术的边缘愈显模糊。雕塑作品在制作上(以文豪为代表的西南雕塑创作群体呈现的类似装置艺术的浅加工、低制作的创作方式)、呈现上(胡庆雁的《柴火》、杨心广的《剩余体积》等采用的矩阵式、组合式、悬挂式方式呈现)都在向类似装置的状态发展。面对这一现象,作为一个雕塑创作的实践者,必须做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
关键词:雕塑外沿;类装置;场域
1 雕塑创作中类装置发展倾向的历史渊源
回望一个世纪以来的三维立体艺术的发展历程,我们会找到两条塑造雕塑艺术形态发展的路径。雕塑系统内部的自我推进:由罗丹开始,然后由马约尔、亨利摩尔、布朗库西、贾科梅蒂、考尔德等围绕雕塑艺术的本体语言而展开的非线性发展的纯粹性雕塑创作。其中不管是传统雕塑语言的传承创新者,还是具有反叛精神的开创者,都在围绕“实体的、饱满的、静态的立体物质呈现”这一传统雕塑所具有的特征而一步步向前推进。之后这条路径的发展受到现代主义中立体主义与未来主义、结构主义等创作流派的影响,使雕塑艺术自身由原来再现客观事物的叙事性功能,慢慢转化到对物质的抽象性存在形态的探究。考尔德及其之后的大卫·史密斯、安东尼·卡罗、理查德·迪肯、安东尼·葛姆雷等都从雕塑艺术自身做出了推动。这种探究依然坚持雕塑即塑造物质空间这一本质目的。而继考尔德的风动雕塑之后出现的让·丁格力的机械动力雕塑呈现的不再是传统雕塑所追求的静止形态,而是让观众关注作品的连续性运动带来的一种新奇体验。虽然这一种类作品多以传统雕塑中独立个体的方式呈现,但因为其更多的是借助于机械动力,与通常意义上的机械装置变得难以区分。雕塑从内部逐渐实现了类装置发展。
雕塑系统外部力量的推动:由杜尚的《泉》开始,经过60年代波普艺术家、意大利贫穷艺术家以及之后的日本物派艺术家、为回应抽象表现主义思潮而产生的极简主义雕塑艺术家,他们的创作大量使用工业或自然中的“现成品”。这些创作不再强调传统意义上对物质材料的深入改造与呈现,观众的解读也不再局限于对作品自身形态的体会,而是转向一种对作品及其存在场域关系的体会。装置艺术与雕塑也在此发展脉络的作用之下变得难以区分。雕塑家呈现作品时逐渐开始解决作品与场域之间的存在关系,作品也相应地呈现出了装置作品的呈现形式。
2 雕塑和装置的特点及区分
从艺术实践者的角度出发,对“雕塑”和“装置”的区分和理解并无多大实际意义。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情感、理想的艺术。装置艺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的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以使其演绎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简单地讲,装置艺术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这个定义强调装置运用的是日常生活中已消费或未消费的物质文化实体,这会将人的判断引向日常生活中的实用物。工业现成品、自然物质、艺术品都可以作为装置艺术的材料,这一点与雕塑艺术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所以区分雕塑与装置时,我们只能把该艺术品制作或呈现過程中艺术家介入程度以及材料运用、呈现数量还有作品与呈现场域连接关系的强弱作为相对准确的分类标准。
3 当代雕塑创作中的类装置呈现个案
雕塑艺术创作的类装置性的发展倾向是有效地组合雕塑艺术与装置艺术二者不同优势的自然性趋利发展。雕塑创作既可以像装置那样呈现物质自身状态,传达物体自身与呈现场域发生的关系,从而强化其空间概念;也可以像装置艺术那样轻制作、重传达,降低艺术家介入制作的程度,强调物质自身特性的挖掘与呈现;更可以像装置艺术那样通过矩阵组合、悬挂呈现等方式将作品进行量化呈现,从而更有力地增强观众的艺术感受,进一步弥补雕塑中各个单体因抽象化而导致的内容解读缺失这一弊端。该类作品虽多以装置方式呈现,但依然强调对作品中的单体的制作性,如年轻艺术家胡庆雁创作的《柴火》《人民》《金山》等。另一种雕塑创作趋向与胡庆雁的强加工相对立,更倾向于运用简单的制作手法来介入自然、改造日常。其作品时常给人一种浅加工的感觉,更像是装置作品。但作品依然在围绕着雕塑本体语言展开。文豪的作品《界·线》看似戏谑,却以一种非常严谨的姿态指向了空间。平面物质与空间物质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被褶皱后用笔强化出来的转折线。《幻象》做出了辨识的物体,但却通过石膏粉的不稳定特性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对永恒占有空间的追求。其坍塌、分散后最终成了一堆白色的灰尘……
4 结语
艺术传达方式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在当下艺术混合发展的趋势下,艺术创作的自由性的放大客观上刺激了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坚持回归雕塑本体、坚持传统雕塑创作与追求创造性精神、突破载体限制寻求多元化的雕塑艺术表达这两个倾向都有各自存在的意义,重此轻彼的狭隘思想应该被抛弃。一旦给予艺术一个极端的标准与指向之后,艺术将会变得死寂而乏味。“雕塑家”并不是一种自我限定与束缚的名词。不论用怎样的材质和媒介表达,只要保留一颗对雕塑、对艺术虔诚的心进行创作,也许才会像徐冰说的那样“只有不像艺术(雕塑)才能给艺术(雕塑)带来新的东西”,才会让艺术更加繁荣。
参考文献:
[1] 孙振华.中国当代雕塑[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9.
[2] 何桂彦.当代雕塑扩展的边界[N].美术报,第1111期,2015-03-07(8).
[3] 朱尚熹.失语的中国当代雕塑[J].雕塑,2014(4).
作者简介:陈明涛(1988—),男,山东艺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