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蚌埠市博物馆馆藏展品的衍生产品改良设计研究

2018-07-23 07:57赵雅茹杨寅秋周光云
艺术科技 2018年7期

赵雅茹 杨寅秋 周光云

摘 要:文化衍生品开发已是博物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蚌埠市博物馆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但在其文化衍生产品开发上却存在着诸多不足。通过分析蚌埠市博物馆馆藏展品衍生品开发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推进蚌埠市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

关键词:蚌埠市博物馆;双墩文化;淮河文化;文化衍生产品

0 前言

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是承载传统文化绝妙的载体,使传统文化生动具象,不再是一堆冰冷的文字说明或隔絕在玻璃后的物体,转变为一件或一系列触手可及具体化人性化的产品。文化衍生产品浓缩了悠久的历史,是历史文化的一个延伸。合理精准的运用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丰富人民的精神需求,引领社会风尚,凝聚国民力量。

蚌埠市位于淮河之畔,是道路交通要塞,拥有丰富的历史传统文化。现蚌埠市处于经济上升的时期,是经济转型重要阶段。政府响应政策,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予以支持,为创意产业提供环境,引进外来资源融资,现在是发展蚌埠市文化创意产品的最佳时期。结合蚌埠市博物馆及当地文化,分析调研,研究开发设计蚌埠地区的文化衍生产品,是推动蚌埠发展的必然趋势。

1 蚌埠市博物馆馆藏展品概况

蚌埠市博物馆成立于1974年.展厅面积约1.2万平方米,馆内藏品4000多件,种类繁多,以蚌埠地区的出土文物和文化传承器物为主.蚌埠地区历史悠久,历代历史遗迹众多,出土文物丰富.同时,以蚌埠片淮河流域民间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着数量庞大的传承品。

馆藏最古老的文物是在蚌埠市五河县西尤遗址出土的三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古生物化石,为古生物演化灭绝提供了宝贵信息。重要藏品还包括在蚌埠市淮上区双墩镇北距今七千年新石器时代的“双墩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的陶器、石器、骨角器等。其中“陶塑纹面人头像”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该遗址的一批具有刻画符号的文物也是重要馆藏品,对中国文字起源研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蚌埠市还有包括涂山向南淮河东岸的距今四千余年的禹会诸侯遗址、市东郊曹山的明初大将汤和墓地等历史遗迹,出土了一大批重要历史文物.现在馆内展出。

蚌埠博物馆的馆藏品还包括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品,包括花鼓灯、泗州戏、五河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品.博物馆的藏品展示了从古生物时代到近现代数万年间蚌埠地区的文化积淀,是蚌埠地区文化汇集升华之地.有着不可估量的科学、历史、文化价值。

2 蚌埠市博物馆藏品衍生产品开发现状

2.1 开发博物馆藏品衍生品是地区文化建设需要

蚌埠市正处于经济上升的时期,蚌埠地区人民经济水平属于中上阶段,据统计,2017年,蚌埠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50.7亿元,增长9.1%,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截止到2017年,蚌埠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5.1亿元,增长12.6%,总量和增速分居全省第5和第1位。全年全市文化、体育、娱乐类用品销售较好,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53.2%,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49.8%,家具类增长42.8%,化妆品类增长35.9%,金银珠宝类增长18.7%,汽车类增长14.6%。可见蚌埠市的经济水平日益上升,经济水平的上升促使城市建设更加美好,也吸引了许多外地的游客,近十年蚌埠市的入境人口井喷式增长。

经济的增长促进人口增长,人口的增长推动着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收入的增长使得居民和旅游人口对于公共文化设施和产品的需求日益凸显。

另一方面,蚌埠作为新兴旅游城市,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开发具有蚌埠地区文化特色的产品,既能够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又能够将地区文化以鲜活的形式宣传,成为重要的城市名片。

蚌埠市博物馆的藏品集中体现了蚌埠地区特色文化和历史传承。以博物馆藏品为基础设计文化衍生产品,能够充分利用这一地方文化的宝库。

2.2 文化元素分析

蚌埠市的传统文化数量和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从年代上看,其馆藏品涵盖了新石器时代,商、周、两汉、三国、南北朝、唐、宋、元、明等多个历史时期的文物。从种类来看,包括了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织物、竹木器、瓷器、纸制品、书籍、字画、录音影像制品等。从视觉元素上来说,可以提取元素的原型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因此,选取最具代表行动馆藏品,提取其视觉元素开发衍生品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1)陶塑纹面人头像。蚌埠市双墩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其出土器物数量多,内容丰富的。其器物上刻画的双墩符号是中国文字起源的一大重要代表。双墩符号刻画内容主要原始人类的一些日常生活记事和自然生态写实,符号生动活泼、凝聚了原始先民的智慧,鲜活地展现了七千年前人类生活的画面。双墩遗址中出土的“陶塑纹面人头像”被评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这件器物的出土使一些专家感到惊讶,原来在远七千年前,人类就开始学会装饰自己。

(2)古菱齿象化石。在参观蚌埠博物馆时,首映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古生物化石——蚌埠市五河县出土的西尤遗址,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古生物古菱齿象化石中最为完整的。并且遗址还伴有同时期生活的生物化石,这些化石的出土对研究更新世时期淮河流域生活气候、生物演化与灭绝提供了重要帮助。

(3)春秋钟离墓文物。在蚌埠博物馆蚌埠古代历史文化陈列展厅中,钟离君“柏”墓让人大为惊叹,博物馆直接向人们展示了钟离墓真实的模样,俯瞰墓穴,发现陪葬的不仅有人,还有牲畜。墓中还发现了许多铜器,彩绘陶器、一些装饰器物、乐器、兵器和日常使用品。种类繁多,向我们展示了春秋时期的时代文化。

(4)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百年前,蚌埠还只是一个小集市,但1908年,随着津浦铁路的开通。作为津浦线上重要的沿线站点,蚌埠人口急剧增加,南北商人纷至沓来,开始在蚌埠建立商铺。外地商人在此经营,定居,也带来了各地的文化习俗。南北地区文化交融下,形成了蚌埠地区特有的地方文化,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如已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鼓灯、泗州戏和五河民歌,在手工艺上有杨家微雕、葫芦雕刻、余家皮影戏等,在饮食上还有雪圆小吃、湖沟烧饼等。歌舞韵、淮水情、百业兴,展馆的各个物品,彰显了蚌埠人民用双手和智慧打造的文化魅力。

2.3 现有博物馆藏品衍生品的开发现状

在蚌埠市博物馆附属纪念品商店里,有一定量的基于蚌埠市博物馆文化的文化衍生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目前,蚌埠博物馆纪念馆的文化创意产品提取的元素主要集中在双墩遗址中的双墩符号、陶纹面人头、禹墟遗址出土文物、春秋钟离墓遗址等方面。地方非物质文元素应用率不高,销售情况不佳,市场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较低。

2.4 陶瓷小人筆筒蚌埠市博物馆藏品衍生产品存在的问题

蚌埠博物馆的大多数的文化创意产品直接运用表面元素,复刻原始产品,没有进行加工提炼,运用形式也较为简单生硬。作为其载体的产品本身也存在实用性差,使用率低的问题,导致这些衍生品销售状况不佳。地方非物质文化元素利用较低,仅有蚌埠方言漫画画册出售。

3 博物馆藏品衍生产品的改良设计

博物馆藏品与普通现代产品不同,其本身是特定历史年代或特定地域中所使用的产品。有着其独特的使用语境。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藏品本身作为产品的使用语境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消失,其使用价值已不复存在。因此简单粗暴的提取照搬博物馆藏品的造型元素,功能元素,并运用在衍生产品上,这种衍生产品在现代社会中存在与使用语境格格不入的尴尬境地。这也是许多此类衍生产品销售不佳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在衍生产品设计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3.1 具有当代实用功能

在设计博物馆藏品衍生产品时,让产品在现代语境中仍然具有合适的功能是保证产品生命力的重要前提。就蚌埠博物馆现有的衍生产品来看,无论是编钟复制品还是三足鬲,都失去了其原有的应用价值。现代生活中已经不再使用编钟作为演奏乐器,同样也不再使用三足鬲作为盛水或者烹饪的器具。这一类衍生产品的设计初衷就是将其设定为“装饰摆件”。

作为装饰品,一定要适应现代生活环境。简单缩小博物馆藏品复制品的尺寸,而不在设计上进行优化改良,在很多情况下就会与现代生活环境冲突。再加上复制品不菲的价格,更会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将博物馆藏品元素进行提炼,并以现代产品作为功能载体。使产品既具有博物馆藏品的历史元素的外观,又保持现代产品的实用性。这样的设计才真正具备在现代社会语境下的生命力。北京故宫博物院发行的“朝珠耳机”正是结合了传统朝珠的外观与现代耳机的功能,从而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3.2 衍生品在设计上要“去严肃化”

博物馆藏品衍生产品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严肃化”。博物馆的藏品大多是历史文物。这些文物本身由传统材料制作而成。如竹木,青铜,陶瓷,石料,铸铁等等,这些传统材料从质感上就带有“历史气息”。同时作为文物,其背后蕴含的历史典故、人物以及时代文化又进一步赋予了藏品浓厚的历史风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普通的古代生活器具,在现代也被其蕴含的历史覆上了一层厚重了外衣,变得严肃起来。

消费者观赏了解藏品是在博物馆里。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本身具有严肃庄严的氛围。这种氛围与博物馆藏品的“历史气息”相辅相成。衍生品的本身不具备文物价值,其收藏价值也较低。但在对博物馆藏品进行提炼设计时,如果仅仅只是照搬其设计元素,或者刻意模仿博物馆藏品的“历史气息”。最终结果是,在脱离了博物馆特有的环境和文化语境后,“高仿”的衍生产品的严肃气息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消费者往往在购买以后将其束之高阁,久而久之也会对这类衍生品失去兴趣。

消费者购买博物馆藏品衍生品的往往是出于对博物馆藏品的兴趣而“爱屋及乌”。但在衍生品的设计上恰恰要对原有藏品形式上的“历史感”进行削弱,而加强其通俗化和亲和力。

4 结语

文化产业等软实力发展的前景是巨大的,而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的文化衍生产品仍然处在设计缺乏创造力、美观性,只简单将博物馆藏品形状复制的不成熟阶段,文化衍生产品的销售与文化的传播是相辅相成,这类产品没有情感的融入,难以打动消费者并实现文化的传播。真正实现文化产品的发展,需要跟随时代趋势、尊重传统文化、符合大众美学,投入感情化设计,通过互联网+等一定媒介大力宣传,才会设计出受到消费者推崇的文化衍生产品,文化产品得以销售,传统文化就得以传承;经济得以发展,社会就得以稳定。基于此,做好以蚌埠市博物馆文化为基本,提炼其文化元素,融合现代大众美学,研究开发蚌埠地区传统的文化衍生产品。不仅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文化水准,更加会凝聚国民精神,促进国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维佳,何人可,肖狄虎.基于岳麓书院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15(24).

[2] 查华超.蚌埠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3] 杨慧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

[4] 江小凤.基于地域文化的博物馆系统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

[5] 钟先锋.论近代蚌埠城市的兴起[J].蚌埠学院学报,2016(2).

[6] 郑佳妮.山东地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现状与前景研究[D].山东大学,2017.

[7] 王桢.云南省内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实践与思考[D].云南艺术学院,2017.

[8] 于雪.蚌埠民间艺术资源开发研究[J].城市学刊,2016(1).